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国人大代表陆亚萍建议:设全民阅读节,贫困地区办农家书屋
全民阅读工程是“十三五”时期文化重大工程之一,近日某档电视读书综艺节目的热播更是在全国掀起了阅读、朗读的风潮。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亚萍集团董事长陆亚萍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全民阅读”的建议》具体提出了设立全民阅读节、推动全民阅读立法、图书定价更加合理、建构数字化阅读观念等建议。
“如今,世界许多国家都设立自己的阅读节。以美国为例,除每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之外,还建立了‘阅读遍及全美日’、‘免费漫画节’、‘好奇日’等与阅读相关的节日,时时提醒国民关注阅读。”陆亚萍在建议中谈到。
她表示,即使不设国家层面的“读书日”,各省、市、自治区以及下辖的地县,也可以设立地域性的“读书节”、“学习节”、“阅读日”,以图书馆、新华书店、职工书屋、社区书屋、农家书屋等为阵地,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形成全民阅读活动的集聚效应,在全社会掀起阅读新风尚。
2016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就其根据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起草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家层面的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又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陆亚萍是阅读立法的积极倡议者。虽然阅读立法并不意味着能够彻底解决全民阅读问题,但有利于提高国民认识,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她表示,在西方国家,阅读立法是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手段,“美国有《卓越阅读法》(1998)和《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2002)”。
同时,她建议图书定价更加合理化。“书价下来一点,激发大家的阅读热情,用销量来提高利润。对一些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由政府或爱心企业买单,开办更多的农家书屋,让更多的农民和贫困学生,阅读到自己喜爱的书籍。”
她援引了著名作家二月河的说法。据河南日报2016年报道,在当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作家二月河在审议中说,现在很多书价格很贵,往往令读者望而却步,建议国家逐步降低图书税率,把这部分税收让利给读者,从而降低书价,让大家多买书、多看书。
此外,陆亚萍对全民阅读的建议也不仅局限于纸质阅读。她表示,数字阅读已成为青少年阅读的主要方式。“虽然新媒体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但传统纸质图书阅读和新媒体阅读并不矛盾,不同媒介载体各具优势,可互为补充。”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