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际博物馆观察|巴勒斯坦博物馆

2021-12-06 07: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城镇比尔宰特(Birzeit),与城市同名的大学校园旁,一条小道通向山顶。

 

巴勒斯坦博物馆花园©Ivan Baan

鸟瞰巴勒斯坦博物馆©Ivan Baan

在野果树的环绕下,人们将经过12个“之”字形的小型山坡花园,芳香园、药用植物园、银杏园、原生橡树园、橄榄园、传统谷类作物、传统豆类作物……约69种花草树木组成的巴勒斯坦博物馆花园,在四季轮换之中,展演着巴勒斯坦土地的兴衰,伴随参观者来到位于山坡顶端的巴勒斯坦博物馆(Palestinian Museum)。比尔宰特当地村民为适应干燥的山地,修建起干石墙(sanasil),长久以来形成的农业梯田,是博物馆建筑与环境设计的灵感来源。

 

巴勒斯坦博物馆,右下角可见比尔宰特当地村民建造的干石墙©Ivan Baan

巴勒斯坦博物馆以“制作和传播关于巴勒斯坦、其人民和历史的解放性学习经验”为使命,从而达到“促进对话和宽容的文化”的目的。

 

巴勒斯坦博物馆,由爱尔兰设计建筑事务所heneghanpeng architects设计 ©Ivan Baan

作为巴勒斯坦/瑞士非政府组织“合作-福利协会”(Taawon-Welfare Association,Taawon在阿拉伯语中意思为“合作”)的旗舰文化项目,巴勒斯坦博物馆最初由卡坦基金会、私营的巴勒斯坦银行,以及阿拉伯社会和经济发展基金会等30余个巴勒斯坦机构与家族出资建设,实为一间在瑞士注册的非政府机构,其最主要实体机构设立在比尔宰特,博物馆用地由附近的比尔宰特大学长期租赁。

 

巴勒斯坦博物馆周围环境©Ivan Baan

博物馆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所在地、行政中心拉姆安拉约11公里;距离其声称的首都东耶路撒冷约30公里。站在山坡顶端的博物馆旁向西眺望,40公里以外的地中海依稀可见。

2016年5月18日,巴勒斯坦国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Mahmoud Abbas)出席了这间非政府机构的揭幕仪式。博物馆因首展内容和人事风波,以无展览、无实物的例外状态开放,是目前约旦河西岸地区最大的文化机构。博物馆董事会主席辛娜·贾达内(Zina Jardaneh)表示,董事会经过深思,决定不采用“国家博物馆”的名称,原因在于与其采用任何特定的国家叙事,“我们正试图提出问题和探索,庆祝历史,也要思考未来。”

如今的Palestinian Museum,重视的是成为巴勒斯坦人的博物馆。

Palestinian Museun

发声与对话

阿迪拉·莱迪·哈尼耶赫(Adila Laïdi-Hanieh)自2018年9月起担任巴勒斯坦博物馆馆长。“巴勒斯坦博物馆是一个非政府的,关于巴勒斯坦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博物馆,重点是现代时期方面。”艺术杂志《Artforum》2021年夏季刊发布了莱迪·哈尼耶赫与柏林巴德学院政治和中东研究的助理教授哈南·图坎(Hanan Toukan)进行的一场谈话。

彼时,以色列正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进行持续的空袭。

莱迪·哈尼耶赫馆长强调,“巴勒斯坦博物馆从未被设想成一个文化中心或艺术博物馆”“我和我的同事们并不是来自精致的象牙塔博物馆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专业知识和鉴赏力拉起阶级界限的警戒,加强了特权。相反,我们是由公民价值驱动的。”

这与公开的馆长工作说明中相符——“博物馆馆长将被视为拉姆安拉的公民领袖之一,并成为该城市和整个巴勒斯坦事业的积极参与者”。与将艺术作为主角的博物馆思路不同,巴勒斯坦博物馆是“从话语和文献开始,整合艺术和艺术展示的惯例。”

 

巴勒斯坦博物馆花园由约旦景观建筑师Lara Zureikat设计 ©Ivan Baan

博物馆的官方标志是一个极简的对话框,博物馆的名字位于其中,所传达的信息简洁明了——博物馆有话要说,并希望展开对话,让处于复杂政治与社会环境中的巴勒斯坦,以及生活其中的人们的声音被听到。

 

巴勒斯坦博物馆标志

一般认为,巴勒斯坦的国土由互不接壤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组成。博物馆所处的约旦河西岸存在主权争议,这令博物馆的日常受到了影响。

