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青龙镇考古:上海首个贸易港,为何人称“小杭州”

澎湃新闻记者 于淑娟
2016-12-10 18:26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近日,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召开,此次考古出土的大量贸易瓷证实上海青龙镇是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青浦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王辉曾参与青龙镇遗址的调查研究,对青龙镇的历史也颇有研究,据王辉介绍,虽然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诸多港口中,青龙镇并不为人熟知,但这里却是上海最早的贸易港。

12月8日,上海博物馆青龙镇遗址考古队领队陈杰向媒体介绍发掘出土的文物。  新华网 图

澎湃新闻:青龙镇考古工作是从什么时候进行的,进行了多久?怎么发现隆平寺地宫的?

王辉:青龙镇考古工作是从2010年年底开始,至今持续了6年。起初进行考古勘探工作,目的主要是要搞清楚青龙镇遗址的分布范围,就是东南西北四至边界,以便为以后考古发掘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对青龙镇中部、南部、西北部小面积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不少唐宋时期建筑遗存(包括唐代铸造铁器的铸铁作坊)、水井、瓷器堆场等和南方主要窑口生产的瓷器2000余件。

隆平寺是青龙镇上三大佛寺之一,因位于青龙镇北部,又称青龙镇北寺,离吴淞江不远,是青龙镇重要的坐标建筑,尤其是寺院里的隆平寺塔太重要了,据文献记载它是国内外商船进入青龙港的主要航标塔。我也曾对其进行过调查研究,它的位置现在是比较清楚的,就是今民办旧青浦希望小学旧址。搞清楚了隆平寺的位置可以说就搞清楚了青龙镇北部市镇布局的情况,有助于探寻青龙镇港口码头的大致所在区域。因此在2014年年底至2015年初,对这一区域进行了重点勘探。在勘探至隆平寺西侧围墙外时感觉洛阳铲打不下,于是在打不下的地方挖了一条1米宽的探沟,结果发现了竖砌对角斜扣的青砖路面,路面宽也1米左右。当时预感到可能发现了隆平寺院内的建筑遗存。至2015年底,沿着这条路面往北选择了空地进行发掘。考古发现带有必然性和偶然性,看运道好坏。关于隆平寺塔的确切位置文献没有记载。而幸运的是结果在现在发掘的地方发现了隆平寺塔基,顺着塔基一直发掘下去,在塔基中心发现了用于加固塔基的十字梁架,在十字梁架下面发现了没有被盗挖、保存完好的地宫。这是青龙镇考古最主要的发现。

上海的历史在唐代之前的文献记载寥寥数笔,只有考古才能解决文献不足的问题,而史前考古通过崧泽、福泉山、马桥、广富林遗址的发掘,将史前上海的基本情况可以搞清楚。大家知道,上海境内设置第一个严格意义的行政建置华亭县于唐天宝十年(751),华亭置县以后上海地区随着区域的开发才慢慢发展起来,有关记载也多了起来。但是唐宋时期上海地区究竟发展状况如何,仅仅停留在并不丰富的文献记载,没有许多实证,只有少数的建筑遗存如松江的唐经幢、青龙镇的青龙塔,来证明唐宋时期这段上海历史的状态。而考古更是空白,没有发现过唐宋时期大规模、体现上海发展状态的地下遗址,而这次青龙镇的考古发现就填补了唐宋时期上海考古的空白,它重现了唐宋盛世的繁荣景象。

青浦博物馆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澎湃新闻:明清的江南市镇一直是历史学者热衷研究的一个课题。这次考古发现对青龙镇作为江南市镇的历史有何推进?

王辉:是的,江南市镇作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研究成果最丰硕的领域,但主要集中于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相关研究,而对于唐宋时期江南市镇相对来说学术成果比较薄弱,尤其是对市镇的个案研究更是缺乏,可以说是个空白点。青龙镇作为唐宋时期江南市镇的杰出代表或者说经典案例,自有它的价值所在。我相信,加强青龙镇的个案研究,必将江南市镇的研究引向深入,并把中国市镇化的历史进程往前推进几个世纪。

澎湃新闻:去年您出版了《青龙镇:上海最早的贸易港》一书,其中提到了青龙镇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相较于泉州、宁波等港口,青龙镇却并不为人熟知。

王辉:确实,以前不少专家、学者对青龙镇在上海历史和中国海外贸易史的地位做过相应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公众知晓率不高,也没有考古来实证。而像广州、泉州、宁波等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大港,学界的研究则比较多,相较而言,青龙镇的研究没有那么系统、深入。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青龙镇不重要,青龙镇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只要看一个统计数字就比较清楚了。我查了一下宋朝官方编修的《宋会要辑稿》,据记载,北宋熙宁十年(1077)青龙镇上交朝廷的商税一项就达1.5万余贯,而当年全国其他11个曾经设置市舶机关的沿海港口城镇也有相应的商税额记录,比较下来青龙镇排在第七位,仅次于泉州这样的大港,处于中等水平,那么,可想其影响力。

这次青龙镇考古发现,尤其是隆平寺塔基及其地宫文物的发现,有力地证明和进一步确立了青龙镇在上海乃至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肯定有助于学术界和公众对青龙镇的全新认识。

澎湃新闻:那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青龙镇作为市镇和贸易港的历史吧。它是如何崛起的?

