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男子趁前女友熟睡翻开其眼皮,刷脸转走15万......人脸识别靠谱吗?有哪些风险?

2021-12-13 13: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一般来说

“刷脸”必须睁着眼睛才行

但是最近

有人却在熟睡中

被人“刷脸”盗走了十几万

对方之所以能得逞的原因

实在有点一言难尽

28岁的黄某辉以还钱为由来到前女友董某家中,看到董某正在生病,于是主动做饭喂药。在被“贴心”的照顾中昏睡过去的董某怎么也没想到,一觉醒来,手机和银行卡里的15万余元人民币已经被转移到别人的账户。

近日,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依法对被告人黄某辉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该案判决并经报道后,#男子趁前女友熟睡翻开眼皮刷脸转走15万#,昨天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

新闻事件

黄某辉是广西合浦人,因赌博欠下债务,便产生了从前女友那里弄钱的念头。

2020年12月26日上午,被告人黄某辉打电话给被害人董某,说要当面商量偿还恋爱期间借董某6万余元的事。

当天下午,黄某辉提着菜来到董某家中,主动提出为其做饭。看到董某正在生病,他还“贴心”地送药给董某吃。董某喝了黄某辉冲泡的感冒冲剂,加上生病,便渐渐昏睡过去。

黄某辉看到董某昏睡过去,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贪念,用董某的指纹解锁了董某的手机,然后翻开董某的眼皮,用支付宝人脸识别功能进入支付宝,分多次从董某的花呗、借呗、支付宝余额和银行卡转走人民币共15.41万元,最后通过套现将这些钱转到自己的支付宝上。离开时,黄某辉还带走了董某的手机和一件外套。随后,黄某辉将这些钱用于生活开销、赌博和还债。

次日凌晨,董某醒来后发现手机有转账信息,打电话给自己的另一部手机和黄某辉的电话均无人接听,便向公安机关报案。2021年4月23日,逃到外地的黄某辉被公安机关抓获。

据了解,黄某辉2016年曾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2021年9月24日,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检察院以盗窃罪对黄某辉提起公诉。

兴宁区人民法院认定黄某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构成盗窃罪,依法对其作出以上判决。

网友:远离“渣男”,否则会变得不幸

网友除了关注新闻事件,各种声讨这位前任男友外,同时也质疑“人脸识别”给个人隐私带来的安全问题。

“人脸识别”技术安全性受质疑

网友攻击“渣男”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人脸识别”技术的漏洞。根据技术人员演示,只要拿到一张人脸图片,运用深度合成的办法,就能让人脸动起来,以假乱真,轻松攻破一些人脸识别系统。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眼中,目前大部分人脸识别技术的算法并不是牢不可破。

为了解决个人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问题,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也正在逐渐规范着这个市场。

今年11月1日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人脸信息作为生物识别信息中的一类,被统称为“敏感信息”。而敏感信息的采集和使用,一定要经过个人的知情并同意后方可进行。

11月14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也指出,数据处理者利用生物特征进行个人身份认证的,应当对必要性、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不得将人脸、步态、指纹、虹膜、声纹等生物特征作为唯一的个人身份认证方式,以强制个人同意收集其个人生物特征信息。

你的手机支付方式是哪一种?你觉得人脸识别靠谱吗?

来源:综合自南宁晚报、新浪微博、都市快报

原标题:《男子趁前女友熟睡翻开其眼皮,刷脸转走15万......人脸识别靠谱吗?有哪些风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