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国博弈下全球供应链的中断风险与“备胎”管理

2022-01-25 18: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学派 ,作者符正平 叶泽樱

中国学派.

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导语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急剧扩张,中国产品出口出现了“逆比较优势”的现象,中国作为技术落后国家,其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规模超越了技术先进的国家。华为公司在“备胎计划”中体现出的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管理供应链中断风险对中国其他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原题《大国博弈下全球供应链的中断风险与“备胎”管理——基于华为公司的案例》,摘自《江苏社会科学》2021年4期,罗浩摘

01

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供应链

“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美国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中心,而且也是其他发达国家的工业中心。它利用技术与经济的先发优势,主导着国际经济制度的运行,并推动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贸易自由政策,一方面将核心生产环节如产品研发、技术设计留在本土,维持其在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保证其对全球供应链的控制力;

另一方面将非核心生产环节如零件生产、产品组装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扩大了国际经济规则的应用范围,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供应链。巨大的市场份额、众多的技术公司以及源源不断的技术供给使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难以替代。

根据帕累托法则,在全球供应链中,只有一小部分的企业能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巨大影响。剩下的绝大部分企业,其个体对供应链所能产生的影响都是极其有限的。只要抓住核心技术,可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巨大影响。美国清楚地认识到高科技供应商便属于举重若轻的小部分,所以,美国政府一直将高新技术的优势紧紧拽在手中,维护其对全球供应链的控制力,以最大程度为美国的经济、政治输送利益。在全球供应链中,各个节点上的企业相互影响。

研究发现,焦点企业所受的冲击在供应链上的传播具有相关性、双向性、非对称性和递减性。焦点企业的中断风险会随着供应链传递给其业务伙伴。中断风险会向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同时传递。最后,一般而言,客户所受的影响会比供应商要大。

“实体清单”不仅会导致华为公司的损失,还会损害到全球供应链上每一个企业的利益。美国对华为公司的断供会损害华为公司下游客户的利益。华为产品的大部分高端零部件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厂商。华为“备胎计划“中零部件的技术水平与美国还是存在很大差异,即便启动“备胎计划“,华为公司的产品质量是否能像从前一样还是未知数,这使华为公司客户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

02

“备胎计划”的利弊

“备胎计划”是企业为了避免潜在风险,维持正常运转,预防原定计划无法正常实施而设计的可用于替代常规计划的备选方案。与传统备选方案如备选供应商仅强调替代的策略不同,“备胎计划”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原定计划的替代,还要补齐企业的竞争劣势。当企业无法通过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全球供应链时,“备胎计划”可以帮助企业转向参与国内战略性产业的供应链构建,它可有效地减少企业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备胎计划”的优势。

第一,它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备胎计划”保证企业对于生产所需的关键产品和供应渠道都有至少一个备用选项。当上游企业的供应被打断时,企业通过启用“备胎计划”维持供应链关键节点上的技术或产品供给,并基于比较优势在国内构建新的供应链。在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的第二天,华为公司宣布启用“备胎计划”。该计划保证了华为生产线的正常运作,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华为的损失。“备胎计划”有效规避了企业生产对某一特定区域的技术依赖,降低了供应链中断的概率。

第二,“备胎计划”可以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不断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企业完成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对于处于全球供应链中下游的企业而言,一味地通过静态比较优势参与生产会使其固化在全球供应链下游。“备胎计划”的实施有利于企业在“干中学”,避免和上游企业的技术差距进一步拉大,摆脱固定的专业化分工。

华为公司的“备胎计划”使员工正视本企业与美国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的差距,激励员工不断地进行技术研发。“备胎计划”的弊端。

第一,“备胎计划”需要耗费大量资金。高新技术具有开发周期长、投资数额大和迭代速度快的特点。“备胎计划”包含对企业生产中所需的核心技术的开发。在研发出新的产品和技术后,企业还需要持续投入资金以对其进行更新换代。“备胎计划”增加了企业研发成本,而这些设计出的产品,很多却只能被束之高阁,无法为企业带来利润。

