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热血不鸡血的“李连杰式主旋律”,永不过时

2022-01-15 10: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学委丹尼尔 蹦迪班长

这几年,主旋律影视剧可谓“形势一片大好”。

电影《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电视剧《山海情》《觉醒年代》和《功勋》等,不仅在豆瓣上获得极高评分,票房和播放量也都创造了现象级数据。

而在20多年前,这种盛况还是难以想象的。

彼时大多数主旋律作品依然延续着《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的路子,要么说教味道严重,观众看完跟上了节思想政治课一样;要么人物过于扁平,好人都是浓眉大眼,相貌堂堂,坏人都是嘴歪眼斜,面露凶光。

在50年代精神生活比较匮乏的情况下,这种黑白分明二元对立的描述手段还能让人接受,但放在改革春风吹满地的时代,观众经历一个个中外优秀文化产品的熏陶后,这一套就很难有市场了。

所以学委仔细想了想,90年代的年轻人和孩子们是从哪接受的主旋律教育的呢?

想了半天,突然一个演员跳入我的脑海——李连杰!

可能有人觉得我是在扯淡,功夫片还能主旋律?

我先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主旋律?

大多数人或许会觉得爱国主义就是主旋律,但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

主旋律电影是指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人性人生的影片。

总设计师也说过:“一切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

也就是说,爱国主义是主旋律,但主旋律不仅限于爱国主义。

有一些价值观上,东西方是相同的,比如《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而经典电影《教父》也说过:第一步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第二步要全力照顾好家人,第三步要尽可能帮助善良的人,第四步为族群发声,第五步为国家争荣誉。事实上作为男人,前两步成功,人生已算得上圆满,做到第三步堪称伟大,而随意颠倒次序的那些人,一般不值得信任。

可以看到,个人修养、经营家庭和热爱国家,是全世界都认同的主旋律,那么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每个方面挑一部李连杰的经典电影,来看看他是怎么诠释主旋律的。

1.个人:《中南海保镖》

其实将个人勤学苦练,终有所成的李连杰电影实在太多,所以我找了另一个侧面。

这部94年上映的电影是港片中极为少见的以大陆角色作为绝对男主。

电影情节非常简单,就是中南海保镖许正阳(李连杰)奉命保护一位港商的女朋友杨倩儿,因为她是一场命案的重要证人。保镖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次枪林弹雨和英雄救美,杨倩儿对许正阳也从看不顺眼到心生爱意。

而阿正对杨,也是动了心的(毕竟钟丽缇)。

从监视器上看到杨朝自己走来时,阿正的眼中充满了羞涩和不安。

收到杨倩儿的手表后,阿正表情怅然若失。

而在卧室中的那场戏,杨倩儿主动表白。

并逐步向阿正靠近,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近,眼看就要越过道德的边境,走过爱的禁区。

阿正把百叶窗拉上了……

当年第一次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不禁摇头叹息:李连杰啊李连杰,没想到你个浓眉大眼的也没经受住腐蚀。

但镜头一转,原来阿正拉上百叶窗后只是道了个晚安,就离开了。

人家请你来让你保护女朋友,你送人一绿帽子,相当于心理咨询师PUA来访者,端菜的服务员自己尝了一口,生活委员把班费拿来给自己买玩具,做止泻药的往配方里掺巴豆,被行业除名是最轻的。

而电影里处理得就很好,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态度:面对诱惑难免不动心,重要的是如何选择。

同时,这处也与之前阿正讲的故事呼应:小时候犯下大错后道歉但于事无补,于是从此之后再也没说过对不起。

与其犯错后忏悔,不如在错误发生前做出正确的选择。

2.家庭:方世玉系列

《方世玉》系列是李连杰电影中罕见的逗逼风格(好像银幕上的方世玉都是这样)。

电影中,方世玉出生在乾隆朝广东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不苟言笑,是典型的中国严父形象,而母亲苗翠花则彻底放飞自我,承包了片中的大部分笑点。

性格随母亲的方世玉在片中的最初形象堪称一个清朝街溜子,号称自己是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整日和两个朋友东游西逛,运动会他参加,比武招亲的擂台也跟着掺和一脚。

虽然电影演到一半,方世玉就被卷入到了反清复明的宏大叙事中,但其加入红花会的动机毫无革命理想可言:因为他爸加入红花会被赵文卓饰演的九门提督追杀,为了保护他爸他也卷了进去。

母亲苗翠花则更是一点觉悟都没有,原本怀疑老公出轨的她在得知老公造反后的第一反应是长出一口气:原来只是加入黑社会啊,还好没有外遇。

乾隆年间的时代特点在于,老百姓日子还勉强过得去,没啥揭竿而起的动机,而距离明朝灭亡已经过去百年,活着的人对大明芳华完全没有直观感受。

如果说康熙年间的天地会还有沐王府、郑氏集团的资助而有点群众基础的话,红花会更像是一场不靠谱的行为艺术。

既没有国仇家恨负担,也没任何崇高理想的方世玉,在红花会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第二部里他与总舵主陈家洛的一次类似于“电车难题”的争执更是将这种价值观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

救了一个小孩的方世玉被陈家洛教育:

方世玉反问:

陈家洛犹豫一下,说:

可能在很多动辄谈格局,讲大局的人看来,方世玉的格局太小家子气了。

但是刘备曾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难以遇到“为了大局选择牺牲哪一方”这样的电车困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力所能及的善举,也是为世界增加了一份温暖与光明。

