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千万别宣传紫金陈获“第四届茅盾新人奖”!网文作家究竟多厉害?

2021-12-27 19: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收录于话题#网络文学 1 个 #文化研究 9 个

大家周末好呀!前两天小北发现微博上有个很有趣的热搜——

#不要宣传紫金陈得了第四届茅盾新人奖#。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12月20日,第四届茅盾新人奖获奖名单公示,分为传统文学组和网络文学组,其中,紫金陈获得了“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

对于这一大好消息,紫金陈傲娇地表示:

你们低调点,可千万别替我宣传!

网友纷纷表示:紫金陈是谁?你们认识吗??

这两年,悬疑推理作家紫金陈的小说《无证之罪》《坏小孩》和《长夜难明》陆续被改编成《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三部电视剧。

上映后接连收获高关注度和好口碑,可以说是扛起了犯罪推理剧的半壁江山。

不过相比起“中国版东野圭吾”这样八竿子打不着的名号,紫金陈更被人认知的形象或许是一个喜剧人。

记得当时豆瓣网友都在批评他文笔不好。

“眼泪就如兰州拉面般滚下来”“保安伸出大手,像张印度飞饼一样拦在了他的面前”这样槽点满满的比喻句,在豆瓣上屡遭嘲笑。

紫金陈深受委屈,在一次回复网友时透露:已经卸载了豆瓣▼

今年六月份,紫金陈又登上《1818黄金眼》维权,称自己腰肌劳损,在一家中医馆注射了针剂后,越来越痛,最后腰都直不起来。

作为一名浙大工科生,他认为针剂的原理让自己的科学常识受到了侮辱▼

网友纷纷催稿:下一本书的写作素材有了啊!

除了浙大工科学霸,紫金陈偶尔还会凡尔赛地晒出自己的“股神”身份,有一次发微博展示了自己一支年化收益率近80%的股票……

网友调侃:那下一部作品是不是只好等到熊市的时候了?

网络大神的真实身份,一直是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前不久网上流传一张图,跟紫金陈比起来,其他大神的经历和技能点也丝毫不逊色……▼

不管图中内容的真假,在人们的惯常认知中,优秀的网络文学作者更像是“在野高人”。

他们不似严肃文学作家们整天埋头书斋,从早到晚创作,而是从自己的人生经验、独特的职业经历中获得灵感和素材,将喜好转化为创作动力。

总体而言,跟传统创作者深刻的文学性表达相比,他们的故事更接地气、更类型化,也更通俗好读。

通过“网络”这一媒介传播,他们可以直接迅速地获得喜欢或吐槽的反馈。

反过来,能不能让更多人喜欢、上瘾、“不睡觉也要看完”;传播度够不够广泛,成为判断作品好不好的重要标准之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开头说的“茅盾文学新人奖”已经连续三年评出了“网络文学奖”。

“茅盾文学新人奖”由中华文学基金会、桐乡市(茅盾先生的家乡)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可以说是“国内影响力最大的传统文学奖首次设立针对网络文学的奖项”。

除了紫金陈,大家所熟知的唐家三少、爱潜水的乌贼(《诡秘之主》作者)、蝴蝶蓝(《全职高手》作者)、南派三叔、匪我思存都曾获此荣誉。

其实,大概五六年前,文坛有过争议,到底该不该给网络文学以主流认可?如果要对其进行评价,该采用什么样的标准?一时众说纷纭。

但现在情况显然发生了变化。

相比于“主流文坛的认可”,对于网络文学来说,商业价值似乎是更重要的认可。

如果一部网络作品拥有众多粉丝,大概率会成为“大IP”,随之而来的是卖版权、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画广播剧……妥妥地位于文化产业和泛娱乐化产业链条的上游。

就像近年的霸屏剧,从《甄嬛传》到《庆余年》,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香蜜沉沉烬如霜》,基本都是由热门网络小说改编而成。

不仅是中国,网络小说在全球文化产业链中的重要性都越来越突显。

这个月17号,传出了“国外最大亚洲玄幻小说平台wuxiaworld被韩国kakao公司收购”的消息▼

在韩国文化输出的战略中,网文因其极强的传播能力和高度的粉丝黏性,显然被放在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位置上。

在这个网络文学已铺天盖地占据了我们娱乐生活的时代,讨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什么样的网络文学会成为经典,其实也是在反思我们自己的审美习惯、娱乐方式和精神养料的变迁。

网络时代,大众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包裹着甜腻糖衣的、极具诱惑力的网文及衍生作品,究竟是文化快餐,还是能筛出长久流传的经典碎片?

邵燕君老师在《网络文学经典解读》中的分析,能给我们新的启迪。

01

网络文学也能像传统文学那样拥有自己的文学经典吗?

