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让苏州大爷凌晨三点起床排队的冬酿酒,到底有多好喝?

2021-12-21 11: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饱妹 福桃九分饱

又到了一年一度喝冬酿酒的时候,这两周的苏州是微醺的,甘甜的,弥漫着桂花糯米酒香的,让人沉醉不知归路的。

这一切的功劳全归冬酿酒!

恰巧前几年饱妹如愿以偿去了趟苏州拷酒!

12月10日开拷,平日里去园林喝茶的爷爷奶奶们一夜之间全站在了街头,还有老伯称自己凌晨4点从家里出发,就为了买冬酿酒尝鲜。

在老苏州人那里,这不是什么新潮,这队他们排了几十年了,有位80多岁的老爷爷并不爱喝酒,但冬酿是每年必定喝的,过去用酒票换冬酿,如今60年过去了,他还是每年排队打酒。这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拷这个冬天不完整。

如果哪年迟到了,兴冲冲跑向卖酒阿姨,迎接你的就会是她趾高气扬的发落:“卖完了,明年再来!”

明年再来?

明年?明年?明年?明年?…….

是的就是这么残忍,苏州人做的永远是时令生意,春天吃刀鱼,夏天吃三虾面,秋天吃鸡头米,冬天拷冬酿酒。“错过这一季,就等明年吧”,这是他们每个季节都会说的话。

纵使你悲从中来,也无可奈何,只好眼羡一个个拷到酒的老人家拎冬酿回家过冬至,围坐一团吃团圆饭,有了冬酿酒,整个冬天便在嘴里化作一团,似乎才有资格说上一句:

啊,又是一年呀!

不喝冬酿酒,就会冻一夜

之所以这么重视冬至,是因为对苏州人来讲:冬至大如年。

不少南方人在这天祭祖吃团圆饭,苏州人更甚,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有铜钿吃一夜,呒铜钿冻一夜”。如果哪年的冬至桌上没有冬酿酒,那这个冬天就过得惶惶不安,这就像东北人的饺子、北方人的雪,少了它,没有仪式感。

每年阳历十月初,他们开始用糯米制作,经过浸米、蒸饭、发酵、压榨、加料、灌坛,在这2个月时间里,师傅们每天都要详细观察发酵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配料。接下来还要经过加热消毒、过滤、添加桂花、灌装。由于制作周期比较长,刚酿成的生胚酒容易出现二次发酵,产生大量气体,极其不易保存。

所以,销售期非常短,错过今年,就要生生等上一年。

走,拷酒去!

排队零拷酒是对苏州人对冬酿酒最大的尊重。

所谓零拷酒,就是买散装的酒。这个过程是非常有意思的,你可以拎着任何自家的器皿来装酒,也可以从店里买特制的壶来装。经常能看到排队的队伍里有拎着装坚果、零食塑料桶的,有各种饮料瓶子、干净油壶的,还有硕大的饮用水水桶的,有个上海来的姑娘是拖着中号行李箱来的,里面塞满了各式各样的空瓶;还有从外地直接开车来,买完装好直接就开走了,今年居然看到一个大叔抱着泡药酒的玻璃大缸就来了,装完酒又抱着走了,着实很壮观啊。

© 图片来自网络

让我特别喜欢排队买酒的另一个原因是,队伍里90%都是当地的中老年人,耳边尽是软软糯糯的苏州话。如果是不知道的小年轻路过询问:“你们这是排队买什么呀?”老爷爷会说:“打酒,你想打就排队,不想排队就走不要啰嗦!”

如果你是加入组织提着塑料瓶前来打酒的一份子,他们会欣然跟你吐槽“家里的儿子懒,不愿早起打酒可年年又来讨酒吃!”

如果是记者来采访,就连老爷爷都会换作一副腔调,用软糯糯的苏州话回答:“喝了桂花冬酿酒,冬至才算过的好!”

