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民日报评论:敢于啃硬骨头的执着劲儿,是赶走雾霾的法宝

曹树林/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
2017-01-06 18:29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高速公路封闭、地铁低速运行、航班延误取消……近日,京津冀地区再次遭遇“雾霾围城”。受不利天气形势影响,全国也有超过60%的被监测城市出现空气污染。持续的“跨年”雾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利影响,成为近日舆论热议的话题。

客观地说,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后,各级政府不断加大空气治理力度,全国PM2.5平均浓度也在逐年降低。但冬季雾霾频发,还是让人感到有些落差。据专家分析,主因还是污染排放大,不利气象条件也是重要的配合因素。无论是逃离“十面霾伏”,还是编段子、发照片调侃雾霾,公众对当前空气质量的焦虑和不满,也说明治霾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人努力,天帮忙”,曾让北京迎来“APEC蓝”。在天不帮忙时,人就要更加努力。近日,西部城市甘肃兰州的治霾经验,引来关注。2011年,笔者刚到兰州时,这里还是“十大污染城市”。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实施关停、搬迁、改造、管控;城市供暖进行“煤改气”全面改造,全市推广“无烟煤”,机动车平日实施尾号限行,冬至前后及大气污染红色预警时实行单双号限行……在兰州当记者这几年,笔者见证了兰州与雾霾的斗争过程。2015年底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兰州因为治污得力获得“今日变革进步奖”。2016年我离开时,兰州已稳定退出“十大污染城市”序列,每年空气优良天数接近300天。

虽然“兰州蓝”还只是“浅蓝”,要继续蓝下去仍然任重道远,但回顾其治霾史,也说明一个问题:在驱散雾霾中,人的努力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没有与雾霾“死磕到底”的精神,很难让蓝天白云常驻。不过,事非亲历不知难。优良的环境、洁净的空气是“刚需”,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也是“刚需”,两者能否得兼、如何得兼?由此不难理解,被当地居民称道的“兰州蓝”背后,为什么还会有鲜为人知的“兰州难”。

很多问题,在不少地方看来,似乎难有两全之策。比如,污染企业停工,工人饭碗谁来保障?GDP下降,靠什么带动发展?紧随重拳治污而来的基础建设减速、就业岗位减少,让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不得不面对的迫切任务;暖气够不够热,私家车能不能限,也都必然会引发广泛争议……不可否认,这些由治霾衍生而来的问题,的确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纠结与胶着。但一个基本的共识是,治霾这一关我们早晚得过,而且是必须打赢的攻坚战。

治理雾霾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系统工程,不能只看到眼前、只会算小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对于生态保护,“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除了在末端治理上使劲,减少污染还需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迭代更新上下更大功夫。这绝非一朝一夕的努力可以达成,而是需要年年岁岁的持续发力。只有将雾霾问题,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中考量,放在人民健康权、发展权的大方向中理解,才有可能找到破解这道“综合题”的线索。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诚然,每个城市的地理情况、气候条件、经济结构均不相同,雾霾的治理路径也不可能照搬同一模式,但真抓实干、敢于啃硬骨头的执着劲儿,却是赶走雾霾的必备“法宝”。不让“雾霾围城”愈演愈烈,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落地有声的真招实策。(本文原题为《【锐评】驱散雾霾:天不帮忙,人就要更努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