自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以来,约旦河西岸地区逐步被分割成约167个巴勒斯坦“岛屿”,受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部分民事统治,以及约230个以色列定居点。尽管1993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以色列之间签署的《奥斯陆协议》在每个地区内建立了具有不同程度巴勒斯坦自治的行政区,但以色列保持完全民事和安全控制的C区,占西岸领土的60%以上。国际社会认为,根据国际法,以色列在西岸,包括东耶路撒冷的定居点是非法的,但以色列对此有异议。

以色列控制着西岸地区的大部分边界,博物馆建造时期的运输交通时常遭遇“跨越国境”的麻烦。奥地利制造的紧急出口标志、德国制造的灯具皆遭海关拖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通过博物馆花园讲述巴勒斯坦土地故事的园艺师莱拉·祖雷卡特(Lara Zureikat)自始至终未能踏上这片土地,整个建造过程她都是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远程监督工程。

如今为确保安全,巴勒斯坦博物馆设专车接送杰宁、希伯伦等城市的观众。由于以色列占领地的隔离墙,耶路撒冷或加沙地带对巴勒斯坦博物馆而言遥不可及。馆方亦无法主动为那些在以色列军事控制下“48区”上学的巴勒斯坦学生提供服务。若他们被安排来参观博物馆,则需武装警卫随行,但枪支不允许进入博物馆。生活在邻国的约300万巴勒斯坦难民亦无法亲临现场参观。

 

参观巴勒斯坦博物馆的小学生©IvanBaan

巴勒斯坦博物馆的发起方“合作-福利协会” 成员早在1997年提出的最初计划,是建立一个纪念1947至1949年之间“大灾难”(al-Nakbah)的博物馆(“纳克巴”阿拉伯语:النكبة‎,,意为“大灾难”)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14日清晨,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的艺术博物馆,犹太全国议会集会宣读了《以色列国建国宣言》并得到一致通过。但阿拉伯国家认为他们世代居住领土将遭侵犯,反对和拒绝该决议,在以色列建国次日向其宣战。

在以色列独立战争(1947-1949年)期间,约70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约占战前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口的一半)被逐出或逃离家园,自此离开故土。“巴勒斯坦和巴勒斯坦的悲剧支配了我们好几代人的生命”,童年目睹这一巨变的学者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日后在病榻上回顾这段经历时写道,“巴勒斯坦的消失”是“许许多多人生命轨迹的毁断”。“大灾难”之后,人们丧失资产及土地、流离失所,巴勒斯坦民族被打散,民族历史随之散佚……

直到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宣布接受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尽管其国土疆界实际上仍无法明确。截至2015年9月,在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136个成员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巴勒斯坦博物馆圆形剧场©Ivan Baan

“合作-福利协会”即由“大灾难”后离散的巴勒斯坦人及其后裔于1983年在英国伦敦成立。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代的协会成员对博物馆的愿景逐渐演变。如今巴勒斯坦博物馆不再仅仅关注“大灾难”,原因如策划巴勒斯坦博物馆首展“耶路撒冷活着”(Jerusalem Lives)的策展人丽姆·法达(Reem Fadda)所表达,“我不希望巴勒斯坦人的文化被灾难所定义”。

博物馆的重要出资方阿尔卡坦基金会主席奥马尔·阿尔卡坦(Omar Al-Qattan)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曾表示:“我们不想继续被困在二元对立的表述中,将巴勒斯坦的故事纯粹定位在以色列建国的对立面,这有可能滑向更多以简释繁的叙述和更多的论战。”

因此,巴勒斯坦博物馆致力于成为一个能够更广泛地致敬巴勒斯坦历史与文化的机构,通过创新和创意项目,让观众有机会反思过去和现在,更重要的,是能够想象一个更好的未来。

Palestinian Museun

过去与未来

巴勒斯坦博物馆以一系列出色的展览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架起桥梁,践行着这一使命。

2018年巴勒斯坦博物馆的展览“爱的劳动:巴勒斯坦刺绣的新方法”层层剥开刺绣这一巴勒斯坦传统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巴勒斯坦形成过程中累积的丰富内涵:它是极为精致的传统技艺珍品,表达抗议和声援的“起义裙”,“大灾难”后妇女间互助赠与的,用面粉包装袋打着补丁的裙子,以色列监狱中男性政治犯手中的刺绣,以及宝丽来照片里20世纪70年代黎巴嫩流行的刺绣连衫裤等等。

 

巴勒斯坦博物馆“爱的劳动:巴勒斯坦刺绣的新方法”展览现场 ©Rachel Dedman

围绕着多数巴勒斯坦人身份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的概念——土地,2019年博物馆筹办了至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巴勒斯坦艺术展“亲密的地形:消失风景的再现”。这也是对巴勒斯坦风景描绘传统的致敬。

 

