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幻元年”后,从业者们的“流浪”与“重启”丨综合调查

2022-01-08 09: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GuDuo骨朵编辑部 骨朵网络影视

文 │绯飞

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的爆火,让所有人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了信心,一时间,“科幻元年”成了人人挂在嘴边的一句美好期望。

如今距离2022年春节档仅剩不到一个月时间,定档影片中依然未见科幻片的身影,2019到2022,三年来唯一一条科幻电影相关信息,是《流浪地球2》正式启动。“科幻元年”,并未到来。

但2022同样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剧版、动画版《三体》相继放出预告片、科幻动漫《灵笼》即将真人化,电影《明日战记》、季风剧场《火星孤儿》、动画电影《冲出地球》、知乎首部科幻剧《寒梅工程2021》等作品即将与观众见面,“科幻元年”在三年之后终于有些姗姗来迟的意思了。

实际上,这几年间并非没有出现带有软科幻元素的影视作品,譬如今年迷雾剧场第二部作品《致命愿望》,就是将软科幻与悬疑犯罪融合,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只是,和其他同类型作品一样,其“科幻感”并未得到大多数观众的认可。

做科幻难,是业内影人常常发出的叹息。今天,骨朵通过对话《流浪地球》《三体》《灵笼》《重启地球》等各类型代表科幻作品的创作者,来聊聊“科幻难”,究竟“难”在哪?

起步晚,创新难

会和吴京吵架的moss、特别难操作的运输车、深入地下千里的点火装置……电影《流浪地球》里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装置,从刘慈欣的文字转变成画面,全靠背后的“概念设计师”。说起“概念设计师”这个职业,许多人可能会下意识觉得它应该出现在游戏设计行业中。实际上,在影视行业中,概念设计师的作用同样重要。

曾为《流浪地球》《三体》画过图纸的袁硕就是一名概念设计师,他介绍道,概念设计师工作于整个影视流程的前端,基本在剧本成型之后,概念设计师就要介入,将其中的重要场景、人物、生物视觉化,而“超现实”的科幻作品正是其主力需求。

“我认为概念设计师这个职业开始流行于电影圈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星球大战》前后开始,欧美电影拍摄的很多作品需要大量超现实的设计,概念设计才逐渐开始盛行起来。”袁硕表示,相较于好莱坞,概念设计进入国内要晚了三四十年。“大概是张艺谋导演拍《英雄》的时候才开始启用概念设计师,《英雄》是2002年的电影,那时《星战》都已经拍到第五部了。”

从概念设计师进入国内影视行业的时间就能看出来,我国在现代科幻影视作品的起步上已经失了先手,由此也导致了欧美电影在科幻作品上的“先入为主”。

当被问起国内科幻作品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科幻的影响时,袁硕长长地叹了口气,“怎么可能不被影响?作为创作者,我们从小看着《星战》《E.T.》长大,作为观众同样如此。如果我们做了一种新的、不一样模式的科幻,可能观众第一反应不会是觉得你这是在创新,而是觉得,你的科幻怎么和我看过的不一样?可以说,好莱坞玩科幻的这快一百年里,已经拿住了对‘科幻’的解释权。”

当然,大形式、大类型上的创新也并非如此容易。就像《星球大战》之于太空科幻、《超体》之于基因科幻、《头号玩家》之于赛博朋克、《复联》系列之于超级英雄等,欧美科幻电影在几乎每种类型中都产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国内科幻作品只能和《流浪地球》一样,在已有的类型中做出同等水平的优秀作品。

本土科幻如何做?

既然模式上无法做出太大区分,如何在科幻“格式”中传递出中国特色,为国产科幻作品打上“国产”的标签,成了需要业内研究的新课题。

首先,从内容上来说,需要强调的是不同于西方电影的民族精神内核。

《流浪地球》中,不论是吴京与屈楚萧之间的父子亲情,还是“带着地球一起出逃”的“家园情怀”,都是独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特情感内核,其中展现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是其与西式灾难科幻电影的最大区别。在制作科幻动画《三体》时,艺画开天创始人阮瑞、原画师蔡明亮也认同这一观点:“只要在表现方式上带着中国人的特征,在危机时刻的抉择体现出中国人的精神和价值观,那么作品本身就自带‘本土性’,不需要刻意强调。”

其次,画面对于“本土性”的塑造也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科幻灾难网络电影《重启地球》的美术蟋蟀表示,社会主义特色审美与西方审美有着很大区别。通常,社会主义美学的设定都偏“大”,同时强调质感与厚重感,凸显出一种“苏联式”的工业感,譬如《流浪地球》中的运载工具、基地建筑等都是这种风格;此外,在对画面进行美术设计时,蟋蟀还会有意识地采用四方连续和二方连续(指几何图形的规律性整合)这样十分具有特色的设计风格。

此外,袁硕觉得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科幻概念相融合也是一种思路,这一灵感萌生于动漫《千与千寻》。“既然《千与千寻》里能把日式建筑和浴场文化与西方的蒸汽朋克融合得那么好,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参考这个思路呢?从这之后,每次说要做中国科幻的时候,我都会往这方面想一想。”

科幻难点:空间可信度

除精神内核外,东方科幻在画面的呈现方式上相较于欧美更加内敛。除《流浪地球》这类硬核科幻作品外,以《三体》为代表的其他作品中,科幻感极强的大场面出现频率并不算很高,因而画面设计的难点就落在了“科幻感”的营造上。

