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滴翠亭公案,宝钗的问题究竟在哪儿?

2022-01-19 18: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兰藉文化 红楼梦研究

作者

顾渺

自《红楼梦》成书以来,针对宝钗的评价就显现出两极分化。在一些人的眼里,宝钗是个标准的大家闺秀,对宝玉的态度只是姐弟之情,婚姻大事上并无意与黛玉相争;但另一些人则认为,她是个为了宝二奶奶之位费尽心机,背后给黛玉捅刀子的小人。常被后者拿来佐证其观点的,就是滴翠亭内宝钗的“金蝉脱壳”之法。

但纵观前八十回,滴翠亭一事真的对黛玉产生了什么恶劣影响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件事究竟涉及了几个人。

书中明确在滴翠亭出现的,只有三个人:宝钗,小红和坠儿。

先说坠儿,这个人物身份上与小红很相似,是怡红院外围管洒扫喂鸟的小丫头。在宝玉跟前露脸,递茶递水的工作都轮不到她。书中也没有说她有什么掌实事的父母亲戚。可以说,她绝无影响黛玉地位和名声的能力。

从她的性格来说,坠儿只是一个有点贪财,但懵懂无知的小女孩。宝钗撞破二人谈话后,她丝毫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觉得:

“便是听了,管谁筋疼,各人干各人的就完了。”

要知道,小红和贾芸的“私相授受”是有很大风险的。抄检大观园时,司棋也只是被抓到和表弟潘又安互赠定情信物,便被赶了出去。小红若是被人发现,结局想必也不会很好。

最重要的一点,第五十二回时,坠儿就因为偷窃平儿的虾须镯被逐出了,而此时离黛玉之死还有好几十回的时间,怎么也不能把黛玉的命运推到她的头上。

所以,即使坠儿认为是黛玉听了她们的秘密,恐怕也不会做出什么害人的举动。

那也许是小红?毕竟她是林之孝的女儿,后来又在凤姐那里当差,应该很有影响力。

但我认为,小红伤害黛玉更是一种谬论。小红本名林红玉,与林黛玉仅有一字之差。以“玉”为名的角色在书中都有不俗的一面。可以说,红玉这个名字,本身就体现了曹公对小红这个人物的偏爱。

此外,她与晴雯、妙玉、尤三姐和龄官一样,都是曹雪芹在书中给黛玉创造的“影子”。她们就是在不同环境下长大,做出不同人生选择的林黛玉。

虽然小红既不多愁,也不多病,但是她在回怼晴雯时的那份好口才,会不会让你想到颦儿对别人的打趣和作诗时的才情?她和凤姐汇报时显露出的落落大方和条理清晰,能不能看出黛玉将潇湘馆管理得井井有条的影子?

小红是俗世中的黛玉,芸红是HE版本的宝黛。所以,曹公断不会安排小红做出有损黛玉名声的事。这与人物的形象塑造是不相符的。

事实上,通过脂批我们可以得知,在后半本里,小红在狱神庙一节中是有高光表现的,是个当之无愧的侠义女子。

这样分析下来,有人可能会觉得,宝钗在这件事里没什么问题。因为黛玉确实不会因为听了两个丫头的秘密就遭受什么折磨。也许正如同脂砚斋所说,滴翠亭只是说明宝钗的“急智脱壳,非拘拘然一女夫子”。

但我认为,此事并非如此。宝钗在滴翠亭中,确实展露出她价值观中有缺陷的一面,但并不是因为黛玉,而是针对这件事的主人公小红。

原文里明确写出了宝钗内心对小红的评价:

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东西。

这句心理描写,放在宝钗身上是让人很惊讶的。曹雪芹在前八十回里,很少写宝钗的心理活动。即使是发生了大事,如金钏跳井和柳湘莲出家时,她也能做到处事不惊,端庄自持。这一方面是因为宝钗自幼接受的大家闺秀的规训,也因为本身性格中的“无情”。

那么,宝钗为什么会对一个宝玉院子里的普通洒扫丫头,有这么负面的评价呢?说小红得罪过她那是无稽之谈。剩下只有一个原因,小红身上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与宝钗心中的标准不符。

眼空心大,说的就是小红不满足于现状,想努力往上晋升的姿态。小红确实是个要强且有眼界的丫头,能说出“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这份境界连前期的宝玉也未必比得上。

但她在意识到这一点时,并没有自暴自弃,随波逐流,而是积极寻找新的出路。这种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那为什么宝钗对于小红的这份优点不能加以赏识,反而认为她品行不好呢?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宝钗价值观里的缺陷了。

在宝钗及整个封建社会上层的眼里,底层人民想要主动向上跃升的想法,是令人不屑且不讨喜的。他们的观点是:我可以给,你不能主动要。

以袭人为例。虽然很多人诟病袭人的心机,但她的姨娘之位,严格来说也不是自己要来的,而是王夫人在听了她的多次表白后主动给予的。她在王夫人面前展现的,都是自己恪尽本分、懂礼守礼的一面,她绝不是个将“我要做姨娘”挂在脸上的轻薄人。

宝钗对于袭人的认可,也建立在此基础之上。若是袭人将自己主动与宝玉云雨之事和自己的“争荣夸耀之心”与宝钗和盘托出,宝钗还会对她有这么高的评价吗?恐怕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上层阶级会有这种心态呢?我猜测,这源于他们在享尽荣华富贵好几代之后产生的自信。换句话说,他们认为自己是不会落得和小红等丫头一样为奴为婢,看别人脸色过活的下场的。

《红楼梦》是本写大家族逐渐衰落,乃至走向“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悲剧。前八十回里,从凤姐直白的阐述“贾府钱不够了”,到细枝末节处给贾母专供的红稻米饭数量不足,都能体现出衰败的过程。

但前期的衰败依旧是缓慢的,温和的,以至于即使是上层中最聪明的一些人,依旧无法意识到四大家族有一天会沦落到被抄家发卖,子弟锒铛入狱的地步。

宝钗同样如此,她意识到了家境的中落,但也只能做到减少富丽闲妆,将屋子打扮得如雪洞一般。彻底的毁灭,对于她而言依旧陌生而遥远。因此,她对小红这样意识到危机而努力寻求出路的丫头,无法共情,甚至站在上流阶层的位置上,对她们天然地反感。

《红楼梦》后半本至今已完全失散,唯留下一点脂批可供爱好者们参考,从中可略微窥见四大家族的一败涂地和小人物们的侠义心肠。

贾府败落后,宝钗仍然活着。不知狱神庙一节中是否有她的戏份,更不知当她身份完全转变后,看到以前那个被自己认为“眼空心大”,如今却出手相助的林小红,又会有何等的心理变化呢?

原标题:《滴翠亭公案,宝钗的问题究竟在哪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