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们为太原的钟楼街做了一颗夹心巧克力糖

黄海波 雷永莉
2021-12-17 13:09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2021年9月18日,开展前一天,负责展览统筹的黄珊站在展厅中央,忧心忡忡地说:“我感觉咱们这个展览要火啊。”我们哄堂大笑。

截至12月8日,“流水华年——寻找钟楼街”开展第80天,150平方米展厅,一共接待游客60.3万人次,日均7500人次。

展览现场观众如潮。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钟楼街是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历史商业街,始建于公元982年,因此有“一条街,一千年”之说。街道两侧商户云集,有传统的布店、鞋店、五金店、饭店、茶叶店,都是老字号;有计划经济时期的综合百货、副食品商店;还有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购物中心、专卖店。太原人说钟楼街,还包括它周边的小街巷,如活牛市街、东米市街、西米市街、羊市街、酱园巷、帽儿巷、大剪子巷、靴巷……可以说,长久以来,太原人一辈子的吃穿用度,都是围绕这条街展开的。

9月17日,钟楼街,距重启还有两天。

经过一年半的更新改造,钟楼街要重新开市了。开市之前,管委会计划在街上做一个“有情怀有温度,有人间烟火气”的展览。于是,我们“时尚回响”被选中了。

人们来钟楼街,一定是来寻找记忆的。改造前破破烂烂的老钟楼街,刻满了太原人的生活印记——这也是所有历史街区最大的价值所在。而刚改造完成的新钟楼街,走的是精美民国风路线。用太原话说,整条街“新嘎啦啦的”。时尚回响要做的,正是弥合新钟楼街与人们记忆中老钟楼街之间巨大的鸿沟。

时尚回响的全称,为“山西时尚回响城市文化交流中心”,是一个由市民发起,由志愿者运营、市民高度参与的文化公益项目。在过去四年多时间里,收集到7000多件旧物,全部来自800多位太原市民的无偿捐赠。

这些旧物中,大的包括家具、家电、劳动工具,小的包括家居摆设、服装、玩具、音像制品,还有书籍杂志、票证、日记、账簿、老照片,时间设定为“刚刚成为的过去”。自2018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举办的大型实物展开始,我们通过不停地做展览、办活动,慢慢为自己贴上了“本土”、“怀旧”的标签。

观众被展览打动,回家找出磁带,捐赠给时尚回响。

我们征集到的旧物并不稀罕。在“闲鱼”和“7788”网站上输入“老物件”、“民俗”等关键字,很容易就能找到。不同的是我们的旧物有身份,是有主之物;同时,我们记录了主人的讲述,所以它们携带着基本的时间、地理信息,以及主人与它们相处时的生活状态,这件物品如何购买,如何使用,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如何被淘汰……几百年来,太原人的主要消费都发生在钟楼街,抓住日常消费,就抓住了钟楼街的灵魂。

夹心糖的主体:每个人用过的旧物

在旧物中,首先挑选吃穿用度类的消费品。在这个基础上,再选出时代特点最突出的。很多东西看似平淡,却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比如竹篮、竹推车、竹衣架这样的竹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家庭生活中极为常见,钟楼街上当时就开有一家竹器社。要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国家的钢铁、塑料化工行业发展起来之后,竹器才更多变成了工艺品。

1950年代,每家都离不开竹器。

接下来,要在旧物中寻找最大公约数——曾经被最普遍使用的消费品。自2018年项目发起以来,我们听过上千个不同时代的故事,查阅了地方志,翻检了过去70年的《太原日报》,对几代太原人的共同记忆有个初步判断,知道各个时代的超级话题,因此很清楚哪些物品具有最强大的“唤醒力”——这是我们发明的一个词,也是一个评价标准。某件展品如果拥有一级唤醒力,就意味着,凡在那个时代生活过的人几乎都会被触动,沉睡的记忆可以瞬间被唤醒。比如,老父亲上班几十年每天中午带饭用的铝饭盒,小时候做作业点的煤油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转一响、改革开放后的新四大件,都属于当年的热搜,一个都不能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三转一响”。

我们还想办法从几位收藏家那里凑了一些和钟楼街相关的物件,如乾和祥的茶叶罐、老香村的点心盒,在亨得利买的手表和发票,在开明照相馆、福利照相馆拍摄的满月照、结婚照、时装照等。它们都携带着无可争议的钟楼街信息,因而增强了进入展览的合理性。

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我们列出了大约700件旧物。

为其简单粗暴地命名为“钟楼街印记”。

夹心糖要有一个坚硬的内核

把旧物以比较有美感的方式放置在一个空间里,很多走怀旧路线的饭店、民宿都做得很好,如何把它做成一个层次丰富、内容扎实的展览?

