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文登这么做!

2021-12-10 19: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NEWS

12月10日,文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新闻发布会。文登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及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分别介绍了当前正在开展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有关情况。

文登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春柏:

今年以来,文登在市政设施养护、园林绿化品质提升、环境卫生长效管护等方面精准发力,坚持日常管理和阶段性专项整治相结合。

通过巡管队伍和执法中队相结合,加大对环境卫生、流动商贩、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私搭乱建等现象巡查力度,将所发现问题逐一建立工作台账,约定整改期限,到期收账,定期复查,确保问题能够及时整改到位,杜绝不文明现象的反复发生,不断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今年以来,实施了85条背街小巷提升工程,清理整治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等问题5000多处,拆除违建面积3万多平方米,拆除违规设置、缺字断亮广告牌1500多处。

为给全区广大群众营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从本月开始,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及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的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城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全面治理环境脏、乱、差问题。将在以下方面发力:

(一)街道清扫保洁方面。将组织环卫工人对人行道、树盘、绿地内及不易清扫的区域进行“地毯式”清理,安排车辆进行不间断保洁,切实解决路面保洁断档问题,通过人工清扫、机械作业和快速保洁无缝对接,达到全天候保洁、无缝隙管理。

(二)垃圾清运方面。对全区垃圾桶合理安排,保证日产日清,居民生活垃圾应收尽收,从源头上杜绝垃圾乱扔乱放行为;不断加强监督巡查,对重点路段及主干道易满垃圾点位加大巡查频次,确保突发性垃圾随有随清,垃圾桶外观整洁。

(三)城区容貌秩序方面。整治占道经营、流动摊贩、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确保主干道路、背街小巷、车站广场等无乱堆乱放、乱张贴张挂、乱搭乱建,无探头经营、占道经营,无乱发小广告和城市“牛皮癣”等问题。

(四)市政设施方面。整改破损、沉降、断裂路面,确保无明显坑洼积水;完善破损、缺失的窨井盖等排水设施;及时修补人行道绿化带缺株少株,枯枝断枝等。

(五)长效管护方面。加大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城中村以及车站、广场、公园等区域卫生的摸排力度,彻底清除卫生死角,达到环境卫生面貌整体提升的目的,抓好整改落实“回头看”的巩固工作,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长效化、常态化管理。

下一步,将不断加强日常管理,把提升城乡环境卫生做实做细,切实做到全区域、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

文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栾永峰:

今年以来,围绕小区环境整治提升,文登以红色物业为中抓手,实施了12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4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外墙保温工程、供电设施改造、小区内外道路整修工程等;开展了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等活动,集中整治楼道乱堆乱放、灭火器过期、弱电箱电线杂乱、私拉电线等各类问题1375处;指导镇街为167个小区组建业主委员会,在各小区搭建“红色议事厅”“红色调解室”,协商解决车辆乱停、空中飞线、设施维修等群众难题3700余件,安装充电桩39处。

结合这次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发力,推动居住小区环境再有一个大改善。

一是细化改造提升。对今年已经完成改造的12个老旧小区,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物业、业主代表开展联合验收,用好绣花功夫整改道路不平整、井盖不平整等细小问题,提升改造效果;持续推进剩余18个老旧小区供配电设施改造,协调电业部门加快推进管沟开挖、线缆铺设等,减少对群众出行影响。

结合智慧社区建设,与大数据中心联动,年底前在52个小区增设监控300余个,在12个老旧小区建成电动自行车充电桩12处,解决乱扯飞线造成的安全隐患,并对明年计划实施的12个老旧小区改造、供配电设施改造等重点民生项目,组织开展群众走访、方案设计等,确保早开工、早推进。

二是开展专项行动。会同属地镇街,组织物业企业开展“清洁小区∙美化家园”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全面清除小广告等乱贴乱画,集中整治乱放乱停、乱扯飞线,及时清理枯枝落叶、垃圾杂物、私搭乱建等,合理设置车辆存放点,引导业主规范停车,给群众创造一个干净舒适、整洁有序的小区环境。

三是加强巡查督导。由党组成员带队,组成4个督导检查小组,会同属地镇街、其他区直部门,加大联合检查频次,将这次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第四季度物业奖惩机制挂钩。重点对物业服务不到位、乱收费等问题,采取行政约谈、信用扣分等措施,倒逼物业企业落实责任,规范行为、提升服务。

文登区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吴海军:

近年来,文登把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农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统筹抓好美丽乡村、清洁村庄、精致农家等各项工作,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先后发动18万余人次参加清洁村庄行动,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6万余吨,村内沟渠7100多公里,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6.8万吨,种植各类绿化苗木160万棵,绿化连村路200多公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全区省级清洁村庄覆盖率达到68.9%,市级清洁村庄实现全覆盖,村庄环境面貌得到了全面改善和提升。

尽管农村环境面貌实现了全方位提升,但与城市相比,农村仍然存在不少的短板和问题。下一步,将切实抓好《威海市文登区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方案》有关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高标准参与到集中整治行动中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突出问题导向,补齐工作短板。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大力实施以“三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争取到2022年底,全区省级清洁村庄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二是强化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高质量实施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活动,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美丽庭院”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振兴等统筹推进,以点串线、连线成片、集群发展,围绕圣海路、石泽线沿线,建设2022年度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5个,逐步打造全域美丽的乡村格局,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是强化示范引领,培树典型带动。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和信用激励作用,通过乡村大喇叭、微信公众号、标语、明白纸等形式,积极宣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和做法成效,深入开展文明如厕、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等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群众卫生意识和文明健康素养,让农村群众自觉参与环境整治。

四是完善制度建设,实现常态保持。探索将村庄清洁纳入村规民约,通过“门前三包”等制度明确村民责任,对破坏人居环境行为加强批评教育和约束管理,引导农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开展“信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用积分兑换等活动,提高村民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五是加强监督检查,提升工作实效。充分发挥督查考核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围绕村容村貌、垃圾收处、污水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公众满意度等方面,制定集中整治行动检查计划,通过无人机航拍、现场查看、日常巡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等方式开展检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督办,一周内开展“回头看”,并在全区范围内通报,确保工作压力传导到位,推动整治取得实际成效, 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更加干净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

原标题:《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文登这么做!》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