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的海|三林舞龙:消防兵到舞龙队长,90后诠释龙狮精神

赵晨霖
2022-02-02 07:41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按】

上海位于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是长江入海的咽喉要塞。

上海因海而生,凭海而兴,借海而拓。古往今来,上海城市的发展一直受到海洋文化的滋养和影响。从海洋文化角度看,上海经历了江南渔村、国内贸易港、远东航运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城市形态的变迁。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海洋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上海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先民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和2035年建成“人文之城”的大背景下,深入讨论上海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正当其时。

站在2022年新起点,澎湃新闻推出《上海的海·海洋非遗守“沪”人》专题报道,通过系列短片,带领澎友们走进非遗传承人的工作与生活,品味海洋非遗的韵味,求索“海”于上海的深刻意义。 

第一集《三林舞龙》 导演:赵晨霖  摄影:赵晨霖、王一江  剪辑:赵晨霖(06:52)

“千年古镇藏龙头,典当旗杆两眼球,圣堂真武助龙尾,永保三林民安休。”或许民谣渐渐不再被世人传唱,但“三林舞龙”正走入百姓生活,走向国际舞台。1990年出生的赵文强是土生土长的浦东新区三林镇人,在少年时期目睹龙狮文化的魅力,从小耳濡目染,对“三林舞龙”有着特殊的情怀。21岁时,他加入了三林舞龙队,十年后,作为队长的他带领队伍卫冕全运会冠军。从舞龙小白到运动健将,从弱冠到而立,龙图腾镌刻进了他的事业,甚至是生命。对于赵文强来说,传承龙狮文化是“龙传人”的初心与使命。

以下是三林龙狮队队长、上海市龙狮协会秘书长赵文强的自述——

当消防兵去舞龙

18岁那年,我当了义务兵。做消防兵那两年确实历练人,身体素质和意志力,都是当兵时磨练出来的。那时候年轻,能扛得住,睡一觉,眼一睁,又开始高强度训练,有火情、险情的时候直接冲往一线,越累越要熬住,越要努力训练。

退伍后,我进入三林的一家企业工作,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2011年,我正值二十刚出头的年纪,好动,热爱体育,看到三林舞龙队的招募令后立即报了名,没想到舞龙一发不可收。进队后,我开始工作、训练两头跑。舞龙队里有公司白领、创业的小老板、学校老师和大学生,训练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

2014年,舞龙队的一位负责人离开了队伍,空出一个编制岗位,于是我辞去原来的工作,专职舞龙。相较而言,企业的工作在时间和收入上都更稳定,但舞龙是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恰好有机会把爱好变成职业,还能传承中华龙狮文化,我相信很多人压根遇不到这种机会,所以自己应该珍惜机遇,勇敢尝试。

父母起初不理解我的选择。他们支持我把舞龙作为一种业余兴趣,男孩子出去跑、出去玩没问题,但是担心我专职舞龙太辛苦,希望我找个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就可以了。他们常说,“这么累,别去舞啦,舞了也没什么意思。”

三林舞龙队毕竟是竞技队伍,竞技类的舞龙对体能、技术、难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单单做完搁肩蹬腿、躺肩挂腰等几个专业性热身动作,每个人都会大汗淋漓。每次训练回家后,我难免面露疲惫。除了日常训练,我还要参加许多赛事和推广活动,时常不在家。以前队伍招募新人,来二三十个,最后能留下的只有几个人。不是练了几次嫌苦,就是家里有事等原因打退堂鼓,能留下的队员对舞龙都是真爱。我毕竟曾是消防兵,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意志力,都有优势。而且,我真的很爱舞龙。

赵文强在三林老街上舞龙。

父母的心疼,我明白,不过我还是努力说服他们。说大点,我有责任去传承三林的非遗文化;说小点,我喜欢舞龙,只要从事相关工作,我就开心,为什么要拦着我做喜欢的事呢?

