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为群众办实事】借出的钱要不回?看法院如何帮你快速执结!

2021-12-28 14: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结束友情的方式有很多种

最彻底的一种是借钱不还

朋友开口借钱

不借,容易伤感情

借,有“伤钱”的风险

一旦借款人翻脸不认账

债主要么自认倒霉,接受损失

要么坚持催讨,双方反目成仇

借钱不还,无论何种结局

都注定是场“悲剧”

借钱时是好朋友,还钱却玩“躲猫猫”

席某与杨某系朋友关系,2019年杨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向席某借款3万元,并为其出具借据,两人约定还款期限。眼见已经过了还款日期,杨某却迟迟不提还钱一事,席某多次明里暗里进行催要,从杨某答应的“好的”“马上还”“你放心”,到后来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搞起了失踪。见索要无果,席某无奈之下将杨某告上法院。

经荣成法院组织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本以为杨某按期还款,双方矛盾纠纷到此结束,能够重新修补友谊的小船,但不料杨某仍未按调解协议还款,席某遂向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干警刘兵收到此案后,立即向被执行人杨某送达法律文书并对其名下银行存款、车辆进行了查控,将杨某传唤到庭进行详细调查。

经执行干警摆事实、讲法律、明道理,杨某承诺会履行还款义务,但手头没有那么多钱,希望能够分期还款。在征得席某同意后,杨某在执行干警的见证下写下分期付款的保证书:于两日内偿还席某款项1万元,此后每月还款3000元,直至还清欠款和利息。本以为事情就此顺利解决,但在偿还1.5万元后,杨某又又又一次失约。

微信查账漏端倪,高压之下筹钱还款

尽管执行干警多次致电杨某,杨某每次的答复也都诚意满满,但其在行动上却一直在玩“拖延战”,迟迟不还款。故此,执行干警一边继续做杨某的工作,一边持续加大对杨某名下财产线索的查找力度,在传统的排查银行流水等方式查询不到线索时,执行干警又将眼光瞄准了移动支付方式—微信支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查控杨某财付通账号时,发现杨某在停止还款后微信支付上另有2万元的支出,其金额足以证明杨某具备还款能力,但却在规避执行!这下,证据完备,执行干警再一次传唤杨某。

面对执行干警的询问及眼前的微信账单,杨某立马慌了,趁热打铁,执行思路也由最开始的文明和解转为高压态势,“杨某,如果你继续拖延还款,不履行法院的生效文书,后续等待你的不仅仅是信用惩戒,有条件还款却拒不履行这一行为涉嫌构成拒执罪,之后面临的可就是刑事处罚了” 。

在高压态势下,杨某迫于执行压力,表示马上联系亲朋借款,几个小时后,杨某一次性将拖欠的1.5万元款项及利息打入法院账户,该案得以执结。

近日,申请执行人席某来到荣成法院,亲手将印有“执法公正 心系百姓 严格执法 热情服务”的锦旗送到了执行干警刘兵手中,并说道∶“感谢荣成法院和执行干警的帮助,尽心尽责的执行,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公平正义,为执行工作点赞” 。

温馨提示:

赚钱不易

谨慎借款

借钱不还?

朋友?不,是被告!

请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权益

合法、有效、及时讨回债务

你学会了吗?

原标题:《【我为群众办实事】借出的钱要不回?看法院如何帮你快速执结!》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