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因牙科恐惧,患者错过最佳拔牙时机?医生:如何正确看待拔牙

2021-12-10 14: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因牙科恐惧,患者错过最佳拔牙时机?医生:如何正确看待拔牙 原创 罗思文 罗医生健康说 收录于话题 #拔牙 1个内容

3天前,我看到一则新闻报道:“南京一男子因牙科恐惧症拖延治疗,错过最佳时机一次性被拔7颗牙。”当时我便忍不住为该男士叹息。相信大家对“拔牙”这个词并不陌生,有些人很不以为然,认为拔牙不过是小事情,有些人则非常害怕,能躲就躲,甚至因为这样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而很多因拔牙而出现事故的新闻传递我们的信息是——拔牙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因为拔牙确实是存在风险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拒绝拔牙呢?当然不是这样,现在我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拔牙。

拔牙在临床上称为牙拔除术,虽然当代口腔医学常常强调不应该随意拔除患牙,而是以保存自体牙(病人自己的牙)为首要目标,但是对于有病灶的牙齿,若是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治疗,依然没有办法挽救,应当尽早拔除。因为如果继续留下病灶牙,可能对病人的局部或全身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一、注意是以下这几种情况建议拔牙:

1、严重龋病 、严重牙周病、根尖周病。

2、多生牙、错位牙、埋伏牙、阻生牙、牙外伤、乳牙。

3、治疗需要减数的牙,病灶牙。

目前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拔牙后会不会出现创口出血不止以及严重感染的情况?”当我们准备拔牙之前,还需考虑自己的全身和局部情况,禁忌证不是绝对的,因为有些病人原本不适合拔牙,比如凝血功能有问题的病人,有可能出现术后出血,若是肝炎的病人,则要更加注意不要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但是遇到必须拔牙的情况,在进行相应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凝血功能检查基本正常才可以拔牙,拔牙后应继续治疗,严格预防术后出血和感染。

二、经过治疗以后,可以考虑拔牙的情况:

① 轻度贫血病人的血红蛋白>80g/L

② 一般高血压病患者正常服用降压药后,监测血压正常

③ 精神紧张患者拔牙前1小时可给予镇静药,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至少应≤160/ 10mmHg,必要时行监护下拔牙。

④ 心功能Ⅰ或Ⅱ级的病人, 建议在镇痛效果好的情况下拔牙,而冠心病患者拔牙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房颤、室颤等严重并发症,拔牙前需服用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同时要备急救药品,请心内医师协助,在心电监护下拔牙。

⑤ 风湿性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预防术后菌血症导致的细菌性心内膜炎,术前、术后要使用抗生素。)

⑥ 糖尿病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8. 88mmol/L,(160mg/dl)以下,无酸中毒症状时,方可拔牙。

⑦ 甲状腺功能亢的病人应将基础代谢率控制在+20%以下,脉搏不超过100次/分,方可拔牙。

⑧ 慢性肾病,处于肾功能代偿期,临床无明显症状,术前、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方可拔牙。

⑨ 慢性肝炎需拔牙,给予足量维生素K,维生素C以及其他保肝药物,术中还应加止血药物。

⑩ 妊娠第4、5、6个月期间进行拔牙较为安全。

三、下面几种情况则是不适合拔牙:

1、患有严重贫血、白血病等出血性疾病的病人应当尽量避免拔牙,因为拔牙后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2、重症高血压病、近期心肌梗死心绞痛频繁发作、心功能Ⅲ~Ⅳ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病等应禁忌或暂缓拔牙。

3、 肾脏疾病各种急性肾病均应暂缓拔牙。

4、肝脏疾病急性肝炎不能拔牙。

5、月经及妊娠期月经期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应暂缓拔牙。妊娠期的前3个月和后3个月不能拔牙,因易导致流产和早产。

四、拔牙的风险

细心的读者在看完上述几种情况以后,也许自己也发现拔牙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出血、感染等情况,如果有其他疾病,还可能会出现并发症,除此以外,拔牙有可能会有局麻药物过敏、暂时性面瘫、神经损伤、血肿的可能,另外,如果是拔牙时间过长,拔牙侧的舌部也可能出现感觉障碍。

五、必须上午拔牙吗?

医生之所以建议上午拔牙,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上午医院人员比较齐全,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

2、在夜间出血很难控制,如果牙齿非常难拔,不仅用时间比较长,而且用牙挺、牙凿反复敲击把牙拔下来,可能会损伤比较大,导致术后会出现出血, 所以尽量在白天拔牙。

3、有些病人凝血机制差,拔完牙以后会引起出血,所以也建议在上午拔牙,这样有更长的观察时间。

六、如何克服拔牙恐惧?

据口腔医生介绍,一半左右的人群有看牙焦虑,主要表现在发现牙齿出现问题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治疗,而是能忍则忍,忍不了了才去医院。其中又有5%的人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牙科恐惧症,甚至听不得牙钻的声音、闻不了诊疗环境的味道,有的人就会牙拔了一半就跑了,没有办法接受任何牙科检查和治疗。

可见有拔牙恐惧并不仅仅是小孩才有的恐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它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建议:

1、提前了解拔牙的相关的知识后,做好理智面对拔牙心理准备,

不要听信谣言,自己也不要提前夸大未知的恐惧。

2、不要贪图小便宜,建议找公立医院治疗,因为一旦拔牙出现问题,公立医院能够及时并且正确地解决。

3、在拔牙前和医生沟通,内心要信任医生,表示希望医生可以适当做一些舒适化的治疗,必要时服用药物,以及采取局麻、全麻的舒适化治疗。

4、熟悉自己的身体状况,注意是否有药物过敏、怀孕的情况,

或者有心脏病、炎症、血液疾病等情况,一定要提前询问医生,因为有可能目前不适合拔牙。

5、可以与自己信任的人一同前往,有亲人陪同,自己的内心也多一分勇气。同时,在拔牙后也有人帮忙拿东西,缴费,自己能够适当休息。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牙齿的故事,儿童时期要面对换牙或者矫正牙齿的问题,成人时期可能要面对智齿、龋齿的问题,老年时期可能面对牙齿松动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对待牙齿,平常按时护理牙齿,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才能降低牙齿出现问题的概率。

-主编-

三甲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广西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会员。

认证知名健康博主,微博金V博主,腾讯新闻知识官、腾讯较真专家团成员、2020腾讯抗疫责任担当获得者,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健康真相官”,网易健康最佳新锐。

全网粉丝超100万。

单条健康科普微博阅读超千万,全网作品阅读量超10亿次。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