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英剧《九号秘事》的好看已经超越了《黑镜》

阿水
2017-03-07 07:54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九号秘事》第三季海报

不要再拿《九号秘事》(Inside No.9)和《黑镜》(Black Mirror)比啦。同样已出至第三季,这两部剧因黑色悬疑和惊人反转常被拿来比较。而如今它们的区别已相当明显:《黑镜》对科技和人性的探索逐渐成为沉重的包袱,要写出令人屏息的故事愈显吃力;《九号秘事》因为全无主题负担,日常事皆能作灵感源泉,倒是越发抓人好看了。

《黑镜》第三季海报

当然,在热度上二者依然差距明显。《黑镜》早已成为备受瞩目的热播剧,《九号秘事》则依然在小众范围内流行,只被一小撮人视作心头好。理由?《九号秘事》毫无抱负地纯粹以悬疑和吓人为首要,毕竟不是很上台面。

《九号秘事》剧照

况且在过去的三年里,《九号秘事》反电视的潮流行之,无论如何在小屏幕上都是一个异数。如今的电视剧总喜欢塑造复杂的人物,好像剧情愈简单、人物愈复杂,才是高格调好剧。纯粹地讲好一个故事把握好每一分钟,以情节的峰回路转取胜,让观众在观剧的时候忘掉整个世界,不挖掘人性的吊诡和生存困境,早已是不入流的手段了。

偏偏《九号秘事》的两位搭档史蒂夫·佩姆伯顿和里斯·谢尔史密斯对老古董着迷。“瓶装剧”(Bottle Episode)的传统形式在他们手中重新焕发光彩,对悬疑和惊悚的向往,被编剧碾压智商的快感也随之被满足。

《九号秘事》剧照

“瓶装剧”最早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的《星际迷航》(Startrek),专指在单一场景内使用两台摄像机拍摄的剧集。一开始,人们使用此种方式是因为成本低廉、拍摄方便,后来人们逐渐发现,这种形式独具的时间线和情节紧凑留给演员的空间很大,具有舞台剧的视觉冲击力和专注性等优势。因此,后来的《神秘博士》(Doctor Who)、《X档案》(The X-Files)、《老友记》(Friends)等剧纷纷沿用此形式。

在“瓶装剧”的框架下,佩姆伯顿和谢尔史密斯随心所欲地探索影视史上不同的形式,从哥特式恐怖片、经典鬼片、悬疑谋杀案到默剧、中世纪的女巫主题、家庭伦理剧,不一而足。

《九号秘事》剧照

接下来,他们还将尝试全篇倒叙、音乐剧、年代剧,甚至全程通过CCTV监控镜头观看的形式。重复是这两位疯癫怪才最大的忌讳,此前,《疯城记》便是因为二人觉得戏已做足而主动喊停。

在第三季之前,这两位主创甚至从未用过之前合作过的演员(除了戏瘾极大的他们自己!),从而为观众制造最大程度上的新鲜感。

《九号秘事》一以贯之的主题是个“9”字。然而它一点都不重要,无论是以门牌号还是路牌号或者任何形式出现,它都是二人随意为之的结果。真正连贯的主题是二人此前延续自《绅士联盟》(The League of Gentlemen)和《疯城记》(Psychoville)的传统,致力于成为擅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恐惧的人。

《绅士联盟》第一季海报

《疯城记》第一季海报

路边的一双被扔掉的鞋,老奶奶的生日宴,衣橱里的躲猫猫游戏,逼仄的火车卧铺车厢,餐厅里抢着付账、男性自尊爆表的男士们,都成了他们创作的灵感。

《九号秘事》在形式上是黑色悬疑/恐怖喜剧,实则并不怎么好笑。每个角色的动机和善恶都直到最后一刻才会揭晓,佩姆伯顿和谢尔史密斯这两位编剧兼主演神经质的特质,亦很难让人对他们的冷幽默放心大笑。很可能下一刻,恐怖就向你伸手。

因为每集独立成篇,创作的灵感又常常来自日常。因此,编每一个故事的初始,这两位对结局是一无所知的。

往往是在创作的过程中,人性的幽微才会显现。

就像他们热爱的希区柯克一样,《九号秘事》里的人物从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也许会经历多达三四次改变面目的过程。也因为不像《黑镜》那样背负着深邃的主题,他们编故事的方式非常任性,总结来说就是一点:永远不能让观众预测到每一次转折,更不能让观众猜到结尾。

比较难能可贵的是,第三季的《九号秘事》还未露出丝毫疲态。

《九号秘事》剧照

从已经播出的三集来看(包括圣诞特辑),笔者很高兴地发现,自己并没有因为看过前两季而能够猜中哪怕一点点编剧的反转。

在你们没有看剧之前,剧透是不道德的。只能说这三集分别关于一部1970年代的恐怖片、一家普通餐厅里的男人聚会、一位老教授家中的不速之客。皮相很精彩,用的都是好演员,角色的设计本身亦没有被曲折的情节掩盖光芒;骨相更有趣,每个人都在演戏中戏,层层剥茧之后结局却有悲意。

《九号秘事》层层反转的诀窍,就在于每个角色都有过往。复仇、情爱、欺骗,虽然动因不外乎人类的软肋,以巧妙的方式编织成篇后却让人需要时间消化。

《九号秘事》剧照

有人觉得《九号秘事》不够深刻,不像《黑镜》那么引人深思。但是又何必执着于在电视上寻找心智的启发呢?反倒是这样一部剧,认认真真编故事、哄你目不转睛半个小时,回归从前众人围坐听故事的时代。那时候,围着篝火而生的故事就是这样既吓人又滑稽,这份纯粹,如今已越来越难得了。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