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聚焦|弹幕——“网课时代”的课堂背后

2021-12-08 13: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聚焦|弹幕——“网课时代”的课堂背后 原创 南开大学团委 南开大学团委

文案 | 覃韦睿

排版 | 覃韦睿

责任编辑 | 叶茜林

图片来源 | 宋浩老师官方B站视频号

全文约两千字,读完需5分钟

时间总是在无情地流逝。在DDL里挣扎的大学生们,抬头一看,又到了考试月。然而,功课里的内容艰深难懂,仅靠老师讲解一遍,并不能完全领会。

众所周知,“Bilibili大学”作为全国最大规模的“高校”,是众多大学生逆天改命、创造传奇的场所。

一块屏幕,一个夜晚,便可以从入门到精通,从菜鸟到大师。

然而,当大学生们满怀着激情与豪迈打开第一节网课的视频时,一行行弹幕又吸引了他们的目光——来自不同时空的同学们,又开始和他们说赛博时代的课堂小话了。

小话碰上网课,就变成了弹幕

宋浩老师是B站学习区的一位知名的up主。他主讲的同济版高等数学系列网课累计播放量达到了3770万,总弹幕数量也高达102万条。他的其它视频也有着相当可观的弹幕数量。

视频弹幕的内容各式各样。有人在弹幕里自报家门,分享自己的姓名或学校。

有人在着急询问自己当前的危急情况是否还有逆转的可能。

有人在称赞老师班里小姐姐的颜值真高。

也有学霸为困惑之中的同学们答疑解惑。

除此之外,同学们并不仅仅是看客。动动手指,他们也可以参与到这场互动当中。这就如同在课堂上说小话——老师在讲,同学们在下面“偷偷”说。只不过现在同学们不需要交头接耳,只需要动动手指便可以完成一次交流。说小话的方式也不再是一对一“私聊”,而是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所有同学的一场“大群聊”。

弹幕将小话搬到了网课里,形成了网课时代的“赛博小话”。根据对网课观众的一项小调查,仅有12%的观众在观看时会选择“一直都关闭弹幕”。不少网课的观众都选择加入弹幕这个“大群聊”。

“狂欢”——解压与群体感

弹幕和弹幕文化是B站最大的特色之一。弹幕可以向观看者提供实时的、碎片化的交流途径,观看者可以看到其他观众对视频某个具体时刻的评论,也可以就此进行实时交流。另外,弹幕可以将不同时空的观众联系起来,搭建一个虚拟的评论社区,让大家产生一起观看、一起学习的错觉。

国内学者曾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来理解弹幕。来自不同时空的观众们将这一块小小的屏幕变成了虚拟的狂欢广场,拥有无限创造力的年轻一代戴上了面具,打破彼此身份地位的界限,进行一场“狂欢”。在“狂欢”中,一切事物皆可娱乐和戏谑,观众对视频创作者进行“加冕”和“脱冕”,去除其权威性,消解原视频的风格,从中获得快感。

弹幕的欢乐氛围,对于面临期末压力的同学们而言是一种缓解与放松。在娱乐时间极其有限的期末,这一种轻松的氛围可以缓解看课时的枯燥和压力,使得同学们更容易坚持下去。

弹幕的匿名性还为狂欢者提供了“面具”,观看者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将自己的压力尽情地表达,也可以参与戏谑的“狂欢”。弹幕成为了一个极佳的压力调节器。

窃格瓦拉对弹幕的看法(图源:网络)

另外,“狂欢”作为一种集体行为,能给每一个参与者带来群体感,增进学习的动力。在现实中,大学生活的高自由度常常让我们找不到一起努力的同伴,中学时代习以为常的群体感变成了稀缺品。

弹幕的虚拟共时性使其成为了群体感的天然传播媒介。不同时空的弹幕聚在一起,给观看者创造了一种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感觉。这种共同进步的氛围很大程度上增进了个体学习的动力。在调查中,许多留言提到,弹幕里学霸的解释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理解网课内容,也有不少人认为网课里这种集体氛围使他们效率更高了。

留言

“狂欢”之下——“喧宾夺主”的风险

当然,“狂欢”并非没有副作用。

弹幕“狂欢”理论认为,弹幕往往会去除创作者对内容创作的权威,而赋予观众创作的权利。在一般的弹幕视频里,弹幕与视频的地位有时是平起平坐甚至是弹幕为“主”的。但是在网课这种非娱乐的情境中,视频应当是“主”,弹幕应当是“宾”。

人的注意力是极其有限的,当弹幕吸引掉过多的注意力,网课本身传达的信息就会被忽略,学习效果也会大大下降,这就产生了“喧宾夺主”的风险。

就如同在现实课堂里,你在和后桌讲小话的同时,也正在忽略讲台上老师传达的信息。即便观众可以暂停倒退回来反复观看,但这对时间的浪费和效率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另外,大量的弹幕也会遮挡网课板书内容,影响观看体验。观看者素质良莠不齐,低素质、低质量的弹幕时有出现。

大片弹幕影响观看效果

B站对于弹幕有调节显示和屏蔽功能,这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观看者减轻负面影响的能力,但是这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因而,在讲解重要的知识点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关掉弹幕。调查显示,尽管有88%的同学不会总是关闭弹幕,但还有近一半的同学选择“经常关闭,偶尔打开”。有人留言到:“当看到重要的地方时,弹幕会影响思路,所以我一般都会关掉。”

不仅是“小话”——助力课堂的新途径

从总体来看,弹幕的负面影响没有掩盖住它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我们在调查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题目:“你认为弹幕对网课效果的影响是?”,参与者需在1-5之间打分,5分为有利,0分为不利。问卷填写者的平均分为2.75,这就证明了弹幕对网课效果的影响总体上并不是负面的。

而在对于弹幕的看法这一问题上,大多数人都并不认为它是一件坏事。事实上,很多上网课的老师对弹幕并不排斥。在宋浩老师的视频里,黑板的上方总是留有一块空间,他曾在课堂上解释:“这是留给弹幕‘飞’的”。

在直播性的网课里,弹幕早已成为老师和学生们交流的重要途径。很多网课老师在直播讲课时都会通过弹幕来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们掌握知识的情况并及时解答学生的困惑。

上网课时在看弹幕的老师(图源:网络)

新冠疫情爆发后,网课时代随之而开启。弹幕作为一种带有浓烈赛博气息的传播载体,可以在未来的网课教学里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通过对弹幕内容的分析,老师可以知道同学们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进而对自己的教学做出改进。

当然,这需要更多的“进化”:针对网课的弹幕显示和屏蔽功能仍需完善、更能有效利用弹幕的教学方法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出。网课与弹幕的结合会向何发展,仍需拭目以待。不过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弹幕与网课教学能进行更深的融合,让它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

[1]汤天甜,陈卓.弹幕的传播效果及其影响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05):172-178.

[2]高秋萍,薛艳肖.融合与互动:弹幕助力高校在线教育[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20):21-25.

原标题:《聚焦|弹幕——“网课时代”的课堂背后》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