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验交流|“四创”激活基层治理 擦亮平安峨山底色​

2022-01-03 20: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年来,峨山县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峨山为目标,以“党建+社会治理”创新为抓手,用心书写人民满意的“平安答卷”。201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20年,被命名为云南省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三次荣获“云南省先进平安县”;2018年—2020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综合满意率连续三年排名全省前列、全市第一。

党建引领,争创基层治理新高地

聚焦基层治理“动力不足”难题,自觉赓续红色基因,坚持党建引领为核心,弘扬红色精神,凝聚红色力量,推进“党建+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强化“党建+社会治理”核心。完善党委领导体制,将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列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我县“十四五”规划,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成立以县委书记、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为组长三级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县、乡、村三级架构,形成上下贯通、层层推进的社会治理“善治”全链条。

筑牢“党建+社会治理”基础。制定下发《峨山县健全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的规定》《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峨山的任务分工方案》等平安创建规范性文件。以网格化为载体,整合综治中心、党群服务中心资源,推进基层党建与平安建设深度融合,推动党的工作、基层治理、为民服务,关口前移、触角延伸、重心下沉,筑牢社会治理根基。

打造“党建+社会治理”品牌。探索“平安与振兴”工程,发挥人才优势,“派单式”输送人才到基层一线,围绕基层治理建强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双向发展,推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两手抓、一盘棋。选取由义社区、河外村、罗里村、塔冲村等10个村社区作为县级基层社会治理示范点,形成了“五义”、“五员”、“喇叭响起来、群众动起来”等“一村一品”,小街社区、双江街道被列为市级示范点,念江社区被列为省级示范点,充分发挥好省、市、县三级示范点“旗帜”“标杆”和“榜样”引领作用。

基层响应,力创乡村治理新模式

聚焦乡村治理“合力不够”难题,以岔河乡为试点,不断探索形成了一网共治、五级联动、四会一访、一包十联的“1+5+5+10”乡村治理新模式。

一网共治,探索“微治理”。在“三联户一集中”的基础上,坚持一张网格全部署,以10—15户左右农户为单元设置“微网格”,同时设立党员“联户长”。将基层党建、平安建设、为民服务等工作整合到“一张网”中推进,实现党建引领、多网融合、一网共治,有效破解基层治理中“九龙治水”、合力不足的难题。

五级联动,织牢“红色网”。建立由“乡镇(街道)党(工)委牵头、乡镇(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联村(社区)、村(社区)党总支成员联组、组党支部书记联片、党员联户”的五级联动治理体系,由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党员同志担任联户长,构建起一张“党组织+党员网格长+党员联户长+农户”的“红色网格”。

四会一访,架起“连心桥”。制定《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工作机制》及网格长、网格员工作制度,建立“联户长周走访、村(居)民小组月例会、村(社区)月调度会、乡镇(街道)季度联席会和乡镇(街道)年终评议会”的“四会一访”工作机制,不断推动“多网合一”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一包十联,系紧“平安扣”。制定《网格化服务管理“十联”清单》,按照“社情民意联访、安全隐患联排、矛盾纠纷联调、重点人员联管、困难家庭联帮、邻里互助联动、政策法规联宣、家风文明联树、环境卫生联治、致富项目联建”的联户长工作职责,依托“一张党员联户图、一块党员联户责任牌、一本联户民情日志、一个联户微信群”“四个一”,明确党员联户“责任田”,积极引导网格长、联户长开展好十联工作,真正做到服务群众“面对面”“全覆盖”“零距离”。

群策群力,共创城市治理新标杆

聚焦城市治理“小区痛点”难题,紧扣民心所向,不仅外提颜值,而且内强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打造练江南苑小区城市治理新标杆。

三方联动构筑共建格局。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小区党支部引领,建立“小区党支部+小区业主委员会+小区物业公司”的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联动长效机制,推进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交叉任职,整合各单位力量共同开展小区治理。以党建联席会、民情恳谈会、居民议事亭等形式,有效通达社情民意,平衡各方利益,达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治理成效。

多元主体凝聚共治活力。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协同发力,组建“银发生辉”“法润”“练江管家”等志愿服务队,开展针对小区居民的法治宣传、义诊等服务进社区活动,发挥其在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小区治理工作。培育孵化练江社区亲子联盟、家长委员会、峨山县老年人文艺同乐会等社会组织,开启自主服务和管理自治新模式。

法德并举实现共享成效。依托“三官一师”、网格员、志愿者力量开展矛盾纠纷、问题隐患排查、普法宣传活动,引导群众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筑牢基层“第一道防线”。党群服务中心增设了“喜马拉雅”听书亭、彝绣室、组织生活馆等活动场所,提供健身、棋牌、刺绣交流、自助阅读等社区服务。实施积分制激励模式,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善行义举榜”“晒家风、传家训”“好邻里”评选活动,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新风尚。小区一批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成为联系群众、宣传动员、信息采集、环境保洁、扶贫帮困等工作中的骨干力量,成为一个个活跃在社区内的“细胞”,小区生活从“冷漠墙”到“大融合”,居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增进团结和谐,小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得到提升。

守正创新,再创平安峨山新篇章

聚焦平安创建“指数不高”难题,我县坚持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丰富平安建设内涵,创新平安建设载体,培育基层治理细胞,履行平安创建之责,积小安为大安,化平安为长安。

夯实平安建设基石。峨山县从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层能力建设入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一手抓源头性、基础性工作,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织牢社会治安防控“六张网”。

激活平安建设细胞。坚持积小安聚大安理念,完善“五级联创、四级评审、分级命名”的纵向创建和“多进多创”的横向平安创建机制。通过大力推广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家庭、平安小区等“平安细胞工程”创建,激活基层“平安细胞”,夯实社会稳定之基。

拓展平安建设载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枫桥式派出所”“枫桥式司法所”“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活动和“无命案乡镇(街道)”“无刑案村(社区)”“无讼村(社区)”“零发案小区”等创建活动,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2017年创建无命案县,6个乡镇(街道)连续三年无命案。

平安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序幕,幸福感首先来源于安全感,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峨山县一次次创新的解题,一个个亮点的展现,一条条经验的启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饱含着以发展促进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以共建实现和谐的幸福密码。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风雨兼程的每一个脚步都为平安而丈量,奋然前行的每一刻都为平安而守护,年复一年,初心勿忘,日复一日,一如既往,平安建设一直在路上。峨山县将引领着彝乡儿女踏上平安峨山建设的新征程,谱写平安峨山新篇章。

(峨山县委政法委 供稿)

来源:长安玉溪

扫描关注

峨山法院

抖音公众号

原标题:《经验交流|“四创”激活基层治理 擦亮平安峨山底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