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德峰:你们不是在等待我,是在等待哲学。

2021-12-24 18: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人类因为追求真理而努力成就的各类学问中,唯有哲学始终戴着神秘的面纱,似是雾里看花,又让人欲罢不能。她始于惊奇,成于追问,看似千百年如一,又似乎日新月异。

她并不自诩真理在握,只等着人们的朝拜,而是虚怀若谷地迎接着更进一步的探索。她意味着新境域的不断打开,她是通向智慧道路的不停息的开拓者。

当能理解她在更迭中的变与不变,就能体会她究竟是什么。而哲学的智慧对现代人而言,显然也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这些年,如若提及哲学和思想领域,一定绕不开 “王德峰”这个名字。今年10月,素有“哲学王子”之誉的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德峰正式退休了。

在复旦大学的讲台上,他教授了70后、80后、90后和00后四代学生。王德峰习惯在袅袅烟雾中投入讲课,在复旦园里,他绝对是一个神奇又厚重的存在。

在今天的时代状况里,哲学的孤独很是自然,但王德峰并没有感受到。除了哲学专业的学生,还有很多非哲学专业的同学也非常喜欢去上他的哲学课。因为前来“蹭”听的学生太多,他的课堂不得不从50人的小教室换成了百来人的大教室,最后不得不换成了能坐200多人的阶梯教室。当他走进课堂,迎向满室学生充满期待的眼光,脱口而出的是这样的开场白。

你们不是在等待我,是在等待哲学。”

——掌声雷动。

有这么多对人类的思想事业抱有热情与崇敬之心的年轻人成了这门课程的知音和充满活力的对话者,这令王德峰感到欣慰。

如王德峰所言:“哲学的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因为它往往打破我们对事物通常的理解和框架。”但是对很多人而言,想要习得哲学并非易事,既很难完全理解晦涩的哲学原著,又苦于难以找到一位既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又能深入浅出讲授的老师,来答疑解惑。

或许,我们可以从王德峰这本《哲学导论》出发。

王德峰为本科生开设“哲学导论”课程始于1996年,二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及受学生欢迎程度足以说明这门哲学入门课程的分量。《哲学导论》一书便生发于此一课程的讲稿。

王德峰在后记中如此言说:“这本书严格说来不是‘教材’,而是路标,标示了我与年轻学子之间为守护思想的事业及其尊严而展开的对话历程,其中的痛苦和欢愉,是凡听过我讲课的本科学生都曾体验过的。我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铭记着这段经历。”

“哲学不是心灵鸡汤,哲学是刚需。”教授会退休,但思想不会,学术恒在。

哲学何为?

在人类追求真理的努力所成就的分门别类的学问中,哲学总是戴着神秘的面纱。若有人问道:你学的专业是什么?答曰:哲学。于是,常有一个让你难堪的问题紧随其后:什么是“哲学”?尽管你可能已把多年的精力奉献于哲学,这问题却仍使你困惑。

不要以为,你是因为迄今为止还未成为“哲学家”,才答不了这个问题,你的苦恼其实也是不少卓有成就的大哲学家同样具有的。他们在长期的哲学探讨中时时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

哲学的真正使命究竟是什么?她究竟能否引导我们达到确凿无疑的真理?现代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其毕生努力归根到底围绕着他向自己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没有这种扰人心绪的困惑,他确信自己学科的真实价值,他知道他若发现一条定律,其意义便是无可争辩的。

但哲学家却是这么一个人:他必须经常保持着对自己的思想和信念的批判态度,对他说来,一切未被证明的信念都必然表明着他的内在的自我确信的缺失。

然而,正是在哲学家的自我怀疑中,我们看到哲学因其最深刻的诚挚而拥有的高贵。哲学家在他有可能向众人解释何谓哲学之前,已经无数次地拿这个问题拷问了自己。

因此,下述两种对于哲学的正相反对的极端看法都是不正确的。

一种看法认为,哲学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居于君主地位,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最高真理的揭示者,是“科学之王”。

另一种看法则以为,哲学是不着边际的玄想,是脱离实际的抽象思辨,是“不能烤面包”的高谈阔论,是学问和修养的表面装饰。

这两种看法都是对哲学的误解。哲学从不放弃对真理的严肃追求,但始终对每一次追求所得抱着严格的批判态度。她并不自诩真理在握,只等着人们的朝拜,而是虚怀若谷地迎接着更进一步的探索。她意味着新境域的不断打开,她是通向智慧道路的不停息的开拓者

