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去年加今年第一尾!上海长江口终于监测到野生中华鲟幼鱼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处获悉,4月10日,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在长江口三甲港附近水域,监测到今年第一尾鲟鱼幼鱼。经形态学分析比对,初步判断是野生中华鲟幼鱼。
中华鲟是洄游鱼类,每年春天开始从东海洄游至长江中上游繁殖。次年春天,幼鲟顺着长江而下,游入大海。每年,中上游监测中华鲟繁殖情况,长江口上海段监测中华鲟幼鱼情况,以判断上一年是否有幼鲟出生。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透露,10日当天发现的中华鲟幼鱼,是继2016年野生中华鲟幼鱼监测“0”记录后,长江口首次发现野生中华鲟幼鱼,标志着去年秋季自然繁殖的野生中华鲟幼鱼已陆续抵达长江口水域。从当日起,保护区管理处立即启动应急抢救机制,全力监测布局,加强监测力度,以全面掌握长江中华鲟资源变动趋势。

近年来,中华鲟自然繁殖活动出现不连续趋势。
有关科研机构监测显示,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未在现有唯一已知产卵场监测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仅2016年秋季在产卵场监测到自然繁殖活动,专家一致认为,这意味着自然种群濒临灭绝危险。
据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处监测显示,2014年和2016年在长江口水域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幼鱼,印证了2013年和2015年未发生自然繁殖的事实;虽然2015年在长江口监测到大量的幼鱼说明2014年发生了自然繁殖活动,但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至今仍是个谜。

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的保护而言,是致命打击。针对中华鲟自然繁殖不连续的紧急状况,保护区管理处正加大长江口中华鲟特别是幼鱼资源监测工作力度,深入渔港渔村渔船开展中华鲟物种保护宣传工作,工作人员长期坚守监测和抢救一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