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走进科学家 | 100多年了,这个名字依旧闪耀——华罗庚

2022-01-22 21: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自学成才的数学家 初中毕业的教授

“先生起江南,读书清华。浮四海,从哈代,访俄师,游美国。创新求变,会意相得。堆垒素数,复变多元。雅篇艳什,迭互秀出。匹夫挽狂澜于即倒,成一家之言,卓尔出群,斯何人也,其先生乎。”——丘成桐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

家境贫困 身残志坚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金坛一个贫穷家庭,家中开一小杂货铺。华罗庚小时成绩并不好,但数学老师王维克发现了他在数学上的天赋,把自己的藏书送给他。

15岁时,华罗庚到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求学,由于贫困,仅一年后便退学了。他回到家里杂货铺,边站柜台边自学,有时算得入迷,竟将自己演算的结果当成货款告诉客人。

19岁那年,华罗庚感染伤寒,险些丧命。卧床半年后,落下终身残疾。他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他幽默地说自己走路是“圆与切线的运动”。

自学成才 崭露头角

华罗庚寻找小城中所能找到的书看,却只找到一本薄薄的50页微积分教材,就再没有更深的书了。即便如此,他竟以敏锐的洞察力和耐心的计算,发现数学家苏家驹论文中一处错误。

20岁的华罗庚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看到后,惊奇不已,说“这样的年轻人应该到清华来!”,破格聘他为助理员,管理收发文件等杂务。

利用工作闲暇,华罗庚用两年时间,自学完成别人八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1933年,华罗庚被破格提升为助教,两年后成为讲师。

华罗庚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

不为虚名而读书

1936年,华罗庚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首席教授哈代鼓励他申请博士学位,华罗庚却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他放弃博士学位,作为访问学者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两年时间写了20篇论文。他提出的“华氏定理”还改进了哈代的结论,哈代赞许他为“剑桥的光荣”。

华罗庚的每一篇论文都有资格获得一个博士学位,但他一生仅有一张金坛中学的初中文凭。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归去来兮!”

抗日战争期间,英国人要华罗庚留下来教书,他却放弃一切毅然回国,到西南联大任教。资格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让初中毕业的华罗庚晋升为教授。

1946年,美国伊利诺大学聘请华罗庚为终身教授。1950年,祖国解放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放弃优厚的条件,举家回国。

在《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中,华罗庚发出呼吁:“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归去来兮!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1950年,华罗庚与许多留学同学一同乘轮船回国

冷暖尝遍 无悔回国

由于其留美经历,华罗庚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遭受冲击。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仍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他在工农业生产领域推广“双法”(统筹法和优选法),此后十几年间,足迹遍布祖国大地。

1979年,华罗庚在英国讲学时,一个美国学者问他对当初回国的选择感到后悔,他回答说:“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些事情,并不是为了舒服。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

华罗庚在中科大开创的“一条龙”教学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华龙弟子”。华罗庚撰写了一系列数学通俗读物,在青少年中影响极大。

↑1958年,华罗庚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课。

↑1953年8月华罗庚和数学研究所的学生在交流数学。

1985年6月12日

华罗庚在东京大学向日本数学界作讲演

讲演结束在接受献花的一刹那

他的身体突然往后一仰

永远地倒下了……

10余部专著、150余篇学术论文……

华罗庚的一生

带给了世人丰厚的数学思想成果

更让高深的数学理论知识

走进了工厂车间、千家万户

如今

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

秉承华罗庚的精神

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

投身到数学研究中去

撷取数学世界的明珠

他传奇的一生

启迪、勉励着后人

也时时让我们铭记

求真、求善的科学精神

永不熄灭!

原标题:《走进科学家 | 100多年了,这个名字依旧闪耀——华罗庚》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