超现实的机械、透明的电子屏并非是科幻美术设计过程中最大难点,蟋蟀和蔡明亮一致认为,构建一个完整、可信的虚拟世界观是科幻美术的基础。

“只有当这个空间是可信的、场景是有说服力的,才会引发观众的空间共鸣感,进而让他们产生思考。因此作品整体的社会体系、社会形态、生活方式都是要和你的设定相符,一定要在那个体系里。”蟋蟀表示,虽然科幻作品总体上是“超现实”,但在画面中一定要有现实的细节。“假定时空中,增强空间可信度的方式就是要提高空间给人带来的情感性。就好比我们要做一个主角的家,住十年和住十天的家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些家庭生活的痕迹就是我所说的‘情感性’。”

而在完全架空的《灵笼》世界中,蔡明亮同样从各个角度考虑到了这个架空世界带给观众的“情感性”。

“我们会根据不同阵营的科技水平去设计符合他们技术背景的武器,比如猎荒者的武器是在现代武器的基础上进行推演,同时加装逃生应急设备,这样才符合他们的技术背景和生存状况。”除武器的合理性外,生活场景中的细节也同样被重视,“尘民生活区的墙上有着浓厚的生活痕迹,这些都会通让我们联想到真实世界中的场景,加强《灵笼》世界的真实感。”

没钱没时间,科幻难试错

有时,科幻作品的概念设计期并没有想象中久。袁硕告诉骨朵,最紧张的一次,距离下一个镜头开拍只剩三天,而袁硕需要在这三天之内拿出一张全新的概念图。

“其实只论手下功夫的话,三天绰绰有余,但这种情况下是绝对没有大量时间去查阅资料的,只能像UI设计师一样,直接去问导演,你想要什么风格,有没有类似作品给我参考。”

画册、国内外的影视作品、甚至网络画手的练习作品都会进入袁硕的“资料库”,他认为,只有见得足够多才会有充足的想象力。当然,大部分时间这些参考资料仅做参考,概念设计必然还是创意为先。

只有准备时间足够充分时,美术设计才会彻底体现出它的创造性。科幻动画《灵笼》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创作周期,前期参考的资料包括但不局限于沙漠无人区、亚马逊热带雨林纪录片以及各类资料,经过一次次的设计草图修改,最终才形成了如今这个惊艳所有人的全新世界观。

除了时间紧急外,“缺钱”也是科幻作品的一大困境,特效+实景是最常用的降低成本的方法。《流浪地球》中人工智能moss的制作者王康时常遇到甲方预算不足的情况,如今他也摸到了一些在有限预算下最大化呈现效果的小门道:“整体设计尽量不变,用料和材质上可以控制一下预算,只是这样一来,在镜头里呈现出来的质感就要差一点。”而另一部分实在预算吃紧的作品,就无法做出十分硬核的科幻场景,只能通过非常规的镜头角度、打光、剪辑等手法去营造“软科幻”感。

“其实只要成功立项,缺钱都是小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人愿意拿钱来给你试错。投资人会觉得,同样投出几千万,科幻片的风险那么大,我还不如去做别的商业片,起码不会赔。”

未来的未来,在哪?

科幻本身就是人们对未来的想象,那么,想象中科幻的“未来”又将是何模样?

蟋蟀和袁硕在想象中都提到了观影模式的改变,在他们看来,VR的出现或许是中国科幻的机遇。

在如今科幻的各种风格被好莱坞围追堵截、我们自己的科幻电影工业流程尚未完善的境况下,想在科幻的原有赛道超越欧美,实在任重而道远。中国科幻在努力赶超的同时,也需要“另辟蹊径”,而VR或许就是那条“蹊径”。在袁硕看来,只有观影模式发生变化,电影的制作模式才会发生变化。蟋蟀则认为,未来若是将VR技术应用于美术设计中,会大大改善电影制作的流程:“以后可能就是主创开会的时候都戴着VR眼镜,大家一起在美术空间里走一遍就什么都清楚了。”

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的《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10条政策措施,同样给科幻影视作品创作带来了一些信心。

阮瑞表示,“首先,‘科幻十条’给丰富科幻作品内容创新源头提供了可能;其次,在科幻场景搭建上,将会给我们提供大量的智力、技术和硬件支持及专业的科学咨询。”

但同样,如王康的工作室一样的小型团队对“科幻十条”对于自己的作用并不乐观。他觉得电影工业尚未完善,未来这类扶持政策很难精准地覆盖到行业中的每个角落。

其实,“电影工业化”一词由来已久,但出现在国内的姿态总是间歇性的。《流浪地球》出现之前,有人说中国电影工业做不出硬科幻;《流浪地球》出现之后,人们又开始无视现实条件,盼着更多《流浪地球》出现。但科幻作为对工业化要求极高的题材,没有在充分的试错、数次的失败中摸索出一条规范的路,想要量产无异于天方夜谭。

未来,预算有限、制作周期紧张将会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幻作品的制作常态,但就像《流浪地球》能横空出世,只要从业者们还未放弃科幻、观众还对科幻抱有期待,国产科幻的终点就不会到来。

原标题:《“科幻元年”后,从业者们的“流浪”与“重启”丨综合调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