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2022-01-24 17: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党史故事专栏

本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历史故事。

“东方红一号”卫星结构设计总图

1970年4月24日21点35分,搭载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长征一号”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指挥员:点火!

现场:点火!

解说:4月24日,共和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在宇航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1970年初,科研人员在厂房内测试东方红一号卫星

随后,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卫星上播放的《东方红》乐曲,音色优美,清晰洪亮。

“东方红一号”传回的音乐信号被湘西、海南两个测控站接收到并录制成磁带,随后被专机送往北京,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广播。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控制台操纵员胡世祥按下发射按钮,“东方红一号”随后升天

卫星成功发射的第二天,正在广州参加东南亚“三国四方”会议的周恩来总理,刚走进会场就兴奋地向代表们宣布了“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消息。

周恩来:昨天晚上,我们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从1958年提出设想计划,到1970年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项目历时12年,中间一度停滞。1964年12月27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负责卫星研制的“581组”副组长赵九章致信周恩来总理,提出随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以及导弹发射的成功,应该尽快恢复被暂缓的卫星研制计划。

搭载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长征一号”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信中的建议得到了党中央的重视,1967年12月,国防科委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会议,审定了总体方案和各分系统方案,正式命名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东方红一号”。

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领导小组组长 戚发轫:当年就叫“18勇士”,“航天18勇士”,实际上就是18个所需要的专业,有搞总装的,有搞总体的,有搞结构的,为了筹备这个事情。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从此开启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孙家栋:那个激动的心情确实没办法说,你可以想象,那个时候中国的条件能把第一颗卫星在那个年代把它弄到天上去,确实是一个螺丝钉都是中国自己搞的,真是感觉到扬眉吐气。

“东方红一号”音乐装置

1970年5月1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完成探测任务,停止发射信号,但卫星的轨道寿命并未结束。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依然在太空运行,那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前不屈不挠、奋勇前行的象征。

微信公众号:

ChinaEnergy-V

新浪微博:

@国家能源集团之声

内容来源 | 央视新闻

原标题:《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