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国促会为湘西乡村振兴再“补一点”

2021-12-26 21: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隔山隔水不隔情,补点连着北京城”,在连续六年到湖南湘西州吉首市矮寨镇补点村进行精准扶贫工作后,12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理事长杨春光再次带队深入补点村,对扶贫成果及乡村振兴工作进行研析;为村民办实事,捐赠了总价值60余万元的医疗救治设备、抗疫物资。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书记虢正贵、州政协主席李平等陪同下,国促会理事长杨春光走进补点村民家里,看望了常年卧病在床的村民石大利,送去慰问金。

国促会理事长杨春光再赴湖南考察调研

补点村地处湖南湘西州吉首市西郊,苗族元素保存完好,民风淳朴。补点村曾经是湖南省定的84个贫困村之一。交通不便,从村里到乡政府驻地直线不过二三公里、距吉首市区不过十多公里,却要翻过几座大山。肩挑背负赶场的村民,往返需要一整天。村民们靠天吃饭,一年到头就指望河边的几亩稻田。穿村而过的恰比河“一年一小灾、三年一大灾”,水患让村民的生活贫上加贫。“补点补点,每年都要靠政府补一点”,时任补点村干部20多年的施正夫,每次去乡里开会,总会遭到这样地调侃。

2016年,在湖南省政协牵线搭桥下,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将补点村确定为扶贫联系点。国促会先后筹集一千万元扶贫款,一部分用于补点村基础设施和公共场所建设,修建了防洪堤、富民桥、心连心广场和休闲坪;一部分用于扶持村民们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国促会理事长杨春光再赴湖南考察调研

众手浇开幸福花,如今的补点村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苗族山村。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清澈的恰比河穿村而过,成为村民的“致富河”;高入云端的如黛青山,成为村民种养殖特色农产品的“金山银山”;古井、古树、古寨、古石板路点缀村落间......

黄金茶、金秋梨、白云贡米、原生态土蜂蜜等成为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原生态民宿、苗族传统文化演示、特色农事活动体验、亲子亲水、旅游公路等项目进一步发展完善,补点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补点村村民人均收入由800余元增长到8600元,2021年村民人均收入将达一万余元。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已全部脱贫,逐步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补点村也成了湘西州的脱贫精品样板工程村,是中国第四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先后荣获全国双服务先进单位、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文明村镇。

国促会理事长杨春光再赴湖南考察调研

捐赠仪式后,国促会理事长杨春光、国促会健康惠民工程工作委员会会长杜芸等,与村民们围桌而坐,聊家常、话发展,就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文旅、特色农产品网销等话题深入交流,分享其他地区成功经验,为补点村乡村振兴出“金点子”。虽是隆冬季节,满室春意浓浓。杨春光表示,先后9次来补点村,与补点村的父老乡亲结下了深情厚谊。村民们把我当亲人,补点村也是我的家。国促会将为补点村的乡村振兴工作“补一点”,力所能及的提供支持。致富路上再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

补点村座谈结束,杨春光理事长一行又与湘西州吉首市市委书记李诗兴等,冒着刺骨寒风,翻山越岭赶到吉首市己略乡夯坨村,实地调研了夯坨村乡村振兴工作。(图文 王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