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书评︱书店巡按:“一代文宗”是如何炼成的

董熙良
2017-01-21 16:30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书评 >
字号

鲁迅曾说:“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朱东润的遗著《元好问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1月),现经陈尚君重新整理,才勉强保留住未定稿的原貌,实在算不上完全的书;传主元好问在汴京城破以后,迫于情势,替叛降蒙古的崔立起草功德碑,也并非我们印象中完全的人。但在诸多的不尽人意里边,值得珍重的恰恰是这样一种严正的温情——“以今人衡量古人,不必为好问讳,正亦不足为好问累”。在朱东润眼里,元好问纵然存在瑕疵,却是一个有着真实血肉的人:他以冠绝一代的诗才去当内乡县的县令,是因为“带着一个官衔,在乡可以免去征租吏的敲扑,在官可以免去芝麻官的需索”;他不惜亏损气节,去给蒙古宰相耶律楚材上书投诚,只为了自己和一众士夫能在汴京破后谋个安稳。身处兵荒马乱的时代,面临道义和生存的两难,元好问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可言,浑噩是沉溺的,清醒是不堪的,别无长技的他,只好和泪忍声吞,把一腔郁闷尽数打入诗词中。正所谓“赋到沧桑句便工”,透过朱东润的梳理与叙述,我们能够更细致地了解“一代文宗”是如何炼成的。

如果啃不动学院派的传记,不妨尝试普及向的《元好问词评析》(姚奠中主编,商务印书馆,2016年10月)。该书由山西大学中文系教授姚奠中、李正民把关,略去了元好问用于应酬敷衍的篇什,精选出可堪吟赏的佳作共计二百零五首,逐一注释、简析。即便不是专业研究者的水准,读来也不甚费力。编年部分尤其耐看,像是在追连续剧一样寻绎主人公幽僻的心境,随着元好问阅历的增长,笔力老练、想象奇绝成了他最典型的风格,而且就词的格局而言,并不限于自我疼惜的小伤感,还包含了对时事、旧友的顾念。我特别喜欢作于戊戌年(1238)的《水龙吟》“旧家八月池台”,相信每位有兴致的读者也都能找到自己最爱的那首,感受文学那股历久弥新的力量。

“学随术转”是中国特色,“独立之精神”是书生的操守,回首往昔,政治与知识纠缠、骂杀同捧杀对立,葛兆光在《余音:学术史随笔选1992-2015》(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里,集中展现了他身为人文学者的思考与担当。廓清思想史、精神史的边界,以学术研究的价值为依据,公正地还原晚清民国以降的学术史,成了他所关切的核心话题。但该书无意于勾勒时局刺激下宏大的学术转型,而是以随笔的形式纪念十六位逝去的学人,举重若轻地描绘出一条断续的血脉传统,在在提醒我们真理与自由的可贵。沈曾植这颗“预流”的遗珠、“国学大师”那顶狭隘的帽子,经由葛兆光洗练的文笔,发而为畅达、持平的议论,就是情绪上不免悲哀了些。其实余音或属绝响,潜流或成思潮,未来之事尚无底定,过分的深沉忧虑,在亟需行动力的年轻人那里,是大可不必有的。

我们对山西最直接深刻的印象,无外乎黄土、煤炭、腐败,至于该地厚重的人文底蕴,往往知之甚少。《不是所有的故乡都在沦陷:走绛州》(商务印书馆,2016年8月)将目光聚焦在晋南的新绛县,呈现出山西不同凡响的侧面。作者萧淑贞是历史学博士出身,写起故乡来,没有谀词,也不刻意遮羞,在取材上兼顾史地文献与田野考察,使得整本书颇具参考价值。全书共分成 “文明的密码”、“文化的力量”、“乡土的觉醒”、“精神的去路”四部分,从具体内容来看,不仅涉及传统方志中的人物、山川、官署、艺术、食货、寺庙等横向门类,还在编排上体现了由古至今的纵深演变,俨然一趟“走绛州”的文化之旅。祭祀后稷、伯益的新绛是农耕文明的标本,也是区域小商品集散地和物流中心,丰富的古迹与自发的手工业背后残留着封闭保守的小农意识,这样的故乡要如何抵抗工业扁平化的进程,并参与到全球化的贸易中?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展开,晋商的“万里茶路”又能否复兴?关心乡村建设的朋友,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书中一探究竟。

除了中国人对自身社会生活的观察,西方人的视野对我们重新理解本土文化也是大有启发。在《市井图景里的中国人》(学林出版社,2017年1月)中,英国传教士哥伯播义带着打量新奇的眼光,向世人介绍了十九世纪中叶浙江地区民众的生活方式。该书的一大特色就是图文并茂,每章之前都配有中国艺术家创作的木版画,作者凭借他对浙江的熟稔与精湛的读图能力,捕捉画中的人物姿态、关键物件,以细腻风趣的文字描述了捉牙虫、挑灯笼、钻针眼等维生技能,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活灵活现的风土人情。我个人印象较深的是第十六章“吸鸦片者”,作者一方面认为在欧洲鸦片是用来治疗的药品,可以限制疾病的恶化,另一方面,又向他的同胞宣称中国人吸食鸦片如同英国人酗酒,都是不思进取的恶习,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士,理应致力于传播和平与正义,而不该把自己国家的财富建立在其他民族的痛苦和罪恶上。哥伯播义的这番观点,基于对堕落烟鬼的深刻同情,他一改追求趣味的做派,板起了正经的面孔,稍一着墨,就显出良知的本色,让读者在诙谐与庄严的切换里,看到了散文家身上的道德品质。

种族与女性一直都是富有生命力的题材,最后要给大家推荐的《妮萨:一名昆族女子的生活与心声》(杨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就同时拥有了上述两种向度。该书的作者是美国人玛乔丽·肖斯塔克,她在1969年前往非洲喀拉哈里沙漠附近的多比地区,对当地的昆人开展田野调查。受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二波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刚结婚的她在爱情、婚姻、性和身份各个方面都有着自己的困惑挣扎,希望通过跨文化的交流,深化在情感方面的认知。在掌握了昆族语,熟悉了昆族女人的习俗以后,玛乔丽试图与被采访的妇女们建立无话不谈的亲密关系,却每每因为止步于利益交换的状况而感到沮丧。直到“妮萨”大量披露自己的生活,才扭转了工作上的颓势,获悉了有关昆人社会的新材料。玛乔丽第一次离开时,“妮萨”执意送她黑色手镯作为留念,这一幕是两人深厚友谊的写照。但是,如今的美国还能否继续包容女性与少数族裔?我敢打包票,今天上任的特朗普不会看这本书。

点击下方链接,阅读更多书店巡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