慢慢地,他们感受到了舞龙带给我的精气神的改变,看到了我的成就,最终接纳了我的职业转变。我从原本的内向、不擅长表达,到现在对着媒体镜头也能侃侃而谈,面不露怯。街坊邻居碰见我父母,会喊,“今天在电视、报纸上又看到你儿子了”。虽然父母不在我面前喜形于色,但我知道,他们是感到骄傲与开心的。如今我忙于工作,他们会默默关心,叮嘱一声“注意身体”。 

荷兰奥委会前主席埃丽卡·特普斯特拉正在和舞龙队交谈。赵文强(左一)、教练唐永清(左二)

握龙即英雄

2017年世锦赛结束后,老队长陈春华退役,我接过队长的袖标,一眨眼已过去四年了。作为队长,我要熟悉队员,安排好日常的训练,为人处世也要有大局观。特别是外出比赛,音乐、器材、服装、队员个人生活问题,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我们的队伍氛围一直是团结友爱的。

队长主要是配合教练员管理好团队,指挥赛场活动,队员们都相当配合,他们会提一些良好的建议,比如队员提出某个动作编排不合理,教练也会采纳意见,合理沟通,进行修改。我们私底下经常一起团建,彼此成家后,也会携妻带儿,跑动跑动。不仅是队友,更像一个家人、朋友、兄弟。

我没有对队员发过火,只是有时候态度硬一点。训练前我都会跟他们一起打篮球,也热热身嘛,本来自己也喜欢各种体育项目,私底下和他们开些玩笑。但是只要开始训练、比赛,我就会严肃起来,不苟言笑,有些队员可能还在打闹,我会立刻提醒,因为不管训练还是比赛,都要全神贯注,一旦开小差或者松懈,很可能造成自己摔倒或者让其他队员受伤。失误是小事,受伤是大事。什么场合做什么事,队员们也都心中有数了。

队友们给赵文强过生日

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过程,成为队长也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刚进队的时候自己也是舞龙小白,教练不可能让我很快去参加比赛,往往需要先在很多表演活动中练练胆,积累经验,检验训练水平。我也犯过很多错误。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在南京路的一场演出,当时做一个跳龙的动作,我慢了一拍,导致前面一名老队员没跳过龙身,摔了一跤,然后龙体打结,影响了整个演出。在这之后,我吸取了教训,知道自己还要加倍努力。

第一次比赛,我很紧张,压力大。那次比赛,虽然有几名老队员,但以新队员为主,大家也都第一次上赛场,我在做一个组合动作时失误了,影响了最后成绩,拿到了第二名。

舞龙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断战胜自己的运动项目。舞龙时,除了龙珠,每一把是相互牵制的,但凡有队员失误,就会造成龙体打结,甚至摔倒受伤,也就和冠军失之交臂了。所以团结很重要,个人能力的提升也重要。教练常说,赛场上表现最差的一名队员决定了整条龙的技术水平。很多时候就怕输给自己,因为三林舞龙队的水平确实比较顶尖,这不是“凡尔赛”。如果因为紧张而导致动作变形,造成失误,错失冠军,这是完全没必要的。

在比赛场发生事故,其实已经无法挽回了,教练和队友都会以安慰为主,让队员提升信心,下次不犯这个错误。而且,即便是在训练场出现失误,我们也会当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我成为队长后,我更希望新队员能多多走出训练场,先从表演开始,在各种展示活动中锻炼自己。我也尽力用多年的经验帮助新队员更快掌握舞龙技巧,学会高难度动作。

三林舞龙队成立于1994年,30余年来,龙舞的大大小小各类比赛,包括之前的全国体育大会、农运会、世锦赛、亚锦赛等等,所有金牌都已经拿过了。我参加过2017年的世锦赛,当时已经成为主力队员了。看到中国国旗冉冉升起的样子,真的是相当有自豪感。小时候看体育比赛,都要看升国旗的环节,自己也十分憧憬这样的光荣时刻。如果我没有选择舞龙,根本没有机会站在国际舞台上,站在运动员的最高领奖台上,代表中国,把国旗升起来,把国歌唱起来。当时内心澎湃万千,眼泪就这么流了下来。

三林舞龙队参加2017年龙狮世锦赛夺冠

2021年的全运会对我来说很特殊。一是自己第一次以团队负责人的身份组织赛事,肩抗大旗,承受着“能否卫冕冠军”的巨大压力。二是面临的新问题也不少。因为疫情影响,这次包括龙舞在内的很多项目都纳入为群众展演,进行线上比拼。资格审查和视频拍摄环节都设置了严格的要求。