值得庆幸的是,上述两种对哲学的误解在当今年轻一代的学子中正愈见其稀。他们对哲学正开始形成真诚的渴望。他们或许并不以哲学为专业,他们研究历史、语言等人文科学,或者研究诸如经济学、政治学这样的社会科学,或研究数学、自然科学,但对哲学却产生了相当浓厚的兴趣,表现出了关注和热情。

我们目前还无法准确地估量这种现象的全部意义和前景,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哲学以她对人类文明精神之根的追问和对人的真实价值的探求,正代表了当代人内心最深刻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惟在年轻而纯真的心灵中才最易生长出来

但哲学并非直接就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哲学是人类非常独特的思想努力,她是学问,却又不像其他学问那样有现成的、公认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她展示思想迄今为止曾经达到的境界,但这些境界又同时要求着进一步的思想探险;她既无坚实可靠的地基可供我们在上面构筑真理的高楼大厦,也没有某种事先已被确知的目的地在前面引领我们。她展示通达智慧的可能性,因此而令我们向往,但又从不允诺我们一定能够达到智慧。她只是不断地召唤我们进入她的王国,然后向我们指示什么是真正的挑战和风险,要求我们自己去承当。

如果我们只是向往确实无疑的知识,以便在其中获得理智上的愉悦,或者我们向往那些有稳妥可靠的路径可循的研究领域,那么我们可以选择某些具有这种性质的具体学科,在其中奉献和安顿我们的智力兴趣。

不过,在这些具体的学科中,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约束我们过分的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脾气,倘若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在逐渐熟识某种学问的同时又受到哲学的诱惑:竟然试图追问正被研习的学问之基本前提的可靠性和最终根据问题。

如果你不慎踏入了哲学的领地,你心智中固有的“形而上的倾向”会驱使你去领略一个你从未见过的新天地——那里,时而风和日丽,时而乌云翻滚;时而宁静深远,时而硝烟弥漫。这一切都将测试你的思想勇气和精神趣味。

当然,对于哲学,你可以保持一个随意涉猎者的身份,例如可以兴之所至地翻阅某些哲学大师的原著,浏览一番,收获自然也会不少,但在此种情况下,你对大师的思想真能领会的恐怕只是十之二三而已。若能满足于此,倒也罢了,只怕你还想进一步求得哲学上较为系统全面的修养,这时,你就会去读一些哲学史方面的著述。

一旦进入哲学史,你就进入了一个哲学学说史的知识领域,你须依着时间的顺序逐一了解历史上前后相继的一系列哲学学说和学派,它们的时代背景、思想缘起、代表人物、主要著述、学说体系、基本概念、范畴和命题,它们之间的前后继承和批判关系等等。

一部哲学史读下来,你的头脑中装填了许许多多的史料以及关于各种学说的丰富“知识”,但对于其中每一种学说本身,你却只有一些皮相之知而未曾入其堂奥。或许你会有一种意外的收获,即从哲学史的作者那里学得了一种无往不胜的“理论批判”能力:原来,每一种哲学学说都有其偏颇和漏洞,只要凭借清醒的理智和巧妙的论辩,就足以给它以决定性的驳斥。

于是,你的最高的哲学修养便成了“准确的哲学史知识”加上“精巧的论辩力”。但这种所谓“修养”,恰好缺失了哲学修养之本义——了悟人类问题之根柢及与之相应的思想境界之提升。

这显然是一种失败的哲学学习,在高校哲学专业的学生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多年来的高校哲学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感救治此弊的必要性,因此,为哲学专业的学生写一部“哲学导论”的任务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但这却是一项会使任何一个哲学研究者都感到艰难的任务。如果认为可以像写一部“力学导论”或“化学导论”那样为哲学写一部导论,那是一种荒唐的想法。哲学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拥有一整套被公认的统一的基础理论,以及一种帮助形成“科学共同体”的统一的理论规范和研究方法。

哲学作为无设定前提地去探索真理的事业,在其存在条件本身中即包含思想的自由和永无止境的怀疑、批判精神。哲学在其历史中从未真正出现过“大一统”的局面,哲学是在互相竞争的诸学派中存在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必定如此

这样说来,写出一部真正合适的“哲学导论”,就是不可能的了?严格说来,确实如此,因为没有超越各家各派的“一般哲学”。然而,对于“导论”的需要又一直存在着,尤其是在教学上需要有一门哲学的入门课程。这就让哲学的“教书匠”们颇感尴尬。本书作者正是这样一个教书匠,知难以为之而又欲勉强为之。

