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片子没上线,水军控评已经刷上了

澎湃特约评论员 仲鸣
2021-12-14 15:3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据央视报道,连日来,两部热门影视剧接连遭遇“超前点评”:某古装剧正式上线时间比原来的“官宣”时间晚了将近一个小时,结果大量评分在原定上线时间前集中涌入,还呈现一星和五星两极分化的状态;某悬疑网剧首播,前两集播出后,网上涌现了大量质疑女主角演技、台词的论调和一星短评——此时女主角还没上线。据调查,在某水军派单群内,一条一元钱甚至几角钱的价格,就能吸引大量水军接单控评。

剧集上线晚了,水军却按原定时间刷“评”;女主还没登场,差评却提前安排上了。什么叫乌龙?这就是。

未看先评,水军现形。“穿越”的点评,连着的是“穿帮”的控评。或者说,“超前点评”是水军控评黑产必然催生的怪胎。

这年头,网络水军控评,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闻”了,不论是之前的某顶流明星微博1亿转发风波,还是某“抠图剧”遭遇水军讨薪事件,抑或是某偶像粉丝刷评养号结果攻陷了名著的行为,都曾将水军控评乱象带入公众视线。这些水军本就不守“先看作品再打分”的基本规则,这次被剧方“推迟上线”炸出来,只能说印证了那句“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虽然难言意外,但毫无疑问,可笑的“超前点评”对水军控评的荒诞性做了极端化呈现:控评控得这么不专业,连基本功课都没做好,连时间点都没卡好,能不出现低级错误吗?就此次事件而言,“穿越”虽是凑巧,“穿帮”却是必然。

从报道可知,控评成本并不高——那些点评可以低到几毛钱一条,对某些利益相关方而言,这笔成本微乎其微。他们完全可以动用水军,通过量产“热评”的方式撼动影视剧的口碑基本盘,或者让同档期竞争的其他影视剧口碑扑街。

到头来,这类水军控评行为涉及的不只是流量造假,更是对公平竞争秩序的破坏。往小了说,此举会制造大量网络雾霾,用海量垃圾信息淹没了真正有价值的声音、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观众知情权;往大了讲,这影响的是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影视艺术的大众审美、网络空间的文明水位。

针对水军控评乱象,监管层面不乏靶向治理动作,无论是《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等规定,还是针对饭圈的清朗行动,都将箭头对准了此类乱象。但打击扭曲的水军控评乱象,很难毕其功于一役,还得多方协力共治。

这里面,监管部门对包括经纪公司、片方剧方与“粉头”“推手”在内的刷评控评产业链供需两方,强化精准打击,显然是箭在弦上,有一例就该严查一例,绝不轻纵。而作为评分或社交平台,也该尽到应尽的主体责任,别任由那些水军或营销号绑架主流风评,而应在平台治理上狠下功夫,如打分平台可考虑完善打分门槛方面的规则设计,确保“看了作品才能打分”;加强对疑似刷屏行为的技术监测,对可疑账号与确切水军账号采取梯度化处理机制等。

说到底,“超前点评”,乌龙背后是扭曲。对水军控评黑色产业链,就得“以控制控”,加强精准治理与强效震慑,让控评成为控评者的“墓志铭”,让水军绑架影视业和舆论风向的情形尽早消弭。

    责任编辑:沈彬
    图片编辑:乐浴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