太原有一位致力于收藏民间文书的年轻人,叫刘涛。我们会一起交流,如何打捞埋藏在普通人记忆中的珍宝。他在地摊上买到一套生活账本,是从1952年7月1日至1993年5月11日,由张健民先生记录的家庭收支,时间跨度将近41年,中间没有间断过一天。小到为暖瓶配软木塞、修钢笔、换气门芯、看戏时买节目单,哪怕只花几厘钱,都记录在册。13个16开的小本子,写满密密麻麻的字迹,因为主人从未想过它会被出版,被观摩,因此是完全自然的,因而格外真实。

打开他发来的电子版,一看,哟,这位张健民先生陆续买下的柳条箱、华达呢外套、墨水、笔记本、半导体、自行车、双卡录音机、北戴河的贝壳装饰画,不都是我们收集到的旧物嘛!他买羊肉、喝丸子汤、理发、看戏、修钢笔、给孩子买冰棍……这些好玩的事,不都发生在钟楼街上嘛!

再找不出比这个更适合做我们展览主线的了。 每一页都工整得令人动容。

账本。

在设计中,我们把账本里的内容与实物展陈尽量一一对应起来。就像在考古现场挖掘出一件宝物,然后和你读过的历史教科书严丝合缝对上了,这种感觉非常奇妙。

13个账本陈列在展厅C位,聚光灯打在上面,营造出一个小而严谨的空间。我们希望观众在热热闹闹的“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的回忆中,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有份量、耐人寻味的内容。我们鼓励大家,学着在枯燥的数字里读历史,读社会发展,读个人选择,读生活的艺术。

观众恨不能走进账本,和主人聊聊。

赋予展览一个华丽外表,让人们去传播

装置艺术家王晰一直很喜欢时尚回响做的事,却对我们做展览的形式十分不满:“咱们的展览得有现代性,得有装置。”

凡事总得有个开头,就从这次开始设计装置吧。每个人都活在回忆和时间里,我们想象一个装置,能表现这两个抽象概念。于是,我们说:想要一个巨型沙漏。

装置艺术的难度在于想象力和实施能力的完美结合。得找一个人帮我们设计一个自动发送照片的装置。在预算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有能力、有情怀完成这个工程的人,只有大学里才能找到。萧英喆老师,太原理工大学智能交通创新实践基地的指导老师,听了我们的设计后,很感兴趣,带着8名学生加入进来。

这是一件融合了艺术与科技的装置,原理很简单,实际运行起来很微妙,三个月展期内故障频出,好在最后都得到圆满解决。

结果证明,这个1.0版本的装置虽然材质简易,做工粗糙,但设计很灵动,有一种很神奇的吸引力,成功得到了关注和传播,特别在孩子们眼里,这个每逢整点就会飘落照片的机器很神秘。据我们所知,这应该是世界上第一台漏照片而不是沙子的沙漏。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被沙漏迷住。

就这样,我们组合了账本、实物、沙漏三项内容,分别负责耐咀嚼的内芯、适口的主体和漂亮的糖衣,就像一枚试图迎合世界上最多数人口味的夹心巧克力糖,然后把它放在钟楼街上,看看会发生什么。

在历史街区营造有温度、有活力的交互空间

平时我们看博物馆、展览馆,大家都是一种非常仰视的、肃穆的、专业的态度,但时尚回响的现场总是活蹦乱跳,甚至众声喧哗的。它把太原的城市记忆激活了,每个市民在这里面都看到自己的曾经。这是一种有温度的、与城市血脉相连的东西。