既欲勉强为之,就应探索一种比较合适的写法。

国内学界对哲学“导论”或“概论”写作的探索工作,在好几年前即有学者在进行了,其中有些已发表了他们的作品。应该说这些作品都各具特色和长处,不可以优劣论之。这种情况本身又一次表明了哲学学科的独特性。因此,本书作者认为,最好的态度应是把“哲学导论”的写作也看作是哲学研究范围内的一种努力。在这种努力中会有不同“哲学观”的竞争,这自然也体现了哲学的本来精神。

作为诸种“导论”探索中的一种,本书采取了如下的写作思路。

《哲学导论》 写作思路

1.作者认为,使哲学与人类其他的精神活动领域区分开来的,乃是“哲学性的问题”本身,因此,“导论”写作的主导线索,就是使哲学的几大问题域依其内在关联而顺次展开。这几大问题域分别是:本体论、形而上学、认识论、先验哲学和历史哲学。对这几大问题域的介绍和讨论,构成本书的主干部分。

2.本书对哲学的介绍既然围绕哲学的问题域而进行,它的叙述自然是尽可能充分地向读者提示哲学问题的缘起、性质、意义、求解的动力与途径,以及这些问题与人类生活体系的关系。因此,这本“导论”不注重关于哲学之知识的面面俱到的一般介绍。关于哲学学科的较全面的一般知识,人们可以到“哲学百科全书”这类著作中去寻求。

3.本书的目标虽然是仅仅说明哲学问题本身,但同时也意识到哲学问题的奇异特征,即我们无法抛开一切观点、视角而让哲学问题自身赤裸裸地显露出来。哲学问题是由一定的哲学思考角度或方式所造成的。

哲学思想的历史告诉我们,若不进入某一种思想境域,那么,一方面,由我们素朴的心智所自发地形成的世界观问题不会转变为真正的哲学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不会发现与一定的思考方式内在相联的哲学问题,或者,即使知道了它们,我们也不能理解它们的真正意义。

所以,尽管我们的叙述仅仅是要摆出、阐释和辨析一系列哲学问题,但在这样做时,不免同时也输入了有关这些问题的一定的哲学思想。要把问题与思想区分开来,是不可能的,也因此,在问题阐明中排除哲学思想史上的材料是不可能的。读者若能注意到这一点,就不会误把本书当作一部哲学简史。

4.本书正因其不注重对哲学知识的一般介绍,所以才得以把精力集中于哲学问题及其引致的各种基本思考上。这种注意力的集中导致了对问题本身的深入的讨论,甚至在明知读者的某些准备性的知识背景可能不足的情况下,仍尽可能地坚持深入。这种执拗,是决心不放弃哲学思辨的水准,不打算将哲学学说简化为通俗的观点。这看来是很不体恤正在入门的读者的,但是,恰如严羽在谈论学诗时所说的那样,“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

导论哲学,不同一般,原是言境界之事,非关“哲学知识”的“稳妥概括”。明白无误的各种哲学“定论”,在以往许多哲学原理教本中自可见到,表面上非常好懂,却有误导之虞,读者常会将这些简明的“哲学原理”同化到自己原有的常识框架中去,以为如此便是真懂了它们,却丝毫未曾见到它们原本有着开蒙启智和思想革命之伟力,于是对哲学终于浅尝辄止,以为不过如此而已。至于言境界,即是从“识”入手,这是入哲学之门的正路。

愿本书的读者一方面不畏艰难,一方面也宽容作者的笨拙,视本书为引玉之砖,常将哲学问题及其相关的思想境域酝酿胸中,同时阅读哲学史方面的好作品以及那些千古不朽的大师的原著,久而久之,必有自己的真切解悟。其实,在这一点上,作者的处境也正与读者相类似,在作者一方面,也依然是学有未至,只是借此“导论”邀请读者在哲学的入门之路上相伴而行罢了。

5.本书虽说对问题的讨论求其在思想境域上的深入,但并非在细节上都是详尽的,有许多学术上的要点满足于“点到为止”。这样做,虽说是缘于作者自身学养的局限性,但同时也有不妨碍读者自己去进一步探讨的好处。此外,对于愿意采用本书讲授路数的教学者来说,这本很“概要的”作品也为他们提供了发挥自己学术成果与心得的宽广舞台。

作者相信,一部若算得上不辱使命的“哲学导论”,至少应当能够让读者开始真正地思考,而不是使他们停止思考。因此,本书中凡为了阐明问题而不得不叙述出来的哲学观点,均无要强加给读者的意思。

对于“哲学导论”,可以有的最高期待,无非是希望它能激发起读者自己对真理的主动探求,使读者初步领会人类思想事业的引人入胜与高尚价值,同时为他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学理上的必要准备。本书若能在这一点上差强人意,便是作者最大的欣慰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