第二,“备胎计划”会造成技术的浪费。“备胎计划”是只有当企业供应链面临中断时才会采用的应急方案,其中的技术并不参与日常的生产活动。由于缺乏市场检验,企业无法真正了解“备胎计划”中的技术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原有技术。

03

中国企业构建“内外双供应链”的选择

集中生产和配送以及资源的全球配置所带来的供应链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了中断风险的客观存在。

在中国企业高度嵌入全球供应链的情况下,中美两国的技术竞争与经济博弈导致中国企业面临供应链中断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如何构建安全可控的供应链成为广大中国企业需要面临的问题。因此,打造“内外双供应链”能比较有效地帮助中国企业应对全球供应链中的外部风险。

一方面,中国企业需要将技术设计转化为企业内部分工。企业必须要提高核心技术的设计能力,才有可能在国际供应链上掌握主动权。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需积极维护其外部供应链,参与国际分工可以提高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强化科技强国离岸外包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增强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构建“内部供应链”。构建企业内部供应链有利于提高替代能力。一旦外部供应链中断,企业可以转移生产能力。

第一,企业领导人需要有足够的创新精神。

当前,外部风险不断干扰着全球供应链的正常运行,核心技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企业家对于创新动力与创新选择方面的问题。就企业家个人而言,应该冷静分析当前形势,培养自己的创新嗅觉与创新韧劲。

第二,企业要有合理的创新目标。

一方面,企业要分析其所制造的产品,明确制造产品所需的核心技术。

另一方面,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加快了技术的更新换代,考虑到科学技术的研发周期性长,企业还应该组织专家团队对其所在领域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确保研发方向的正确性。

第三,企业在国内的供应链中要开发出可以与国外技术相互交换、相互制约的技术,使外国政府或供应商无法轻易对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制裁。维护外部供应链。企业还应该积极维护外部供应链。

总体来看,全球化依旧是世界经济发展难以逆转的趋势。企业构建内部供应链并不意味着企业要闭门造车,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才可能在新一轮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占据领先地位。

首先,企业要保持适当的库存冗余。冗余策略是防止供应链中断最有效的方法。冗余策略包括冗余库存、冗余产能、冗余IT系统等。

其次,中国企业应积极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加大研发力度可以帮助企业掌握全球供应链上的关键环节,从而降低中断风险带来的打击。企业可与多国企业或研发机构联合开发高新技术。在新的起跑线上,我国企业要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的高端环节。

最后,企业家要有“谈判精神”,不能为了所谓的“面子”而放弃任何谈判的机会,更不能滥用爱国主义。政府加大对产业创新的扶持。企业要想成功构建内部供应链,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教育是推动创新的根本动力。中国企业想要完善内部供应链,最大程度降低外部风险对其造成的影响,需要寻找到一个使西方企业和国内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技术方向,即做由“0”到“1”的创新。

此外,国家应该对创新活动予以技术和经济上的支持。政府要注重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激励。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在SBIR计划和STTR计划上的成功经验,加强产学研合作。

THE END

编辑:雨辰

声明:文章原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21年4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隐形冠军示范工程

寻迹“隐形冠军”密码,赋能“专精特新”企业

隐形冠军闪耀100:搭建隐形冠军企业的“时代舞台”

新望博士万字长文详解“专精特新”

关于共同富裕,流行的解读可能都是错的

二次分配是关键,三次分配是辅助

发展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背景解读与政策思考

【购买链接】

刘元春 | 郑新立 | 李罗力 | 黄汉伟 | 张明 | 刘世锦 | 顾强 | 刘志彪 | 苏晨汀 | 华杉 | 管清友 | 黄益平 | 杨志明刘利华刘世锦贾康吴甘沙吴晓波王宏广周长益陈志武秦朔张维迎夏斌余永定姚洋施展马光远丨单忠德赵晓曹仰锋刘九如屈贤明迟景朝吕廷杰梁宁童有好蒋锡培丨新望

原标题:《大国博弈下全球供应链的中断风险与“备胎”管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