位于钟楼街上的展厅里,海棠洗衣机,湖蓝色装弹簧的单人沙发,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一件件展品,一桩桩往事,让观众感慨万千。大人孩子在路灯下的象棋摊杀一盘,曾经的文艺青年踩着脚踏风琴弹奏一曲,年轻父母让孩子跨上自己小时候向往的儿童自行车……展厅里永远嘈杂,回忆声、惊叫声、议论声、拍照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

“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精彩。老物件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不一样的情怀。曾经儿时的熟悉物件,已成过往。而今是满腔的怀念与不舍。”观众把自己对太原的柔情写满了四个16开记事本。有的观众在留言之前,会翻来覆去翻看留言簿,看着看着便陷入沉思。

观众留言已经写了四大本。

华泰厚、老香村、合作大楼的老师傅们,在展出的钟楼街老照片上看到了自己,认出了当年的同事,想起上班时如何学徒,如何设法帮亲朋好友买东西,单位如何不敌新型商业型态的挑战而慢慢凋敝。看到自己曾经的工作和生活被认真记录并在展厅里得以展示,他们主动提出,要捐赠与钟楼街相关的老物件、老照片。副食品商场的师傅现场演示捆扎点心的传统手法,曾经的商业系统技术比武冠军预约了表演量布、数纸、称糖等绝活儿。有的留下电话,预约将来做深度访谈。

一位法国社会学家说,一位退休的乡村教师,比社会学的博士生都擅长做田野调查。我想说的是,在太原生活多年的市民志愿者稍加培训成为导览员,讲起来比一般职业讲解员更生动,更灵活。针对不同的观众,他们能够自由切换角度,根据观众反应裁剪详略,主动发现有故事的观众并进行互动。有一部分观众与某位志愿者聊得特别开心,会特意挑他值班时再次来观展。用不了一周,观众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和志愿者在展厅里的随意闲聊,已经变成了新的讲解内容。遇到视力、听力有缺陷的观众,志愿者有充分的自主权给予特别关照;遇到有音乐和表演天赋的观众,志愿者会积极邀请他们进行现场表演,让展览变得更有趣。

值班的志愿者与观众交流。

来观展的观众以家庭组合居多。80后、90后父母给年幼的孩子讲自己学骑大人的二八自行车、用磁带听流行音乐、玩小鸡啄米游戏;一家三代人听老一辈子讲如何用两块钱买米买面、逛公园划船,还要解决午饭;兄弟姐妹相约来观展,回忆年轻时如何扶持互助共渡难关;年轻的情侣被账本清晰的记录所感染,开始畅谈各自对未来的计划,然后相视而笑,两双手紧紧拉在一起。

怀旧主题展也吸引了年轻观众。

这样的情感分享,密切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加深了相互的理解。老一辈的生活经验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成为可以传承的精神财富。

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工作岗位的观众,原本素不相识,因为对同一件展品的关注,开始互相交流,互相倾听,为大家的感受都如此相似而啧啧称奇,于是社交隔离被打破,互相加微信,成为好友。

这不是一个静态的展厅,而是一个人们分享记忆和情感的空间。三个月的展览活动,构成了一个可持续性的信息生产过程,期间大量有厚度、有温度的生活史被留存下来,极大地丰富了历史街区的文化内容。

虽然只有短短三个月,但这个展览做到了万众瞩目,不是1万,而是60万。祖孙三代抱着寻找钟楼街的情愫而来,如果我们无法在空间上很好地满足他们的愿望,那么熟悉的老物件也可以部分缓解他们内心的失落和焦虑。如果我们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家,那么一个可以坐下来聊聊天的客厅也是好的。

我们倾尽全力为钟楼街做了这颗夹心巧克力豆,感谢60万人次的喜欢。

这位两岁的小朋友天天都由奶奶陪着,来展厅玩半个小时左右。真应该请他来做“历史保护“的代言人。

(作者黄海波、雷永莉系太原媒体人)

感谢信息及照片提供:

黄珊 范德峰 赵春玲 吴宏涛 岳春青 张秀芝 张纪斌 安志萍 边三英 张会珍 彭亮 郝晓龙

    责任编辑:王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