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真正会说话的人,都懂得这个技巧

2021-12-23 12: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团长和他的主创团 黄启团 收录于话题 ##沟通 1个内容

 

作者:黄启团

来源:nlpteam

如果你问一位男士“你最近还赌博吗”,他会怎么回答?“没有”“我从来不赌博”“我不会赌博”……不管他怎么回答,旁人都会认为他有赌博的嫌疑。

为什么会这样?奥妙在这句问话中。问话人首先有一个假设——他是一个赌博的人。这种隐藏的假设就像如来佛的手掌心,不管孙悟空有多大的本事,都无法跳出来。

这就是假设的魅力,只有A才会有B,那么A就是B的必要条件。如果B成立了,也就是说A是必然成立的,A就是语言中的假设。这个假设应用巧妙的话,能发挥强大的能量。

在同一个路口有两家卖米粉的早餐店,两家的味道都很好,可左边的张大婶总是不如右边的李大婶挣钱多,原因何在?张大婶每次在客人下单后,都会追问一句:“加鸡蛋吗?”有人说加,有人说不加。

而李大婶呢,每次客人下单后,会追问一句:“你是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有人会说一个鸡蛋,有的会说两个,很少有客人说“我不要鸡蛋”,那样他们会觉得不好意思,好像自己很寒酸似的。

一天下来,她的收入自然比张大婶高了不少。

李大婶比张大婶多做了一件事,就是假设客人都要鸡蛋。同理,在交往中,我们做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假设,让对方产生不好意思心理,往往能顺利说服对方。

曾连续12年荣登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世界销售第一宝座的美国人乔·吉拉德,对此深有体会,他在推销时,绝不会问客户“你想买车吗”,而是问“你想要双门还是四门轿车”“你要红色还是蓝色汽车”。

假设为什么能改变别人?因为人是逻辑动物,当我们给对方一个他容易接受的假设,他就很容易接受后面的推理内容,并按照我们的逻辑办事。

下班回家,你看到孩子,立马问:“作业做完没?”孩子脸上刚刚扬起的微笑立刻僵化了,为什么?因为这个问题背后有一个假设——孩子是一个不自觉的人。

孩子做完作业了,会觉得受到了你的质疑,很委屈;孩子没做完作业,会觉得反正爸爸妈妈都觉得我是这样的人,干脆破罐子破摔。无论哪种情况,你和孩子的关系肯定很难融洽。

换一种问法,你对孩子说:“今天几点完成的作业?”这个问题背后的假设是——孩子自动自发地完成了作业,每天都在进步。孩子做完作业了,他会很有成就感地告诉你答案;没做完,他会暗下决心“下次一定早点完成”。

通过这个假设,你给孩子的心里植入了一个“不断变好”的种子。

同样道理,老板问下属:“小张,最近遇到什么问题没有?”这个问题有一个假设——小张是个容易出问题的人,小张听后得到的是一种否定的感受。换一种说法,老板问:“小张,最近出了什么好创意?”这种问话假设小张是个不断完善的人,他感受到肯定,会积极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假设的魅力是无穷的,它能改变你身边的人,还能打破隔阂,迅速拉近你和陌生人的关系。

搬家了,你想认识一下新邻居,最好的方法不是送礼物给邻居,而是请邻居帮忙。你敲敲邻居的门,礼貌地说:“我是刚搬进来的,酱油还没来得及买,能不能借点酱油,中午炒个菜?”

当你向他借酱油的时候,假设什么?他是一个好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他会感到你的信任,自然也会把你视为自己人,会喜欢你,积极地帮助你。

假设这个技巧是一把双刃剑。好的假设会让你赢得友谊、赢得生意,拉近与人的关系;坏的假设刚好相反,它会破坏关系,让你失去朋友和亲人,甚至会把身边的人推向深渊。

请留意你语言中的假设,它会无形中影响聆听者的行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