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青雾苍烟中的古道

2021-12-05 12: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青雾苍烟中的古道 原创 叶广芩 大秦交通 收录于话题#品读 25 个内容 #秦岭 2 个内容

青雾苍烟中的古道

作者 / 叶广芩

本文原载于《陕西交通报》第1070期

周围群山环耸,长林密竹,给我的感觉像是走到了高山峡谷尽头。

有大熊猫在林子里叫唤,细声细气,像羊。我循着声音往里找,被竹枝上一条青绿的小蛇挡了回来,什么也没看见。

林子是深得很了,沿途的名字却热闹辉煌,姜维寨、老矿场、殷家坪、娘娘庙、都督门……在佛坪的老山里,至今能找到牌坊沟、骡马店、蒸笼场、三星桥一类名字,就是说过去这里曾经是站连铺递、商旅连绵的古道,如今那些繁华连同着美丽娘娘,威武都督,都一去不复返了,走向了历史的深处。我向周围巡视――

清风残月,空谷无言。

我是个古道痴迷者,也是个怕吃苦的怯懦者,从1985年开始我走傥骆道,背着简单的行李,利用短暂的假期,让当地老乡带路,一人送一段,如同传递包袱一样,将我在这条古道上运送。我先先后后走了几次,大部半途而废。后来有人介绍我说,叶广芩独自六次走过傥骆道!这样的神话连我自己听着也感动了,六次是没有的,而且我一次也没走通过!

但是我绝对地喜欢傥骆道。尤其是在周至住了8年,常常去骆口驿下乡,那是傥骆道穿越秦岭的起点,由这里进山,过陈家河,翻老君岭,沿八斗河、大蟒河谷至厚畛子,然后过秦岭大梁到都督门,向西南穿石门过吊沟,翻过比秦岭更高的兴龙山,沿谷地走过擦耳崖到达洋县的华阳镇,道路由此平缓舒展,从傥河口穿出,全长约240公里,途中要翻越五六座海拔近3000米的山峰。山高谷深,野兽出没,有被称为“黄泉”的险地,人们说,那里生长着毒虫和有毒的植物,有着不散的瘴气,让人谈之色变。与其他蜀道相比,它是长安通往梁州(汉中)一条最近便、最直接的捷径,遇山翻山,遇水过河,不像其他蜀道,在山谷间绕行,它几乎是一条直线,据说今天从西安到汉中的飞机航线依然是沿着傥骆道的线路飞行。

秦岭傥骆道的全面疏通,主要赖于三国时期的刘备,汉中是对付曹魏的军事基地,傥骆道是通北的首选,为备军旅之用,路上遍布亭帐馆舍,历史记载“(傥骆道)蜀姜维伐魏,魏钟会寇蜀,曹爽攻汉中,晋司马勋伐赵,唐德宗、唐僖宗幸兴元,皆由此。”唐德宗李适,为避大臣造反,带领大臣与嫔妃们出逃,适逢冬日,傥骆道风雪交加,皇帝的队伍奔走在地冻天寒的老林里,前有险路,后有追兵,金枝玉叶们面临这空前绝后的考验,困苦可想而知。最先倒下的是皇帝的大女儿唐安,她被埋葬在傥骆道上……车辚辚,马啸啸,铁血阴冷的傥骆道或许因了这位惨淡的公主而增加了些许温柔,些许色彩也未可知。宋代与金交战,傥骆道的重要显得尤为突出,金宋以秦岭为界,在宝鸡,在饶峰都有过艰苦卓绝的激战。自明代以降,这条道路终因奇险而疏于使用,1935年,李先念、徐海东、程子华曾率红25军借傥骆道北上抗日,再以后,只有少量当地山民走动,背木材、山货出山销售。随着穿越秦岭的几条国道的建成,傥骆道彻底废弃,横陈于山林之中。

作为蜀道,傥骆道的价值就是隐蔽快捷,关于这条道路,我去的最多的是它的起始点骆口驿。骆口驿现在叫骆口村,也是骆口乡政府所在地。整个村庄常常被云雾笼罩,静谧中蕴着清冷与神奇的气氛。“河水萦带,群山纠纷”,这里是兵家必经之地,一条古道,串联了多少战斗,倒下了多少英雄,时耶命耶,从古如斯,为之奈何!

