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云上微课堂:寒假第一课之学生玩手机给游戏充值带来的法律问题

2022-01-29 16: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点击“ 张家港法院 ”关注公众号

云 上 微 课 堂

寒假第一课

学生玩手机给游戏充值带来的法律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从中可以看出来,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任何民事法律行为都是无效的。无论是八周岁还是即将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诸如去商店买一支笔或者一杯奶茶等的小事件,属于与其年龄、智力完全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应属无效。但如果是给游戏充值,需要考虑充值的具体金额与其年龄和智力是否相适应。多少金额属于相适应的范畴,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一般会根据生活法则、公序良俗以及个案情况,同时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大致在八周岁与十八周岁哪个区间,来进行综合的判断和考量。

一般情况下,八周岁到十二周岁,通常划归为儿童范畴,这个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给游戏充值数额较大的,倾向认为是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十二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通常划归为少年或者青少年范畴,其智力已经渐渐能够适应更多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给游戏充值多少金额是合理的,可以有基本的判断。

如果这一区间的未成年人,给游戏进行大量充值的,倾向认为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当然,充值人系未成年人,相应游戏公司存在一定过错,故即便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双方仍因按照各自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未成年人可以要求返还小比例的已充值款项。尤其是十六周岁到十八周岁的同学,认知能力已经接近于成年人,判断能力比十二周岁至十六周岁的同学还要强,因此,其所要承担的过错比例也会更多。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所以,十六周岁到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虽然并不属于已经进入工作阶段的未成年人,但智力不缺,甚至超过已工作并已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未成年人,所要承担的责任自然更大。比如一个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给游戏充值了大量金额,甚至达到了几十万元,最终可能获得的返还款仅在百分之十五左右。(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不作为其他案件的裁判依据)

未成年人平时给一些抖音、快手的主播以及哔哩哔哩UP主打赏的问题与上述游戏充值问题相类似。寒假的时间其实很短,未成年人应该在游戏之余,多为爸爸妈妈做做家务,多与爸爸妈妈聊聊天,陪伴家人作为放松手段远比游戏更为重要和有效。

另外,寒假结束之后,市法院新一轮的模拟法庭思政课堂又要在各所学校开始了,想参与的同学们可抓紧时间留言报名。

原标题:《云上微课堂:寒假第一课之学生玩手机给游戏充值带来的法律问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