我宁可周围人是方世玉这种敢对总舵主说“这不公平”的小家子气,而不希望周围都是为了大局让别人付出代价的人。

电影中方世玉做事的最大动机就是保护家人,最后与反派的大决战里,一次是为了救父,一次是为了救母。

这段巷战时至今日,

也是国产武侠片的经典段落之一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中国人也有孝的传统,如果一个人面对至亲遭遇飞来横祸时一个劲地顾大局,我很怀疑TA会在国家有难时真能挺身而出。

当然了,方世玉舍身救父母的英勇行为值得赞赏,但有一说一,第二部最后他分别给了两个媳妇一模一样的手镯,还都说这是自己的传家宝。学委不是贼喊捉贼哈,而是想真心呼吁这种行为属于渣男海王行径,大家千万不要模仿。

3.国家:黄飞鸿系列

《黄飞鸿》的英文片名叫做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直译过来就是“中国往事”,对标的是影视经典《美国往事》,这足见导演徐克的野心。

而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前三部也配得上这个野心,颇具史诗感的清末社会群像刻画,令人至今重温时依然回味无穷。

彼时虽然救亡图存已经成了当时进步人士的共识,但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层,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洋人都并非一个声音。

有爱国将领刘永福,也有唯利是图、抢男霸女的流氓团伙沙河帮,有贩卖人口的美国人贩子,也有仗义执言、为了救十三姨而牺牲的外国传教士。

即便是反派角色,影片也并没有将其脸谱化,而是塑造得有血有肉,甚至让人恨不起来。

第一部中外地拳师严振东,身无分文只能当街卖艺,而后慢慢黑化,为了扬名立万不惜出卖尊严,最终被乱枪打死,落了个可怜可悲的下场。

第二部中甄子丹扮演的纳兰元述,一表人才,正直干练,但其对清王朝的愚忠却使其必然走向历史的对立面,这种类似于《封神演义》中闻太师、《兴唐传》里靠山王杨林的角色虽然是主角劲敌,却让人恨不起来,他的坚韧执着令人感到可敬,但冥顽不灵也只能让人一声叹息。

主角黄飞鸿则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正面中国人物形象,学委认为主要有两点:真实和不断成长。

真实在于首先其有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比如爱显摆,在学了几句英语之后就满世界炫耀,逮谁教谁“爱老虎油(i love you)”,闹了个乌龙;比如吃醋,在十三姨遇到白人朋友,对方向十三姨行吻手礼时,黄飞鸿立刻醋海翻波,之后再也没给过白人好脸。

另外黄飞鸿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他曾经天真地认为想要抵御外敌只需要勤练武功,同时因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蹂躏,他也对来自西方的东西习惯性抵触,比如迟迟不穿十三姨给他带回来的西装。

如果那时候有人拍“一句话证明你是中国人”,黄飞鸿肯定会回答:我们不穿西装,我们穿自己的长袍马褂!

而其魅力也在于,在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之后,能够立刻学习,突破自己的局限性,以今日之我击败昨日之我。

第一部中,他很快悟到了仅仅练好武功,无法对抗外敌,认为中国必须要改变,在影片最后,也穿上了西装和徒弟们合影。

第二部,他则开始领悟“谁是中国革命的朋友,谁是敌人”,为了保护革命党人陆皓东,他单挑白莲教,并最后对纳兰元述痛下杀手,他做事的标准开始变成了“谁能对中国革命更有帮助”。

白莲教有视死如归的勇气和报国热情,

但同时也具备着愚昧和残忍

这种以是非分敌我,而不是单纯以身份区分敌我的方式,要比弹幕里看到黄飞鸿打中国人就说他是汉奸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第三部《狮王争霸》里,他则已经开始思考国家最根本的问题,所以在最后也对李鸿章说出了振聋发聩的一番话。

子曰过:每日三省吾身。还曰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

在立足自身文化内核的同时,能够兼容并包,吸纳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和科技成果,而不是盲目排外,瞅谁都像瞅贼似的,这才是追求自强进步的心态。

90年代的黄飞鸿电影,已经将这种进步的思想表达得十分通透。

另外想说,在写李连杰的爱国主义作品时,学委在《精武英雄》和黄飞鸿系列之间犹豫很久,两部片子都是商业主旋律中的爱国主义代表作,黄飞鸿和陈真也都能代表中国人的光辉形象。

最后之所以选择了黄飞鸿,是因为《精武英雄》的陈真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信念和价值观,能够学习日本文化,和日本女孩谈恋爱,但照样坚决胖揍日本侵略者。还有将西方拳击化用到武术的做法,都说明陈真的视野具有国际性,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而黄飞鸿则能让人看到一个明确的成长轨迹,在那个国破山河在的时代,无数中国人也曾像黄飞鸿一样迷茫,所以黄飞鸿更有一定的普遍性。

4.永不过时的主旋律

重新回看李连杰的电影,依旧会觉得经典不过时。从各个角度分析、欣赏,都依然能回味无穷。

你可以把它们当成一个纯粹的商业娱乐片看,动作戏依旧不过时,情节依旧紧凑,加入的小幽默、小笑话还是能让人莞尔一笑。

你去分析人物性格,也完全有的放矢,里面欲说还休的爱情,并肩作战的友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某些人物的成长或者黑化,全都有迹可循,合情合理。

你去当成主旋律电影感受真善美,也毫无问题,故事那个风雨飘摇的背景,更能让人去深思家国天下的未来究竟在何方。

90年代是内地被港台文化席卷的时代,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并不缺席,比如李连杰这样的主旋律大师。

而在主旋律全面崛起的当下,他当年作品中的真诚而不投机,热血而不鸡血,思辨而不狭隘,追求自强而不是自大的精神气质,立得住的人性化角色,其实更值得后来者学习。

THE END

本文作者

学委丹尼尔,从没进过三分的东北三井寿

原标题:《热血不鸡血的"李连杰式主旋律",永不过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