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闻速递】我院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4+4专业循环系统基础与临床单循环整合课程教学大纲…

2021-12-03 15: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新闻速递】我院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4+4专业循环系统基础与临床单循环整合课程教学大纲”定稿会 原创 上海市胸科医院 上海市胸科医院

为促进医学人才培养,推动医学教育体系基础与临床的融合,探索系统化、整合式的新型教学模式,日前,由我院心脏中心主任、心内科主任何奔教授团队,联合交大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首席教师张文慧教授团队共同撰写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4+4循环系统基础与临床单循环整合课程教学大纲”完成修订工作,并举行了大纲定稿会。院长潘常青出席会议并致辞。何奔教授、张文慧教授,交大医学院临床督导陆惠华教授、基础督导富冀枫教授及我院科教部副主任翁律侃等参加会议。心内科副主任沈玲红教授主持本次定稿会。

会上,潘常青院长回顾了我院心胸学科发展历程。他强调循环系统教学是医院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临床医学“4+4”专业课程的开展,既增强了我院的品牌及学科影响力,同时也为其他学科教学课程设计与开展起到了示范作用,带动了胸科医院整体临床教学工作的推进与深化。

2020年4月,交大医学院以临床医学专业“4+4”为试点,推进器官系统纵向课程整合,对现有的8个基础器官系统课程及10个临床器官系统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我院何奔教授作为交大医学院临床首席教师,带领心内科教学团队,根据多年承担本科生教学的经验起草了大纲初稿。经过三轮专家评审和多次会议讨论,历时一年半时间,于近日完成全部教学大纲修订工作。何奔教授表示,感谢院领导和交大医学院督导专家对循环系统教学工作的指导与支持。大纲修订完成后,心内科团队将积极履行临床教学职责,不断推进临床医学“4+4”专业课程有序开展与推广。

会议期间,沈玲红教授、张文慧教授代表循环系统教学团队,对整合课程的教材编写及大纲制定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此次制定的临床医学专业“4+4” 循环系统整合课程借鉴了国外一流医学院的成功教学经验,采用“基础+临床”的单循环整合,避免了基础与临床课程分离,有利于学生对器官系统疾病有整体理解。除了线下课堂教学之外,同步结合“线上网课+PBL/CBL+自测习题”的多元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创新能力。课程还特别强调基础知识与医学人文、医学伦理的融合,以期将学生塑造成为理论扎实、临床熟练、医德高尚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医学院的两位督导陆惠华教授和富冀枫教授都高度肯定了循环系统教学团队在教学大纲制定过程中付出的心血与努力。专家们表示,大纲围绕有机融合、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目标,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新的尝试。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将人文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原标题:《【新闻速递】我院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4+4专业循环系统基础与临床单循环整合课程教学大纲”定稿会》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