视频最多拍两次,这就要求表演不容有失。由于要求在室外录制,拍摄地点选择在浦东世博地区的中华艺术宫前,那段时间恰好遇上台风天,拍摄计划几经周折。另外,为了突出群众赛事的特点,主办方把参赛人员的年龄门槛设置为25周岁以上,乡镇组队伍里的参赛者都需要有三林镇的户口。所以,我们队伍里的体院学生没法参与,人员需要“大换血”,我们只能请本地的老队员出山,高强度集训四个月。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队伍拿龙珠的是一位女教师,纯新手,她也是我们队里的第一名女队员。她很努力,反复看训练视频,非常用心地画图纸,训练时会提前去走路线,定方位。老队员的咬牙坚持,新鲜血液的注入,为上海争得了全运会的金牌。   

多年来,我们队里一直流行这句口号:“你我皆凡人,握龙即英雄。”舞龙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的青春在奋斗的汗水中闪光。

三林舞龙队参加2021年全运会并夺冠

中国的三林,世界的龙狮

作为一名老队员,我经常和新队员说,我们也是传承普及者,要进到校园、企业进行授课。所以不能局限于运动员的身份,也要承担教练员、裁判员、传承者的角色。教练组织训练时,我们可以留意教练怎么教一个动作,怎么编排一个套路。舞龙不是光凭体力或者力量就能舞好的,需要跟上教练的思路,不断动脑思考,随机应变。我也跟队员说了,比赛归比赛,每个人都有固定的把位,但在演出过程中,要慢慢学会上下桩的动作,可以拿着龙头舞一舞,也可以尝试龙身的动作。队里的张玉祥教练,我们称他“万能张”,为什么?他会打鼓,会舞龙,也会舞狮,掌握了龙头、龙身、龙尾的动作,也能舞龙珠。

舞龙不可能舞一辈子,运动员终归要退役和转型。比完2021年12月的世界网络舞龙舞狮大赛,我就要退役了。一方面,我在前不久当选了上海龙狮协会秘书长,同时也是中国龙狮运动协会的委员,所以日常工作越来越忙;另一方面,自己年龄增长,体能有所下降,脚踝、膝盖、右肩等部位有伤病。

其实我并不想退役,因为舞龙带给我太多快乐与成就感。退役对我来说不是终曲,而是新征程的号角。退役之后,我会更专注于龙狮精神的传承和龙狮运动的推广与普及。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参加舞龙舞狮的推广活动。我们会带着道具去人流量大的公园、商场演出,也会在机关单位、校园、社区开办培训班。不光带去舞龙舞狮的表演,也会让民众参与进来,让他们亲身感受龙狮运动的魅力。我们也会举办很多比赛,社区赛、校园赛、华东地区的龙狮邀请赛等等。另外,我们也设置论坛来探讨龙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从上个世纪起,三林舞龙队的创始人陆大杰老师就开始将舞龙竞技推向规范化的道路,他起草了国际龙狮的竞技规则,带着竞技团队不断登顶,建立起了老中青少幼等不同层次的舞龙队伍,在三四十年间打响了“三林舞龙”这一文化品牌。三林舞龙继承了传统舞龙的技艺,又吸收了兄弟省市的舞龙技巧,融合了舞蹈的肢体语言、戏曲的步法亮相、武术的精气神韵、技巧的翻腾滚跃,形成别具特色的海派风格。

如今,陆大杰老师作为“浦东绕龙灯”的国家级传承人,仍然努力将“三林舞龙”带向全世界。三林舞龙队曾经舞进人民大会堂、上海大剧院,在香港、澳门回归庆典、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中频频亮相。不仅如此,三林舞龙队还先后出访比利时、德国、法国、柬埔寨、日本、印尼、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疫情之前,三林镇每年都会举办浦东国际龙狮文化节,开展文化交流,邀请国外的优秀龙狮队伍来沪演出,互相学习。其实很多国外队伍的水平也是相当高的,我也和一些国外运动员保持联系。我记得有一位印尼友人的朋友来上海玩,要邮寄一个快递,他没法接收,于是联系我帮忙转交。虽然在比赛场上我们是竞争关系,但私底下都是朋友,龙狮是连接这份国际友谊的强有力的纽带。

浦东三林镇在2001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舞龙)”,在2004年又被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授予“中国龙狮运动之乡”。2011年,三林舞龙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舞龙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一种体育精神。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有责任传承龙狮文化,向全世界传播和谐、奋进、无畏的龙狮精神。 

(本文根据赵文强口述整理而成,文中照片除特殊注明外均由赵文强本人提供。)

海报设计:澎湃新闻 祝碧晨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沈轲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