巴勒斯坦博物馆“在耶路撒冷付印”展览官方视频截图©The Palestinian Museum

怀抱着重拾自身叙述传统和历史的愿望,疫情期间开幕的展览“在耶路撒冷付印”探索古老的职业“叙述者”与耶路撒冷这个城市的出版物之间的关联(“叙述者”Mustamloun,负责向抄写员口述手稿,充当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中介,时而会依据其信仰和知识倾向对内容进行筛选)。

今年9月开幕的展览“海边的人民:巴勒斯坦海岸的叙事”则深入发掘阿卡与海法这两个城市在过去两个世纪的发展与“大灾难”的内在关联。它们曾见证了无数巴勒斯坦人离开故土,“大灾难”后经历了大规模的去阿拉伯化。

在处处受限的现实之中,呈现出了一连串国际水准的展览,这如何可能?事实上,目前巴勒斯坦博物馆的展览几乎都由外部特邀策展人策划实现。

“巴勒斯坦在我们之前没有大规模的博物馆,因此,博物馆学在当地不是个可行的职业选择……我们是一个非政府组织,在一个被殖民占领的国家,一端是人才流失,另一端是被禁止进入的侨民。我们不能从巴勒斯坦以外的世界雇佣有博物馆经验的人,因为他们不会被以色列占领者授予工作许可……我听起来很老套,但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框架,让专业实践得到发展,经验得到积累,卓越的标准得以确立:建立一个能在我离开后继续存在的机构。”莱迪·哈尼耶赫馆长在与哈南·图坎教授的访谈中说。

 

巴勒斯坦博物馆©Ivan Baan

长期关注巴勒斯坦博物馆的学者佐伊·霍尔曼(Zoe Holman)在2020年爱丁堡大学出版社新书《少数族裔的艺术:中东及北非博物馆中的文化代表性》中却称,经调查部分博物馆参观者对巴勒斯坦博物馆光鲜的一面提出犀利的质疑:国际知名设计师、艺术家和策展人等精英阶层作为文化生产者,他(她)们多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当代巴勒斯坦文化的多样性?博物馆对审美与设计的时髦追求,在多大程度上是另一种去政治化的“粉饰太平”?

Palestinian Museun

困境与突围

巴勒斯坦博物馆现有行政与财务部、策展与收藏部、研究、知识与项目部、公共参与与制作部、资源动员部、信息和通信技术部、设施组7个部门约35人工作团队,以及支持服务和数字化两个独立团队。

 

巴勒斯坦博物馆的数字项目“巴勒斯坦之旅”,图片来自巴勒斯坦博物馆官网

“如果博物馆实体被摧毁,没有了容纳它的建筑,它还能生存下来吗?”莱迪·哈尼耶赫馆长曾经经营的哈利勒·萨卡基尼文化中心在2002年被以色列军队洗劫一空。生存和灭亡的问题具体而紧迫。

巴勒斯坦博物馆以卫星展览和数字化项目,力图抵达世界各地的巴勒斯坦人社区。当比尔宰特主馆以空置的状态开馆时,展览“在缝隙中:巴勒斯坦刺绣的政治历史”已在黎巴嫩贝鲁特迎来了观众。根据《艺术新闻》的报道,博物馆的重要出资方阿尔卡丹基金会主席奥马尔·阿尔卡坦曾在博物馆揭幕时就表示:“当我们构思博物馆时,提出了一个‘母舰’,即主建筑,和卫星分部的模式,分部将设在有大型巴勒斯坦人聚居形成社区的地方。”

基于对社会现实的判断,巴勒斯坦博物馆的收藏一开始就是实体与数字并行。一方面,博物馆谨慎增加巴勒斯坦传统服饰等永久藏品;另一方面,数字化团队在博物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较于传统意义上取得实物的保管权和使用权,巴勒斯坦博物馆的收藏行为在很多情况下是暂时接手实物,尤其是文献资料,进行专业数字化后在互联网上分享,实物则被交还给所有者。

 

巴勒斯坦博物馆数字档案网站截图

早于博物馆揭幕就启动的“巴勒斯坦家庭相册”项目,弥补了巴勒斯坦暂无官方国家档案机构的缺憾,试图为20世纪巴勒斯坦人们的生活留下影像资料,也提供了海外巴勒斯坦人寻亲的线索。加上进行中的“巴勒斯坦之旅”数字档案项目,博物馆预期将收录36万份资料,让分散的历史重聚。

同时,巴勒斯坦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合作建立了一间纸质物品的修复工作室,保存与巴勒斯坦历史和文化遗产有关的濒危收藏品。该工作室由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的文化保护基金提供资助。大英图书馆与以色列各机构有着良好的关系,令这一合作成为可能。

