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手艺年味:跟着上海剪纸传人一起剪出新春吉祥

2022-01-23 11: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澎湃新闻记者 朱喆

每到岁末,一张张花样各异、造型独特的剪纸作品承载着新春的美好祝愿,出现在千家万户的窗户、门头,春节可能是人们离这门传统手艺最近的时候。

对85后石勤玲而言,剪纸成为她每日必修已经快12年了。

石勤玲 本文图片和视频除标注外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朱喆 图

石勤玲应该是上海剪纸目前最年轻的传承人,也是这项国家级非遗文化项目最优秀的继承者之一。她来自崇明的一个普通渔民家庭,由于父母时常外出,自小她的动手能力就很强,小时候做纸风铃、钩花,一件件小作品使她收获了手作的喜悦和成就感,高考时她决定追随手艺之梦,选择上海工艺美院的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学习。

所谓命运的际会,2010年毕业时她到上海工艺美术馆研究所应聘,有幸被上海剪纸名匠奚小琴收入门下,自此开启了她和剪纸的缘分。

接下来的四年里,她只做了一件事——打基本功,徒手剪圆圈、方块、弧线等,线条粗细按照发丝精细度为对比。奚老师是严师,亦是慈母,手把手教她练习,带着她走访国内外各项交流活动,2014年出师大考题《梅花喜鹊》赢得了一众工艺美术大师的全票通过,为她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强心剂”。

基本功练习 石勤玲 图

 

2014年出师大考题《梅花喜鹊》 石勤玲 图

平淡无奇的纸片、朴素无话的剪刀,却在手中变出那么多炫目的作品,石勤玲坦言吸引她的是这门手艺看似简单却变化莫测的持续魅力。

石勤玲剪纸小品合集 

上海剪纸诞生于20世纪初,最早多用作门笺、鞋花和绣花样,受到海派文化包容并蓄的特色影响,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演变中,上海剪纸形成了中国剪纸艺术中与众不同的“海派”风格。

《斗鱼之狮尾》 石勤玲 图

《56个民族之纳西族》石勤玲 图

据《“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的论述,上海剪纸借鉴与融合了其他多种艺术形式、不同剪纸艺术流派。具体表现的主题不易受传统剪纸程式的束缚,勇于创新,风格和形式因市场及时代审美而变化。

另一方面,上海剪纸的传承者们也表现出各显身手,无有雷同的特色。王子淦是“海派”剪纸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传统技艺,将北方剪纸的粗犷豪放和南方剪纸的细腻流畅融为一体,表现出极强的艺术个性,其作品简练夸张,装饰性强,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水风景、人物建筑无所不备,而另一位代表人物林曦明则另辟蹊径,将各种绘画元素融入剪纸之中。两位代表性人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促进了上海剪纸的发展。 

石勤玲说:“经过深刻的积淀,集南北之长的‘海派’特色,豪放而不粗糙,细腻而不呆板,注重形式美,充满生活气息,在全国各种剪纸中占有重要席位。”

剪纸作品《草龙拐子》  石勤玲 图

之所以如今能从容不迫地谈起这些,源自她十余年的实践,她觉得传承的技法是经典的,无须更改,但创作上,思路一定要打开,生活中任何美好的东西都能用剪纸来表现。她家里养了一只刺猬,当时她刚成为“准妈妈”,她就兴之所至,创作了一幅《母爱》,将自己怀孕的喜悦投射在作品中。

剪纸作品 《母爱》 石勤玲 图

“随着近年来社会对非遗技艺和传统文化的重视,上海剪纸展现的平台还是很多,有些作品是主题式,例如最近上海剪纸上海古镇系列,用本地技法讲本地故事,我就做了《朱家角邮局》《罗定龙船》等大件”,她说,“难的还是自由创作。其实大家对剪纸都不陌生,要吸引更多人关注这门手艺还是从题材上创新,上海剪纸名家之一李守白老师曾有套色作品《春眠》《夏语》《秋游》《冬聚》就是生动地展现石库门、上海旗袍女子等典型的魔都文化符号。奚小琴老师曾创作《猜东里猜》,描绘上海方言和本地游戏,用剪纸连接上海人生活的趣味和情感,这些作品既亲近观众,又承载了上海城市文化,这些都是后辈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

石勤玲剪纸作品 《朱家角邮局》

除了内容设定,作品呈现的色彩、构图等也要相得益彰,要擅用各种纸张自带的纹理、颜色,组合搭配出有新鲜感、趣味感的画面,“我们需要让作品具有时尚感,这么多年,我接触到剪纸的受众群体多为青少年和老人,非遗进课堂,进社区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在大学生及上班族中,剪纸文化的普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剪纸作品《本大王系列》(石勤玲自创卡通人物 本大王) 石勤玲 图

在石勤玲看来,剪纸零基础上手都非常快,哪怕只是剪一个小图案,只需很短时间,后续精进才需要更耐久的精力和专注,她感慨,“我时常觉得我太慢了,和数字时代的节奏不匹配,但手艺活只有靠打磨,我非常感恩在如此的快节奏下,我能有机会从事着‘奢侈’的工作”。

石勤玲现场展示 《吉祥如意》剪纸 

鸡的肚子的弧度,每一个毛发的粗细、布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采访现场,她展示了上海剪纸特色阴阳剪的作品“鸡”(吉祥如意)和立体“春”字,边剪边介绍说上海剪纸的技法核心特点是对图案细腻的钻研,以及对线条的高标准,鸡的肚子的弧度、每一个毛发的粗细,布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石勤玲示范剪纸立体春字教程(04:01)
剪纸面临的挑战除了数码打印技术的冲击,还有一个核心难点就是剪纸图样很容易被抄袭,一旦图样展示出来,抄袭者就可以复制。剪纸艺人们有时还要用巧思在作品中做出标记,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剪纸作品《阖家欢乐》 石勤玲 图

石勤玲的大学同学们都离开了工艺美术行业,就她还在坚守。时常被人问及是否想过离开,她的回答是“我没有想过放弃,我只是被阻碍过”。

剪纸不仅用剪刀,有时局部细节也运用刻刀。

石勤玲示范剪纸剪刀选择要诀:手伸进把环时有缝隙(上),销轴灵活(下)

去年她的右手做了手术,术前医生告诉她可能无法重新拿剪刀,石勤玲回忆起那时场景,只说了一句:“那我可以学着用左手剪!”手术成功了,只是花了半年回复,当重新拿起那把心爱的张小泉剪刀时,她知道她永远不舍得再放下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