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打破“隔行如隔山”的党员致富带头人 ——黄茆镇周眷村党员王号平

2021-12-20 19: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在黄茆镇周眷村活跃着一位种养能人,他就是现年51岁、性格平静如水的周眷村支部党员王号平。2005年5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种植葡萄、甘蔗、红心柚、茂谷柑、东方橘以及土鸡养殖等,奇迹般地在多个行业实现成功转型,打破了“隔行如隔山”的行业规律,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先后荣获来宾市劳动模范先进个人、武宣县科技种养能手等荣誉称号。

让专业技术人员折服的“土专家”

打铁还需自身硬,王号平凭个人的勤奋与韧劲,通过自学成为一名种植技术过硬的“土专家”。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广西科技报》、《科技书刊》、《农家之友》等杂志是他每年必订、随时阅读的“秘笈”,而且一订就是20多年,直到近年才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他从修枝剪芽、疏花疏果、大棚育苗、地膜覆盖等日积月累不断实践,种植技术也日臻成熟,摸清这些种植的“门道”,也使他具备随时根据市场行情变化而“跳槽”。2017年10月,南宁市某农业公司的技术员来参观他的红心柚种植基地。该技术人员指导说,果树树冠有多宽,须根基本上就长到哪,告诉他施肥就要注意在树冠垂直滴水下效果最好。但王号平说这个理论在他这里不成立,他告诉该技术人员他的果树须根早已长到树冠垂直滴水外与树高相当的地方。该技术员很惊讶,并开玩笑说如果王号平说的是对的,就免费帮他打工一年。面对这位学历高、且经常到各地指导的大公司技术专家,王号平淡定地让他拿起锄头在整个基地随意挖开树根验证,最终发现确实如王号平所说。王号平告诉他,这是自己多年摸索出来并长期运用的“强制出根技术”,以催根促催树相互促进,使果树快速成长。该技术员对王号平非常佩服!

王号平这位土专家还“土”在重视和深谙传统的农历二十四节气,因而对每年各季节、时节的天气特点了如指掌,这让他能及时做好应对,熟练判断果树大年小年和判断各年霜冻、旱涝等情况。2017年12月下旬,当村边的一张鱼塘还有部分残水时,他就迫不及待地请来勾机把鱼塘里肥沃的塘泥挖起来作果树基肥。一些村民劝他等到春节前塘水干完后再挖也不迟。王号平只是笑笑,并花了两天时间加紧把塘里的肥泥铲完。原来他判断2017年和2018年交春比较早,雨水也会来得早,这些塘泥可是很好的肥料,可改良土壤又富有微量元素供果树吸收,十分难得,这是不能等的。果然,在王号平勾完塘泥后不到五天,就连续下了一周的雨,那张塘又蓄了一尺多深的水。而提前预防果树霜冻、病虫害等对他来说更是“小儿科”。

“行行当状元”的致富带头人

俗话说“行行出状元”,而对于王号平来说,他则更是当了多行的状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行行当状元”的致富带头人。

1997年2月,王号平在外出务工期间,发现广东的水果种植业发展得非常好,深受当地市场欢迎,利润也非常高。经过两年留心观察,他于1999年2月毅然返乡创业,他承包了村里100多亩荒坡种植起了葡萄,且当时他就敏锐意识到坚持走优质、绿色、无公害的“高端”路线,因而他的水果稳定高产、抗逆性好、商品性好,受广西各地的商家欢迎。最高时年产值可达20万元,纯收入达10万多元。这让他很快成为镇、县葡萄种植行家,群众慕名参观和电话请教等络绎不绝。

2008年至2015年,他大胆承包了村里的150多亩山岭,发展起糖料蔗种植。经向县农业农村局和镇政府咨询,他主要种植伏农39和粤糖60甘蔗。由于他懂技术和会抓农时,加上勤劳、懂管理,他的甘蔗亩产达7吨、总产量1000多吨,产值达157.5万元。一个家庭在当年就能种植出1000多吨甘蔗,甚是让人惊讶。他还在参加黄茆镇举行的蔗王大赛中,多次获得“蔗王”称号。

2015年,王号平又有了惊人的举动,即全部淘汰葡萄和甘蔗种植,转而发展起之前接触过的茂谷柑、东方橘、红心蜜柚、黄金柚以及土鸡养殖!

原来,他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了解到了有养土鸡致富的信息,并经过多方考证和市场调研,他觉得养殖土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于是毅然放弃继续承包种植甘蔗,转而另外承包100亩土地种植茂谷柑、东方橘、红心蜜柚、黄金柚以及在果园里养殖土鸡,发展起了立体种养殖。土鸡养殖周期虽然较长,但王号平坚持每年养殖2批土鸡,每批1.5万只,每只成鸡市场价33元,一年下来就能获利15万元。他不急功近利,坚持养殖足够时间,确保土鸡的品质,使他出栏的成鸡广泛受到南宁、桂林、广东等市场青睐。他每出栏一批土鸡后,都要严格做好清理、消毒工作,时间间隔近两个月,再进另一批鸡苗进行养殖。

王号平提到,2015年种植的黄金柚果品长相不是很好。他透露了其中的“秘密”:他介绍说当时的黄金柚尚属全县首次种植,没有经验可循,2017年才首次结果,于是他便故意“放”这批黄金柚不管,让它们充分“暴露”出问题,于是便出现了果皮有黄斑、果瓤含水量不够等现象,他也发现这些原因都是在秋季后干旱造成的。这为他次年实施精准管理和改进果品提供了宝贵经验。如今,果园已通过相关部门的无公害产品认证和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项目的验收。

“今年,100多亩的茂谷柑、东方橘、红心蜜柚、黄金柚是第三年丰产期,预计收入200多万元。”王号平开心地说到。

甘做为村民传经送宝的党员先锋模范

王号平的致富事迹让他早已远近闻名,2005年他光荣入党后,始终不忘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和模范作用,更是积极帮助村民致富。他成立了甘蔗和水果合作社,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26户承包土地种植甘蔗或水果,每年均增收达3多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周眷村群众的经济收入。他积极响应镇党委的号召,面对前来参观和取经的农户,他总是悉心传授种植管理技术。许多群众在发展种植和养殖前,都直接或通过电话询问他,征求他的意见,请他出谋划策。他还经常主动无偿承担县农业农村局新品种水果引导、试种工作,帮助武宣县探索水果发展道路。在他的带动下,2017年至今,周眷村及周围村民很快兴起,在果园里养土鸡热,成为群众增收的另一个重要渠道。

甘于付出、无私奉献,却又勤于学习钻研,以实际行动带领群众致富,恰是王号平作为新时代武宣县农村党员最真实的写照。而且,现在的乡村振兴,需要像王号平这样的“土专家”注入强大的智慧、经验等支撑,才能使农业更强、农村更美、群众更富裕!

通讯员:王江

原标题:《打破“隔行如隔山”的党员致富带头人 ——黄茆镇周眷村党员王号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