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市200天,“困兽”滴滴犹在笼中

2022-01-10 14: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用户增长已近天花板,上市没有新故事

作者 | 陈重山

封面 | 摄图网

到1月15号,就是滴滴上市200天的日子。借用该公司早期投资人王刚的话说,滴滴“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上市不到10天,旗下25款App下架,至今未恢复,股价破发。上市第五个月,拟美股退市,启动港股上市程序,股价腰斩。第六个月,首次发布财报,爆出三季度亏损额逾300亿元,同时宣布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辞任滴滴董事。今年元旦前后,又传出滴滴期权解禁时间延期的消息,给手里拿着期权的员工和高管们兜头一盆冷水。

资本市场是实体业务的一面折射镜:滴滴内有增长见顶之虞,外有对手蚕食市场之忧。

滴滴创始人程维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小时候看动画片《圣斗士星矢》和《七龙珠》,里面的人物快被打死时才能突破一次,他以为是套路,创业后才发现是真理。

这一次,滴滴将如何触底反弹?

半年亏损额超过6年总和

2021年12月30日,滴滴公布上市后首份财报。

2021年第二、三季度,滴滴分别亏损242.71亿元和303.75亿元,相当于半年亏了546.46亿元,超过滴滴此前6年的亏损总额。2019年2月,程维在一封内部信中透露,2012-2018年,滴滴6年累计亏损390亿元。另据招股书,滴滴2018-2020年分别亏损150亿、97亿和106亿元。

上市后的滴滴怎么了?

一方面,滴滴在“下架门”后通过增加补贴等方式自救,试图增强司机和用户黏性,导致成本增加。

2021年三季度,滴滴总成本费用同比增加16.3%至517.29亿元,其中营销费用同比增长67.3%至44.41亿元,营销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去年的6.1%增加至10.4%。

另一方面,网约车国际业务、共享单车、自动驾驶等其他业务亏损,拖累了滴滴的整体业绩表现。其中,滴滴持股32.8%的社区团购平台橙心优选公允价值变动,导致滴滴亏损金额高达208亿元。

近半年来,滴滴营收基本稳定。2021年二季度,滴滴总营收同比增长54.7%至482.12亿元,创公司成立以来最高纪录;三季度,滴滴营收同比减少1.7%至426.75亿元,但仍在2019年以来的11个季度中排第三位。

这主要得益于为滴滴贡献九成以上营收的中国出行业务。在营销费用增加的情况下,这块业务二季度创造了17亿元的利润,三季度亏损0.29亿元。这也是滴滴中国出行业务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亏损。

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报告,截至上市前,滴滴在国内市占率为90.22%。但自当年7月之后,滴滴单月订单数量总体呈下滑趋势。

在国内共享出行领域坐头把交椅的滴滴,虽然行业地位稳固,但已然面临新的挑战。

滴滴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滴滴国内订单量为23.5亿单,比二季度减少2.2亿单。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数据,去年8月和9月,滴滴订单量分别环比下降21.1%和0.6%。10月短暂回升后,11月,滴滴订单数量再次下滑11.1%。

 

被蚕食的基本盘

用户是互联网企业的基本盘。据极光数据,2021年三季度,滴滴的DAU从二季度的1590.05万下滑至1254.79万,下滑21.08%。

这个数字仍然是T3出行的9.3倍,曹操出行的7.5倍,但不增反降的DAU意味着,滴滴过去的高速增长可能走到了尽头。

 

早在滴滴上市前,国内网约车市场就已基本饱和。

据极光数据,2021年三季度,网约车行业渗透率为21.9%,与疫情导致出行受阻的2020年同期相比,增幅仅0.9个百分点。艾媒资讯预测,2021年底,网约车用户规模与2020年底基本相同,均为3.65亿元。