再如果听说你是不远万里从北京来吃酒的年轻人,他们会大加赞赏,并把你推荐给前前后后的苏州人。

排了三个小时到达元大昌门口,老远就能闻到阵阵酒香和桂花香。卖酒的阿姨拿着自制有刻度的长柄酒勺,用漏斗一勺勺倒进容器里,无论你用什么容器来装酒,最后总能快速拨弄完算盘珠子,告诉你应该付多少钱,还会小声叮嘱你,回去以后尽量放冰箱冷藏,瓶盖不要扭的太紧,因为酒还在发酵,会产生气体,喝之前拧盖盖子要小心之类的话。这种在都市社会里已经消失的卖货方式,让我觉得其实我是很喜欢这种仪式感或者老传统,首先不管好不好喝,看这一连串行云流水的老作坊的流程,就觉得值了。

拷酒tips:

1️⃣早点去,如果下午三点再去当天的就已经卖光了,今年卖到12月21日上午;

2️⃣元大昌一般排队时常3h,天冷注意保暖;

3️⃣每人每天只可零拷5公斤;

4️⃣瓶盖不要拧太紧,回家后放冰箱保存,最佳赏味期为一周;

5️⃣如果想喝热的,切忌放在微波炉里加热,要隔水温热。

最黑的夜,喝最甜的酒

我用普通饮用水瓶装了一瓶元大昌的冬酿酒,透过瓶身能明显看到金灿灿的液体,漂浮着很多桂花,还带着米酒特有的沉淀物,拧开瓶子的时候感觉就像开汽水,迫不及待喝上一口,冰凉的酒带着大量的气泡刺激口腔里的每个地方,然后带着甜味和桂花香气消失在喉咙里,喝得越多,后味越发甜丝丝的,感觉就像是桂花香味的汽水,但其实元大昌这款酒后劲还是挺大的,因为脸慢慢就红起来了。

▲元大昌的酒没那么透亮,稍有浑浊,但是桂花香和甜味都最足,而且放久了像是喝汽水。

喝到这里并不满足,我们秉承着外地人认为苏州应该到处都是冬酿酒的随性想法,还在平江路的巷子里买了两款其他酒厂的冬酿酒,

首先在民居的小卖部里发现了东吴酒厂的冬酿酒,果断买了一瓶拎到鸡爪店,还厚着脸皮找店主要了杯子,就边啃边喝起来。实话说第一口是很惊艳的,刚打开瓶盖桂花的香气就飘散出来,酒汤清澈透亮,有淡淡的酒精味(后来知道冬酿酒度数只有2-5度),入口的时候甜丝丝的,夹杂着花香,喝完仿佛浑身弥漫了米酒和花香的双重气息。

▲东吴酒厂的冬酿酒很清澈,甘甜适中。

到晚饭的时候,就近又买了一瓶江南春酒厂的冬酿酒。

酒瓶是扁的,封口也不像东吴酒厂的可乐瓶状,而是类似食用油的密封封口,开瓶的时候挺费力的,等我打开了才明白为啥这么设计,原来这款是带汽儿的酒。

▲江南春的酒,汽儿更足。

酒汤没有那么透亮,呈现出淡淡的金黄色,可能因为一直还在瓶里发酵着,遇到空气后甜中带着一丝酸,最神奇的事是因为有汽儿,所以有杀口感,但又完全不像人工二氧化碳那样使人有饱腹感,这股酒曲发酵的气体似乎只是在你的口腔了轻飘飘转了一圈就消失无踪了,唯一的缺点应该是桂花香味淡了,但有汽儿的米酒带来的惊喜完全可以弥补这个缺点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是逛园林,夜游山塘街,还是吃饭,随身总会带一瓶冬酿酒,在苏州冬天微凉的空气里,喝完这些酒后,身体是暖暖的,真的有一种陶醉姑苏冬日里的微醺感,配上悠闲的生活节奏,感觉整个人的身心状态彻底变慢了。

临走前,我们又去元大昌排队扛了10公斤酒回北京,这个酒仿佛是有生命的,因为它真的每天都在发酵每天都在变化,因为要在两周里把这些酒全部喝完,所以我最近几乎是天天当作水来喝,喝到打的嗝儿都是桂花气泡酒味,见谁都开心。

等喝到酒壶见底,心里明白,这一年马上就要过去了,不过还好,在冬至一年最长最冷的黑夜里,只要保存那么一点点甜,日子就会好一点。

感谢 想瘦的阿俊 提供照片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大众点评

原标题:《让苏州大爷凌晨三点起床排队的冬酿酒,到底有多好喝?》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