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破译:道教基本教义中的中国符号

2021-12-15 18: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破译:道教基本教义中的中国符号 收录于话题 #慧传计划 8个内容

道教(Dào Jiào):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本土宗教。是中国人的根蒂,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教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尊道贵德、清静无为、齐同慈爱、抱朴守真等理念不仅对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有着深远影响,对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问题也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从道教的基本教义中

我们看到最纯正的中国符号

···············

道教最高信仰:尊道贵德,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

道教神仙崇拜:敬天法祖,寻仙访道

敬天法祖是周礼的核心信仰和高度概括,天就是天神、上帝;祖就是宗庙的祖先神。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天神地祇只能由天子祭祀。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士庶人则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是祭祖日。祭祖也是汉人宣告自己为炎黄子孙最直接的方式。

道教善恶报应:天人感应,天道承负

道教的“承负”之说,源自《太平经》,意思是祖先积德行善,则可荫及子孙;若先人屡屡犯过作恶,后人将无辜蒙受灾祸。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道教修炼秘诀:性命双修,返璞归真

道教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

道教为人品质:上善若水,柔弱不争

“上善若水” 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道教处世方式:清静寡欲,自然无为

道教的清静教义,与浊动相互化和对应。道以其清静的本性来化生和养护万物,从无想过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回报或想得到什么,无欲以待万物。而人类社会,若亦以“清静”的思想来治世修身,世界将会和谐而太平,人们则会得到更好的休养和生息,生命也将得到升华。所以,学道信道之人,首先要学知清静,以常清静为行为标准,才能实现修行而得道的追求。

道教逍遥精神:我命在我,不在天地

从“神仙不死”的长生追求出发,道教建立起“我命在我”、“神仙可学”的生命主体论,主张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奋进不息,无畏拼搏,直至到达长生不死的理想境界。

道教伦理道德:忠孝节义,仁爱诚信

忠、孝是中国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仁”是中华文明的内核、主旨,“仁爱”“诚信”是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中之最重要的核心的道德价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而且至今是活着的,有生命力的价值理念。

道教民俗风情:

福禄寿喜,吉祥如意

道教核心宗旨:

仙道贵生,济世度人

道教创世理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教活动准则: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教养生原理:

天人同构,阴阳协调,形神共养,统筹兼顾

道教成仙途径:

丹道修真,服药炼气,积德行善,建功立业

原标题:《破译:道教基本教义中的中国符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