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狙击手》:水墨画意境的破坏与重建

梅生
2022-02-06 11:46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张艺谋与其女张末联合导演的电影《狙击手》上映前,他曾有感于该片排片较少,并且场次多在早晨或深夜,呼吁全国的影院经理多给一些正常时间段的排片。但是市场不会给任何人留情面,哪怕他是张艺谋。他的隔空喊话没有引起任何波澜。《狙击手》的口碑尽管在今年春节档的几部影片中排名第一,票房却形成极大反差。

不过张艺谋未必真的在乎票房,可能只是象征性地走个宣传的流程,毕竟他近期的工作重心,是作为总导演执导北京冬奥会的开闭幕式。对比前几年方励为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去年饶晓志与刘德华为《人潮汹涌》请求增加排片的悲壮与不甘,他的态度较为平和,透着顺其自然的味道。

或许张艺谋拍摄《狙击手》期间,已经预见了它现在的命运。与同期上映的影片相比,它缺乏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除了只能吸引特定人群的主演章宇与特别出演的张译之外,演员都是新面孔;与国内众多战争类型的电影相比,它放弃了全景式的宏大叙事,塑造的是方寸天地里的群像,以及小群体内部的个体命运;与张艺谋以往的代表作相比,它的美学风格与导演手段均化繁为简,视听语言甚至比《一秒钟》《悬崖之上》还要克制凝练。

但手段的“简”、叙事的“小”与演员的“新”,却让发生在单一固定场景里的局部狙击战,呈现纪录片式的写实质感,带出抗美援朝战争的整体概貌。正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滴水墨幻化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一片雪花勾勒出了人类的共同命运,张艺谋的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是深谙中国“一叶知秋”美学的结果。

《狙击手》剧照

《狙击手》关于这“一叶”狙击战的展示,张艺谋借鉴了中国水墨画艺术。片中由白雪、黑土与树木构成的自然风景,在远景镜头里,正是一幅幅中国水墨画作。当我方志愿军“狙击五班”以队列走进这片风景,人与自然的画面也显得非常和睦。美军的炮弹流火破坏了画作的意境,指向1950年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之后,威胁到中国领土的安全。

“狙击五班”在美军狙击高手布下的陷阱里顽强反击,是为了让眼前的风景恢复如常。这场小规模战争背后的“冷枪冷炮运动”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则可以视作中国志愿军甚至支持他们的全体国民,对于水墨艺术意境的重建。

《狙击手》剧照

展现重建过程的艰难与残酷,张艺谋也像执导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般,用了云淡风轻的象征手法。“狙击五班”年轻战士的流血与牺牲,让这块由黑白灰三种颜色构成的水墨画布上,出现了刺眼的红色与肮脏的浊色。开场不久这帮年轻人快速结束一场遭遇战后,班长刘文武(章宇 饰)大声点名,全班战士干脆利索作答,但耗时耗力的陷阱战还在进行之时,鲜艳的花朵几乎已经全部凋零,刘文武路过一具具尸体缓缓点名,再也得不到回应。

一张张青春面孔的逝去,构成“狙击五班”的壮烈牺牲,不过正如片尾连长(张译 饰)点名时,连里其他战士听到那些已经死去的战友的名字纷纷应答一样,“狙击五班”并没因此消失。而原本爱哭鼻子但技能一流的大永(陈永胜 饰),面对班长以及一众战友的死亡,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淬炼,成长为像刘文武般的智勇双全的战士,精神上继承“狙击五班”的坚强意志,并将之传递到新的小集体。

《狙击手》剧照

由是,观众惯常意识里可能处于对立状态的个体与集体,关系发生了变化。集体里有了个体的情感,个体又凝聚成集体的魂魄。片尾字幕那句“把青春献给祖国”,指向个体英雄,更指向“狙击五班”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或死去或活下来的中国志愿军。

观众看到个体的死亡,会像大永一样默默流泪,看到集体的牺牲,则会如全连战士般难抑悲伤,看到幸存下来的战士,又会由衷感到欣慰——正片结束之后出现的一段新闻纪录片,展示逃过战争劫难的志愿军的群像,他们中的很多人虽然身上有伤,但好在保住了性命。

正如结尾连长的点名与开场班长的点名形成对照一样,这段影片也与伊始讲述“狙击五班”传奇性的新闻短片遥相呼应,让具象的个体与抽象的群体结为真实可信、无比牢靠的一体。

《狙击手》剧照

《狙击手》追求的真实质感,由影片在吉林白山实景拍摄赋予。该片的幕后花絮披露,张艺谋拍戏前坚决不让工作人员制造假雪,等到天降大雪才开始拍摄。关联他以前的创作,很多时候,场景的真实似乎是他拍片的第一要素。

他在山东高密种出一大片高粱地,才开启《红高粱》的拍摄工作。《菊豆》中连绵封闭的徽式建筑,由安徽黄山南屏村的特色民居成就。《一秒钟》则是在甘肃敦煌的沙漠深处取景。

场景的真实,让张艺谋电影的主题,具备能够引发观众共情的基础,也决定了他可以屡次成功用微观视角看向宏观世界。《菊豆》中工整肃穆的建筑群,是封建宗族制度外化的承载,无法从中逃离的女性,远不止菊豆一个。

《狙击手》剧照

《狙击手》亦是如此。尽管与张艺谋以往作品尤其早期电影里的浓墨重彩相比,它的颜色要“寡淡”得多。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铺陈出战争凶残的底色。中美双方狙击手能力上的势均力敌、武器装备上的天壤之别,增加这场狙击战的可看性,凸显“狙击五班”赢得胜利的艰辛,带出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志愿军英勇的整体形象。

《狙击手》剧照

“他们从未真的远去,因为我们从未忘记”这句《狙击手》的宣传语,道出观众的观影感受,乃至日常对于那些可爱又可敬的战士的朴素情感。我们多希望,“狙击五班”的战士能够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跟着带他们出来的班长刘文武,一起回到四川老家,抱抱母亲、亲亲媳妇、修修房子。

北京冬奥开幕式的刷屏,让全网高呼要去影院支持张艺谋。希望影院经理能够果断响应观众的心声,增加《狙击手》的排片。张艺谋借助水墨艺术描绘的这场小规模战争,确实蕴含大的立意。当年“保家卫国”的战士身上,寄托着72岁的张艺谋以及很多观众当下的“家国情怀”。

《狙击手》剧照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