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电视剧《人世间》主创系列访谈之编剧王海鸰:细腻刻画人性之光,绘就美好温暖底色

2022-01-29 17: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1月28日,现实题材当代大剧《人世间》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正式开画,引发观众关注与热议。此前,记者曾采访了主创团队,包括该剧的编剧——知名作家、编剧王海鸰,今天,就来听听她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王海鸰曾执笔《中国式离婚》《大校的女儿》等作品,对当代中国人的情感和家庭观念有着深刻的认识,尤为擅长呈现这些观念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张力。她表示,中国人近50年来经历艰难探索和不懈追寻,实现民族复兴和个体发展,是非常值得书写的一段历史。尽管科学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但人心的变化微乎其微,那些一代代流传的美好品质,拥有着穿透时光的力量,《人世间》的剧本力求通过朴素的白描手法,真实地展现出人物的生活细节和内心中坚韧、善良的品质,引发当下观众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向善、向上,既温暖身边的人,也成为更好的自我。

导演李路回忆当初请王海鸰担任编剧的经历时曾说,剧组也咨询过著名编剧周梅森(《人民的名义》原著作者)和著名演员陈道明,“我分别问的,结果两个人都说王海鸰。我觉得确实合适,不论是经验,还是女性视角,都能做一些梁老师小说之外的事情,能够读懂《人世间》里讲到的人和事。”李路还表示,王海鸰是生活剧创作领域的高手,“她其实不太喜欢改编别人的作品,只告诉我先回去读读原著。过了个把月,才最终决定接下改编工作。她和梁晓声也很熟,知道这部小说的分量,可以说是怀着一份敬畏心在创作。”

电视剧《人世间》改编自著名作家梁晓声同名小说,曾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首届吕梁文学季“吕梁文学奖”。早在小说出版初期,腾讯影业与李路导演共同选择决定拍摄,并获得了《人世间》长达8年的影视改编权。《人世间》出品人,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程武表示:“能获得梁老师的版权授权,深感肩上的责任和重担,我们希望联合最优质的创作力量,共同打造一部兼具收视和社会影响力的现实题材力作。”

小说故事基底夯实,改编难度也不言而喻。王海鸰坦言,这是她从业以来改编难度最高的作品,已记不清改过多少稿,其中经历了很多困难,但因为被原著各类人物命运走向所吸引,并对那个年代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十分感兴趣,以及与合作团队保持高度共识等原因,她欣然接受邀请,坚守自己的第一直觉“以我之眼见,写我之感受”,终于用两年半的时间创作出了这部长达58集的《人世间》剧本。

《人世间》在宏大叙事的基础上,又致力于采用贴近普通人、贴近生活的细腻视角,在每个人的家庭观念、婚姻爱情乃至日常生活上,以真实生活的肌理感还原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用“平凡”见证“不平凡”。剧集全方位展现了知青岁月、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但这些“大事件”最终都是通过发生在周家人身上的“小故事”折射在观众面前。对于当今的观众而言,这样的讲述方式不仅更加贴近真实,更能引发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共情。通过一个个普通人在大时代下始终如一的顽强精神和温暖力量,《人世间》试图传达向善向美、乐观拼搏的时代面貌,彰显中国人的善良底色。

在改编过程中,王海鸰表示自己也是侧重写好每个“小家”的故事,“虽然没有特意发挥我的强项,但是这个强项融在我的血液里了,它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王海鸰说,全剧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哪个环节都特别注重细节,“假如说宏观是一个大的骨架,那么细节就是骨架上的血肉。”王海鸰认为,剔掉了血肉的骨架大同小异,能显出美丑高下、百态千姿的唯有血肉之躯,而能让剧本情节合理、人物有血有肉的,唯靠文学。好的戏剧架构与好的文学呈现之有机结合,便是好的电视剧本。当然剧本的文学和小说的文学同也不同。相同在于,注重人物刻画;不同在于,刻画方式。

王海鸰笔下打动人心的,并不是这些看似专业的背景,而是真实的情感和“代代相通”的人性。如何让这部体量庞大、时间跨越较长的年代戏,也能吸引年轻观众?面对这一问题,王海鸰也给出了独到见解:“你觉得《甄嬛传》《红楼梦》是人们接触过的吗?即便没有接触过,也是喜欢的。这部剧会不会受欢迎,要看剧中写没写出来人,有没有人性,人性不分年代、不分古今中外,其变化微乎其微。观众如果不喜欢那就是没写好,要是写得好,肯定会喜欢的。”

在采访的最后,王海鸰被问及自己笔下的剧中人物哪位最打动她,为其投入的感情最多,最能引发心灵共振?王海鸰笑着说:“三兄妹我都挺喜欢的。弟弟的特征就是全力顾小家,顾爸妈,而大哥则是顾大家,顾全体,顾人民的利益。这两种人都是社会生活中特别重要的存在。毕竟要是不顾小家的人不行,小家维护不好不行,要没有人照顾整个集体大家也乱,我都很喜欢。”

来源 | 彩练新闻

原标题:《电视剧《人世间》主创系列访谈之编剧王海鸰:细腻刻画人性之光,绘就美好温暖底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