Palestinian Museun

走向未来

支持博物馆的慈善机构实际上始终面临着很多更为迫切的需求。因此,谨慎管理稀缺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这一宗旨,始终贯穿着巴勒斯坦博物馆的内外发展。

面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巴勒斯坦博物馆花园采用了滴灌系统,与洒水灌溉相比,有显著节水功效;同时花园的设计方便了博物馆收集储存雨水,加上能够做到100%现场废水处理的设备,雨水和处理过的废水被尽可能地用于园艺灌溉,以及博物馆部分日常使用。盥洗室、厨房、水箱等处安装的高效冲水装置也减轻了市政供水和废水处理系统的负担。

 

巴勒斯坦博物馆花园的滴灌系统,图片来自巴勒斯坦博物馆绿色教育信用手册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巴勒斯坦博物馆非常注重可持续性。施工过程中产生的96%废物得到了再利用和回收;再生材料占建筑材料的32%,且近一半可在当地获得,从而减少了运输及其产生的污染。在博物馆内部,机械通风和空调系统相结合,以及低排放材料的使用,提供了足够的新鲜空气,也保证了内部环境的质量。

2019年巴勒斯坦博物馆获得了“能源与环境设计领导”(LEED)的绿色建筑认证。这一个个非常具体的,实用性的举措,背后却有着将过去带向未来的坚定与信仰。

原作者:Yubu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参考资料

[1]中国领事服务网. “巴勒斯坦,” n.d. http://cs.mfa.gov.cn/zggmcg/ljmdd/yz_645708/blst_646020/

[2]“A Museum without Exhibits.” The Economist, June 4,2016. https://www.economist.com/middle-east-and-africa/2016/06/02/a-museum-without-exhibits.

[3]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 “Palestinian Museum,” n.d.https://www.akdn.org/architecture/project/palestinian-museum.

[4]F.R. “Jack Persekian Steps Down.” The Economist,December 9, 2015. https://www.economist.com/prospero/2015/12/09/jack-persekian-steps-down.

[5]Harb, Jamil, and Munir Anis Naser. “The Palestinian MuseumGarden Manual. Third Edition” The Palestinian Museum, 2019  http://data.palmuseum.org/index.php/s/HFfVc01i95V6GfT#pdfviewer.

[6]Harris, Gareth. “Palestinian Museum Opens—with No Exhibitionor Collection.” The Art Newspaper, May 18, 2016. https://www.theartnewspaper.com/2016/05/18/palestinian-museum-openswith-no-exhibition-or-collection.

[7]Harris, Gareth. “British Library Shares Conservation Expertswith Palestinian Museum.” The Art Newspaper, June 19, 2019. https://www.theartnewspaper.com/2019/06/19/british-library-shares-conservation-experts-with-palestinian-museum.

[8]Harris, Gareth. “Palestinian Museum Hopes to Unite Long-LostRelatives.” The Art Newspaper, October 1, 2015. https://www.theartnewspaper.com/2015/10/01/palestinian-museum-hopes-to-unite-long-lost-relatives.

[9]Holman, Zoe. “A National Museum For A People Without A Land:The Palestinian Museum, Birzeit.” In The Art of Minorities: CulturalRepresentation in Museums of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edited byVirginie Rey, 151–80.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20.

[10]Holman, Zoe. “The Palestinian Museum: Imperilled Objects andUnsafe Ideas.” openDemocracy, February 2016. https://www.opendemocracy.net/en/5050/palestinian-museum-imperilled-objects-and-unsafe-ideas/.

[11]Oxford Reference. “Timeline: Palestine and IsraelYears: C. 90000 Years Ago - 2009,” 2012. https://www.oxfordreference.com/view/10.1093/acref/9780191736070.timeline.0001.

[12]PalGBC. The Palestinian Museum Green Education Credit.Innovation Category, 2016.http://data.palmuseum.org/index.php/s/MsClQJSYAgUdRJQ#pdfviewer

[13]“TELL THE WORLD Hanan Toukan and Adila Laïdi-Hanieh on thePalestinian Museum.” Artforum 59, no. 8 (Summer 2021): 176–83.

[14]Toukan, Hanan. “The Palestinian Museum.” RadicalPhilosophy, RP 2.03, December 2018.https://www.radicalphilosophy.com/article/the-palestinian-museum?fbclid=IwAR2qboar0qqj45GiDbDYR3bGUZuHZqRzn3pUJZmL6-bYZ1sLoyZeavjKPeQ.

[15]Said, Edward W. Out of Place: A Memoir. Vintage;First edition (September 12, 2000)

[16]The Palestinian Museum,  https://www.palmuseum.org/

[17]The Palestinian Museum. “The Palestinian Museum Receives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 Gold Certification,” n.d.https://www.palmuseum.org/news-1/leed-1.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