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年成交额首次破千亿元,商位出租率创峰值

澎湃新闻记者 葛熔金
2017-02-23 18:25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2月23日从位于浙江义乌市的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悉,中国小商品城2016年市场成交额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105.79亿元,同比增长12.58%;经营户70089个,商位出租率达96.31%,创历史峰值。

义乌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2011年获批成为国家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目前出口产品辐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小商品城创建于1982年,是我国最早的专业市场之一,由篁园市场、宾王市场、国际商贸城等组成。

“春节上来2月8日开业后市场运行平稳,但商户间突然在传‘商贸城生意冷清,关了8000家店’,我们有些奇怪。”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市场总监张奇真告诉澎湃新闻。

上述数据来自近期一家媒体的报道。该报道称,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生意显得有些冷清,最新落成也最冷清的是五区进口商品和床上用品市场。据“义乌购”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的数据,义乌商贸城平均每月有1039个店铺关闭,鉴于同期每月新开店铺不到700个,到2016年8月,商贸城店铺比两年前减少8000家。

“报道误读了,得出的结论不符合事实。”据中国小商品城集团下属网上贸易公共服务平台“义乌购”总经理王建军介绍,按平台运营要求,凡实体市场店铺发生变动,如搬迁、更换经营主体、撤离等,“义乌购”将对平台上对应的店铺账号采取“关闭”措施。其中,对搬迁、更换经营主体而关闭的店铺账号,审核后将恢复开通。“义乌购”上关闭店铺账号不等同于实体市场关闭店铺;“义乌购”每月关闭店铺账号数,也不等同于商贸城每月的关闭店铺数。

据介绍,“义乌购”上的店铺与单纯网店不同,与小商品城经营户是一一对应的,与商位无关。关闭8000个店铺账号,其实是关闭经营户,但不意味着实体商位空置。不少经营户退出、商位腾出后,经营好的邻近经营户会立刻租下。这种情况,在“义乌购”上显示店铺账户少了一个,但商位没有空置。

“实体商位的出租率才是核心数据,2016年小商品城商位出租率96.31%,超过此前2013年96.1%的峰值。”王建军说,“义乌购”最大的作用是线下线上结合,撮合采购商和店铺的交易,客户可以通过“义乌购”做攻略,可以下单,也可以与实体商铺洽谈,“去年市场1100多亿的成交额,有400多亿是‘义乌购’撮合的。”

2月21日,澎湃新闻在国际商贸城走访发现,除了五区床上用品区域有较多商位大门紧闭,其他地方只有零星商位关门,主要在顶层和位置不佳处。

“以前床上用品生意是不错的,前年开始下滑,不少摊位顶不住,关门了;去年的销售更糟,但租金不见下降,关门、转租的越来越多。我问过一些熟客,他们分析说是因为很多知名厂家产品质量好、价格不高,我们这里的性价比不具优势。我再看看,真不行转行做其他的。”一位经营户告诉澎湃新闻。

在张奇真眼里,床上用品区域发生的这一幕已不止一次地在商贸城出现过。

据他介绍,国际商贸城原来有很大一片区域卖毛线,后来市道转淡,很多摊位停业。此时,打底裤冒了出来,销售非常好,他们有意将分散的打底裤经营户向毛线区域引导,不少卖毛线的商位也开始卖打底裤,目前该区域已被打底裤占领。

“少数商户活不下去,是行业内的竞争淘汰;如果整个行业活不下去,那就该腾出片区让给其他行业。优胜劣汰是竞争法则,我们会把注意力放在有前景的新兴行业的引导、培育上。”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董事长朱旻说,近五年,当地市场培育了打底裤、年画、婚庆、画业、酒店用品、宠物用品、发制品等不少新行业,市场内的行业从47个增加到56个。

对小商品城来说,比培育新行业更迫切的是让现有行业摆脱低端产品低价竞争的弊病。

“这几年我们花了大量精力,去全国邀请各行业龙头企业、优秀企业入驻,给予租金、管理费优惠。有人疑惑,我们收的是租金和管理费,商位能租出去就可以了,请龙头企业是‘引狼入室’,可能将市场内同业商户逼上困境,影响出租率。但优质商户就像鲶鱼,可以给行业内部加压,促使其它企业求变创新。长久看,整个市场的生意会变得好做。”张奇真坦言。

饰品是义乌市场传统产业之一,国际商贸城一区“陈明饰品”经营户陈强在此经营饰品辅料多年。“以前辅料是论斤卖的,后来出现一些大企业,产品更新很快,老款辅料论斤卖都没人要。”陈强告诉澎湃新闻,两年多前,公司成立了50多人的研发团队,平均每天推三四款新品,“现在论颗卖都被客商抢着要,利润比以前也高不少。”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