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加速,上海!》|创新之力
“警民直通车上海”微信公号
字号
交通大整治四集纪录片《加速,上海!》第三集《创新之力》 视频来源 “警民直通车上海”微信公号(23:32)

“立规矩、正风气”,让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认识到违法成本与守法责任。一年前,一场后来被称为“最严标准”、“最严执法”、“最严管理”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拉开序幕……
第三集《创新之力》
交通大整治开始后,警务航空队在日常例行训练的同时进行空中巡逻。直升机下方安装了球形物体——高清摄像头,这套设备被称为“空中鹰眼”。凭借“空中鹰眼”,交警可以轻松地捕捉到地面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并记录下违法车辆的车牌。在空中,交通大整治的效果直观地显示了出来。
2016年4月,上海警方研发了“交通违法监控智能识别装置”,能够对道路交通视频进行智能分析,这套系统按照违法行为数据模型对视频中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自动发现、自动识别和自动采集证据。交通大整治开展以来,上海警方积极推动1.8万套电子警察的安装工作,并对已有的电子警察进行功能升级,使其能够自动识别包括压实线、违法停车在内的其他16种违法行为。
2016年7月,“电子警察违法抓拍即时告知系统”正式启用,部分“电子警察”抓拍到的交通违法行为可即时通过短信方式告知车主。8月,上海固定“电子警察”开始抓拍“开车打手机”的违法行为。
这些举措,共同构建起了一张全覆盖的非现场执法网络,与民警现场执法形成有效互补。良好的秩序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管出来的。高新技术的广泛投入,直接提高了执法的效率和取证的有效性。这就是科技创新的力量。而科技创新的广泛应用,也是上海交通大整治的亮点。
(原题为《加速,上海!》)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澎湃矩阵
新闻报料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