对于很多至今仍将网络文学视为垃圾的研究者来说,这一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过于抬举网络文学了。

如果从媒介革命的视野出发,这根本是一个伪问题——中国网络文学的爆发并不仅仅是被压抑多年的通俗文学的“补课式反弹”,而同时是一场伴随媒介革命的文学革命。

在不久的将来应该不再存在“网络文学”的概念,相反,“纸质文学”的概念会越来越多地被使用。

因为作为“主导媒介”,网络将是所有文学、文艺形式的平台,“纸质文学”除了一小部分作为“博物馆艺术”传承以外,都要实现“网络移民”。

目前经常被等同于“网络文学”的“网络类型文学”应该只是网络文学的一种形态,虽然可能是最大众的主流的文学形态。

在它之外,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非主流”文学、小众“文学”,其形态也很可能是“纸质文学”中未曾出现的,如“直播帖”“微小说”等。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网络文学也可以像传统文学一样拥有自己的经典吗”,而是“经典性”在网络时代是否依然存在。

至少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笔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

不过,对网络文学“经典性”的考察不能参照“纸质文学”的标准(不管是传统经典还是通俗经典)。

而要以媒介变革的思维方式,参照“经典性”这一古老的文学精灵曾经在“口头文学”“简帛文学”“纸质文学”等不同媒介文学中“穿越”的方式,考察其如何在“网络文学”中“重生”。

02

在“网络性”的意义上讨论“网络文学”的“经典性”,首先要确立的一个前提是,把“经典性”与那种一以贯之、亘古不变的“永恒价值”脱钩。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明确反对以《西方正典》作者哈罗德·布鲁姆为代表的那种带有文化保守倾向的审美精英主义的观点。

如特里·伊格尔顿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一书中所言:

“文学”就像“杂草”一样,不是一个本体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个功能意义上的概念。

如果说“杂草”是园丁需要拔除的一切东西,“文学”可以相反,是被人们赋予高价值的写作。

这就意味着“文学”不再是一个稳定的实体,拥有永恒不变的“客观性”。

什么样的写作可以算作“文学”?什么是“好文学”?都是一时一地的人们价值判断的结果。

价值判断与判断者“自己的关切”密切相连,本身必然是不稳定的,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又不是随心所欲的:

它们根植于更深层的种种信念结构之中,而这些结构就像帝国大厦一样不可撼动。

〔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个隐藏着的价值观念结构,就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在这个意义上,“永恒的经典”的说法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妄见”,“所谓的‘文学经典’以及‘民族文学’的无可怀疑的‘伟大传统’,却不得不被认为是一个由特定人群出于特定理由而在某一时代形成的一种建构(construct)”。

只要历史发生足够深刻的变化,未来很可能出现一个社会,人们不再理解莎士比亚,也不需要读懂他,因为以那个社会的情感和思维方式,人们不再能从莎士比亚那里获得任何东西。

虽然很多人会认为这种社会状况将是一种可悲的贫乏,但未必不可能是进化的结果,“不考虑这种可能是武断的,因为这种社会状况可以产生于普遍全面的人的丰富”。

网络时代发生的一个最深刻的社会变化就是,网络的媒介特性为瓦解精英中心统治提供了技术可能。“超文本”与和ACG文化的共通性,打破了创作的封闭状态和“作家神话”,甚至“个人作者”也不被认为是必需的。

由此,“天才的原创性”“绝对个人风格”等信条也就烟消云散了。

“粉丝经济”决定网络文学只能以受众为中心,判断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好文学”的,不再是某个权威机构代表的“特定人群”,而是大众读者自身。

03

在印刷时代虽然大众通俗文学也相当发达,但一直存在着“精英文学”和“通俗文学”两个系统。

“通俗文学”无论拥有多庞大的读者群也是“不入流”的,而“精英文学”无论多小众,也握有“文化领导权”。“精英文学”必然是高雅的、难懂的,大众要么敬而远之,要么以谦卑的态度学习。

中国自五四“新文学”建立以来,通俗文学一直处于被压抑状态。

但1990年代“市场化”转型以后,通俗文学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超越雅俗”逐渐成为学术界的主导倾向。

到20世纪末网络文学兴起的时候,金庸的经典化地位已基本确立——这或许可以象征着印刷时代末期雅俗合流的大势所趋。

网络革命不但打破了精英文学—大众文学之间的等级秩序,而且根本取消了这个二元结构。

在“网络性”的主导下,未来的网络文学将不再分“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只有“主流文学”和“非主流文学”、“大众文学”和“小众文学”。那些针对各种特定人群、特定趣味的“非主流文学”“小众文学”。

有的可能更高雅,也有的可能更低俗;有的可能更先锋,也有的可能更保守。它们将形成一个“亚文化”空间,与“主流文化”之间保持既对抗又互动的张力关系。

原标题:《千万别宣传紫金陈获“第四届茅盾新人奖”!网文作家究竟多厉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