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倡导“就地过年”,但不搞“一刀切”!要严格防疫措施又要体现城市温度!

2021-12-19 10: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2022年元旦将至

虎年新春在即

今年春节

能不能回家过年

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近日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和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

专门部署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倡导市民在京过年

非必要不出京

但倡导市民“就地过年”

绝不是搞“一刀切”

针对多地倡议“就地过年”情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月18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学精准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要承认元旦春节的人口流动是有风险,因为人们接触频繁了。但是,我们人群已经有了一定的免疫力,本土基本上没有传染源存在。

梁万年表示,各地要基于风险研判,不能一刀切,因地制宜出台相关的政策。但重点地区特别是重点人群要严格执行现行防控措施,不能因为两节改变防疫措施。其它人员出行,还是要倡导做好相关防护。

梁万年针对有个别地方发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提出相关建议:

分类:

(1)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要严格执行现行的管控政策,不能因为春节而改变防控措施。

(2)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游与聚集。

(3)其他人员若出行,尽量做好防护,切实履行自己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分区:

(1)中、高风险地区(如口岸边境、执行重大活动的地区等)可以采取较严格的措施。

(2)其他地区应该做好风险评估,综合考虑风险等级、个人免疫状态、疫情形势等提出有力度、有温度的政策,不能“一刀切”,体现精准防控的要求。精准平衡疫情防控与春节团聚的关系,是对各级政府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应做好风险评估,发挥专家作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各地不仅要考虑输入疫情的风险,也要考虑疫情输出风险。应做好相关预案。

(3)应给公众提供明确的春运出行信息参考指引。

既严格防疫措施,又体现城市温度

“两节”将至,期间北京还将迎来冬奥盛会。浓浓的年味儿,叠加上奥林匹克的魅力,让这个冬季的北京呈现出更多精彩。但当前全球疫情大流行仍在高位运行,国内多地接连发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北京立足首都安全和市民节日出行需求,坚持科学精准、分类施策,既严格防疫措施又体现城市温度,确保市民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宁的“两节”假期。

提倡在京过年,但不搞层层加码

高校学生刻苦学习了一学期,务工人员辛勤工作了一年,都盼着回家过个年。对这类具有较强出京需求的群体,有关部门将做好运力保障,推行有组织购票、“点对点”运送,最大限度保障安全便捷出行。此外,本市也鼓励有生产任务的在京单位推行弹性休假,安排好员工的调休倒休,引导大家错峰离京返京。

“就地过年”如何过?

本市将加大对在京过节市民的服务保障力度,扩大公共文化供给,加大网络、电视、广播节目特别是冬奥赛事投放,创新和丰富线上参观、游览形式及内容,丰富节日文化生活。生活物资将供应充足,公共交通保证足够运力,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疫苗接种不断档,保证市民日常生活需求不受影响。高校、用工单位等要为不回家的高校学生、务工人员送上热腾腾的饺子,让他们在北京享受到家的感觉。各区各相关部门将进一步推出便民措施和节日活动,让大家在京过好年。

疫情防控是全民行动

需要大家的理解支持配合

提醒市民

在欢度佳节的同时

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坚持

“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

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

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携手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共迎冬奥、共度佳节

来源:中国新闻网、北京新闻、北京青年报

编辑:刘亚静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

原标题:《倡导“就地过年”,但不搞“一刀切”!要严格防疫措施又要体现城市温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