记得我最初到骆峪口是个冷雨瑟瑟的初冬,天下着小雨,山野精湿,道路泥泞,涧水汩汩,雾气弥漫,一谷水气幽幽直通山的深处。周围没有一点声音,只听见自己的喘息。大静中包含着大动,那“野竖旌旗,川回阻练,利镞穿骨,惊沙人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的场面不是虚构,就在我的脚下,就在这阴冷的宁静中。山寂寂,鸟无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从骆峪口沿着当年古道向南进深,顺着河道,一路向上,村子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连鸡鸣犬吠也听不到了。有拉石头的车下来,上面有铜矿,唐初大将尉迟恭曾于山谷中开采过矿石,至今山中仍有宋元时代留下的老矿井。傥骆道的有些路面宽阔在3米以上,即便是长满荒草荆棘,其基础也清楚地向人们展示着。征伐进退,逾岭翻山,长年的行走车马,路面竟然走成了一条沟,变得低洼下去。千百万人的行走,千百万马的践踏,这是一种什么功夫,一种什么心劲啊。它的不能泯灭是必然的。

我寻觅着先祖们的气息,行走在没有任何现代足迹侵入的老林中,我想,大概2000年前这里就是这个样子,即使对面走来了“腰革带,悬铃、持枪、挟雨衣,赍文书”的驿使,我也不会感到唐突和奇怪。行走中,我的大半心思得用在脚下,时刻得提防着草根间脾气暴躁的蝮蛇,提防着晃动于枝头的旱蚂蟥们,这两种东西都是麻麻的土色,让它们叮一口实在是麻烦事。就这,在目的地我脱下鞋袜,鞋里也满是鲜血,吸足了血的蚂蟥黑紫发亮,紧贴在皮肤上抠也抠不下来。蚂蟥们在吸血的同时会分泌一种抗凝血的物质,即便你把它们弄下来,鲜血也要流好一会才能止住,倒是不疼,但是十分吓人。路上最难对付的是牛蝇和小蠓虫,蠓虫如针尖一般大小,成千上万,如同一团烟,绕着你飞,你根本无法将它们赶走,它们在你暴露的皮肤上叮咬,很长时间内奇痒难忍。这可能就是史书上记载的那段“黄泉”之路了,“有毒虫,还有吃人的花”。

过老县城和都督门再走两天就到了华阳,险峻的道路基本走完了。华阳是个美丽的小镇,这里让我值得记住的是一个叫蒲海水的12岁红军。1936年3月6日,红25军从华阳沿傥骆道向老县城进发,敌人反扑回来,逮住了这个小红军,用铁钉子将他活活钉死在戏楼前。临死前蒲海水大骂不止,我想,那情景一定跟电影里一样,让人心胸彭湃。如今,随着旅游开发,戏楼被描绘一新,12岁孩子的魂魄想必依旧滞留其中,他无言地看着这座变化的小镇,正如我们无言地看着傥骆道上凝固的历史。走出华阳,傥骆道路边出现了许多高大的古木,以银杏和槐为主,它们是古道的标识和见证。

作家叶广芩在华阳采风时即兴书写的 “傥骆古道 ”

傥骆道因其荒废得最早,所以保存得最完好。这条景致奇美的古道凝聚了太多历史,隐藏了太多人物故事,不少有文化的人把目光投向了这里,古道却从没有敞开胸怀拥抱容纳过众人,它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面貌示人,不愿意加入喧闹浮华的世俗,它躲在角落,变得更加神秘莫测,更加悠远缥缈。清代华阳县丞考察过傥骆道,结论是“竟日在青雾苍烟中行走,沿途无客店安顿”,足以描述出道路的大概。后来我的行走,也未走出“青雾苍烟”以外的东西。2007年有西安5位驴友利用元旦假期,终于将它走通,使得傥骆道不再神秘。望着他们发给我的沿途一张张照片,那些国画一样的凄美,仙境一般的纯净,只是让我震撼和感动。

傥骆道把自己藏匿于深山,不让世人所见,也是一种生存策略,君不见,什么褒斜、子午、金牛,不是已经支离破碎,为现代公路重复,难以见到全须全尾了吗?

傥骆道,就这样,挺好。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编后语:本期推出的文章,是作家叶广芩老师20年前写就的,近日读来,仍感清丽隽永。在敬慕作家淡定优美的文笔的同时,也再次惊艳于古道之上那些摇曳生姿的人文资源。在交通环境大为改善的今天,这些先祖留下独特宝藏令我们无比敬畏与珍视。在此,我们也期待更多对交通文化抱之兴趣的你,可以循着这些文字的指引,去探索去发现,记录下别样的古道之旅,并与我们共同分享。

原标题:《青雾苍烟中的古道》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