王辉:青龙镇最初是个军事据点,这是在唐天宝五年设置的。而后随着江南地区的开发进程,到了晚唐北宋初年就成功转型为经济贸易重镇,是上海地区最早的海内外贸易港。南宋绍兴元年(1131),青龙镇曾专设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市舶务。鼎盛时期,青龙镇市井繁华,商贾云集,人称“小杭州”。

唐宋时期青龙镇的兴起与江南地区的开发紧密相连。青龙镇地处太湖平原东侧吴淞江流域水网地带,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盛产鱼虾,适宜水稻种植,即所谓“鱼米之乡”。而随着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和大量人口的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和文化得到进一步开发,全国经济重心也逐步转移至南方。像唐代后期,吴郡(苏州)已发展成为名望全国的“雄郡”。在此背景下,青龙镇发展得也很好,这种发展状况在建国后不少考古发现得到了印证。2011年3月,在青龙镇东南约10公里处的徐泾镇金联村曾发现了唐代窖藏钱币达230千克,钱币绝大多数为唐代“开元通宝”,可见此地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当然,这里最初能成为军事据点,也可见其地理位置具有相当的优越性。

澎湃新闻:青龙镇为什么会被称为“小杭州”,而不是“小苏州”呢?

王辉:就史料记载来看,光绪《青浦县志》卷三十“杂记下•遗事”条目下有:“青龙镇在吴淞之滨,南宋时海舶所集,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谓之小杭州。”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我认为应该始于南宋,大观年间(1107-1110)青龙镇改名通惠镇,这之后是青龙镇最辉煌的时期,那时无论市镇规模还是整体实力都超过了前代。

至于青龙镇为何被称为“小杭州”而不是“小苏州”等其他称呼,其实无论古今中外,都是将某个好地方比作另一个更好的地方。靖康二年(1127)北宋灭亡后,宋高宗赵构南渡将临安(杭州)定为国都,杭州从此成为大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杭州山水佳丽,又发达富庶,是当时人们趋之如鹜的大城市,比之苏州自然是更好。所以,将青龙镇称作“小杭州”应该更符合大众心理和情感,就像近代上海被称为“东方的巴黎”的道理一样。而且,作为东南雄镇,青龙镇被称为“小杭州”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它的规模和盛况。

澎湃新闻:那么,青龙镇作为上海最早的贸易港,它是如何成了上海“最早”的贸易港,后来又为何沉寂而鲜为人知了?

王辉:青龙镇作为贸易港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是两浙路苏秀地区港口的缺失。两浙路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地方行政区,至道三年(997)置,包括14个州:苏州、常州、润州、杭州、湖州、秀州(今嘉兴)、越州(今绍兴)、明州(后改庆元,今宁波)、台州(今临海)、婺州(今金华)、衢州、睦州(今建德)、温州和处州(今丽水)和江阴、顺安(今临安)二军。南宋建炎南渡后,两浙路分为两浙西路与两浙东路。大致包括今天的浙江省全境,江苏省的镇江,苏锡常地区和上海市(不含崇明)、福建省闽东地区。在宋代,两浙路的杭州、明州、温州、华亭、青龙、江阴、澉浦等相继成为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其中明州因贸易规模和影响力最大而位居全国大港之列。

苏州、秀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东侧和东南侧,经历开发后至唐宋时期成为全国发达地区。距离此地区最近的港口是远在杭州湾南侧的明州港和长江口北岸的扬州港,而扬州港至宋代已经衰落,因此苏、秀地区没有一个港口可以直接开展对外贸易,客观上需要一个港口来弥补布局空白。处于沪渎之口的青龙镇正好就填补了这个空白,这里距苏州城只有约90公里,通过吴淞江及其支流与苏州径直相连。苏州城作为太湖平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很大的消费市场,而城内的部分“珍货远物”不排除其他港口转运过去的,但主要是通过青龙镇转运过去。秀州城从水路“东至青龙镇一百九十五里”,交通也比较方便。所以,青龙镇是背靠发达的苏、秀地区得以兴起。

青龙镇海内外贸易的衰落是在南宋末期,当时位于青龙镇东、吴淞江下游的上海镇兴盛起来,取代了青龙镇成了华亭县的主要港口,另外,吴淞江下游北岸的江湾、南岸的黄姚(时属苏州昆山县)也一度是海舶停泊进行贸易的地点。不过,江湾、黄姚这两处贸易点也只维持了一段时间,后来就由附近的上海镇所替代。

但不能否认,青龙镇在海内外贸易上有重要地位。从文献来看,中国向外出口的大宗商品是瓷器、丝绸等,而青龙镇本地并不出产瓷器、丝绸等大宗商品,只能通过转口来开展贸易,“海舶辐辏,风樯浪楫”,“海舶百货交集”,都是当时的记载,可见这里是唐宋时期上海、苏秀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贸易港,否则政府也没有必要专门设立市舶务来加以管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