虽然滴滴的增长停滞,但腰部网约车玩家如曹操出行、T3出行等正在蚕食滴滴用户基本盘。

据极光数据,2021年7月至9月,曹操出行和T3出行的月活用户数(MAU)呈上升态势,在9月分别达到1101.5万和986.7万。

 

对滴滴而言,更大的挑战在于,用户更换新手机后无法下载滴滴。

据市场调查机构 Strategy Analytics 2021年10月发布的报告,中国用户平均换机周期为28个月。按照极端情况推测,28个月后,滴滴在中国的用户将大幅减少。目前,滴滴的“下架门”已过去了6个月。

据CINNO Research 预测,2021年中国智能机销量约3.2亿部。粗略推算,下半年可能有1.6亿部新手机的用户无法下载滴滴相关的25款软件,这些用户可能流失。

据《财经》报道,2021年三季度,滴滴竞争对手的订单量普遍获得2~3倍的高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用户更换新手机,滴滴相关App无法下载。

被滴滴视为生命线的网约车业务,还面临另一重挑战。

据网约车监督信息交互平台,滴滴11月的接单车辆和司机的合规率分别为44.6%和61.3%。相比之下,T3出行的两项合规率在80%以上,曹操出行接单车辆合规率为75%。

还有什么新故事?

由于缺乏增长空间,股东开始“逃离”滴滴。

据路透社12月报道,Uber正在考虑出售所持的滴滴股份,因持有滴滴股份并不具有战略意义。2021年三季度,Uber因持股滴滴亏损24亿美元。

英国数据分析平台Fintel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累计有116家机构减持(包含平仓)滴滴。其中,摩根士丹利减持比例高达85%,普信集团为64%,高盛集团为77%。此外,据高瓴资本公布的13F美股持仓文件,该机构已在三季度将滴滴全部清仓。

 

据晚点LastPost,截至三季度末,滴滴前 20 大股东中,有12家因为减持,退出前 20 大股东名录。

滴滴宣布将从纽交所退市后,《财经》报道,滴滴将在2022年3月正式提交港股IPO申请。

滴滴还能向资本市场讲出什么新故事?

海外业务是块诱人但不好啃的硬骨头。

赴美上市时,滴滴计划将募资的30%用于海外扩张。但“下架门”后的2021年三季度,滴滴国际业务订单量环比增长14.9%至4.99亿单,总交易额环比上涨18.4%至103亿元,增速放缓。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滴滴海外业务营收从4.11亿元增至23.33亿元,增长近5倍。

在非洲市场,滴滴不仅落后于2013年就已在此经营的Uber,而且面临来自俄罗斯网约车平台InDriver的激烈竞争。在欧洲市场,滴滴因数据安全问题,遭遇发展障碍。

滴滴也在尝试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但2018年入局的外卖业务,2021年大力投入的社区团购业务,都尚未成气候。

无人驾驶和造车,或许是滴滴最具想象力的业务板块。

2019年,滴滴开始布局无人驾驶出租车,研发L4级自动驾驶技术。此后,与北汽合作推出新一代L4级自动驾驶车。2021年4月,滴滴发布自动驾驶硬件平台滴滴双子星,并与广汽埃安达成合作。据滴滴招股书,滴滴占股70.40%的自动驾驶子公司估值达到34亿美元。

2018-2020年,滴滴分别与理想汽车、大众、比亚迪成立合资公司。滴滴与比亚迪联合打造的定制网约车D1,在2021年一季度卖出5000辆。2021年4月,滴滴在公司内部启动造车项目,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担任项目负责人。同年8月,滴滴上线超100个智能汽车业务部招聘岗位。

然而,自动驾驶和造车比社区团购难度更大,也更烧钱。滴滴目前现金流为612.03亿元,与起步更早、积累更深、已有产品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新能源车项目等竞对相比,滴滴并无明显优势。

程维坚信“努力到无能为力,上帝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但讲不出新故事的滴滴,想走出困局,恐怕比他预料中更难。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雪豹财经社(xuebaocaijingshe),浏览更多财经好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