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溺水后,医生,教你如何进行“教科书”式的自救

2022-02-07 15: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罗思文 罗医生健康说

2022年1月27日,四川一位14岁女孩在长江边游玩时,不慎坠江,落水后将先前脱下的羽绒服紧抱在胸前,然后仰面漂浮并没有浪费体力,直到一个小时后听到救援人员的声音,才开始大声呼救。上演了“教科书”式的自救,保证了自己正常的呼吸,还给救援人员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使得自己也得以获救。

消防专家提示,羽绒服的面料材质、薄厚、衣服体积及填充物都会影响漂浮时间,还有与被救人的体重与胖瘦都是有影响的,羽绒服穿着时在水中可卡在颈部或是其膨胀的气体,暂时性的相当于救生圈作用,短时间下的漂浮可能有用,但是并不能代替专业的救生衣来使用。

溺水也是孩子时期最常见的意外死亡因素之一。是因人体淹没于水中,使得呼吸道充满水,或是咽喉、支气管痉挛造成低氧、窒息,甚至心跳,呼吸停止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如果是在淡水中溺水的,由于溺水会造成大量低渗液进入肺泡可以导致肺水肿,并出现溶血。血容量及中心静脉压增高,除了血钾外,其他电解质浓度都会降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正常或接近正常,血容量暂时增加,如果肾功能正常时,尿量会增多,但可以逐渐纠正,这时候会出现低钾血症。

如果是在海水中溺水的,由于海水的渗透压高于血液3—4倍,高渗液体进入肺泡,血管内的水分会被吸出来,致使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电解质浓度会增加,一般可持续数日。

溺水的人可能会有窒息或呼吸困难,意识障碍,低氧血症等表现,体温偏低,呼吸浅促、不规则,面部水肿,面色苍白或发绀,双眼充血,肺部啰音,脉搏微弱,低血压,心率失常,严重的人呼吸和心脏脉搏都会停止。

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的人可采取的自救方法,除了呼救外(此时的呼救最好在周围有人的情况下进行),在下沉之前,拼命吸一口气对于能否生存下来很重要,往下沉时,要保持镇静,紧闭嘴唇,咬紧牙齿憋住气,不要在水中拼命挣扎,应仰起头,使身体倾斜,保持这种资态,就可以慢慢浮上水面。

浮上水面后,可以取仰卧位,将手放在水面上划水,使头部向后保持在水面以上,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得以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此时千万不能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或是乱扑动,这样只会使得身体下沉的速度更快。

如果可能,应该脱掉鞋子或是其他重的衣服,羽绒服对于体重较轻的人可以暂时当作救生圈用,但是还是要在水面寻找其他漂浮物并牢牢抓住,有行人及时呼救,没行人,可自行尝试着规律地划水,慢慢游向岸边。(当然这个实际操作上,最好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操经验,也需要极大地求生耐力。)

(在水中游泳中还可能出现抽筋情况出现,这时候要沉着地用手拉拉脚尖。当小腿抽筋时,要伸直脚,活动一下脚尖,反复做屈伸小动作;大腿抽筋时,先内收小腿,然后用脚跟猛踢出去。上岸时,当疼痛减轻后,应该好好按摩。当腿部肌肉发生抽搐时,要把腿充分伸直,当感到可能会发生抽筋时,不要用劲,要使这部分肌肉处于完全休息的状态 。)

岸上的人听到呼救时,在向周围呼救及报警后,不要盲目下水救人,特别是同样不会游泳的人,可在岸上使用绳子、长竹竿、绳索或救生圈等,就近能够找到的物品抛给溺水者,水性好的人可游到溺水者周围观察。没有急流漩涡后迅速下水出手救援,尽量从其背后接近并用手将其托起,正面接近正在水中挣扎的人很危险,有可能会被溺水者紧紧抓住一起沉入水底的可能,之后让落水者尽快上岸。

如果没这么多时间等到消防救援人员来后的施救方法:

1.施救者在5-10秒内迅速判断溺水者的心跳呼吸情况,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复苏时要注意保护颈部和脊椎,心肺复苏成功后,则应给头部降温减轻脑损伤;

具体措施:倒水后,再进行心肺复苏术。

抢救上岸后,要立即撬开牙关,清除鼻、口腔的水和污物。将舌头拉出,以免阻塞气道。使患者俯卧或是卧于施救人的腿上(施救者一腿跪下,一腿向前屈着),迅速倒出患者的呼吸道及胃内积水。

如果是淡水中的溺水,低渗液渗入血液循环中,肺内残留不多,这时候要倒水的间间不宜过长;如果是海水中的溺水,高渗液使血浆渗入肺部,最好取低头仰卧位以利于水分引流。倒水过程中要谨慎严防胃内容物吸入肺内。

再进行心肺复苏,若溺水者半个小时内尚有呼吸心跳,应将溺水者头部偏向一侧,采用吹2口气的人工呼吸和做30次胸外按压的方法施救。若溺水者已无呼吸心跳的,应将其头部后仰,抬起下颌,再进行上述比例的心肺复苏术。

2. 恢复体温:恢复呼吸心跳后(救援人员多的,可以边施救边保温),争取在十二个小时内使溺水水者的体温达到36摄氏度,换身干净的衣物,注意保暖,可用保温毯或是温溶液静脉点滴(淡水溺水的静脉注射要用3%的氯化钠溶液或输全血、红细胞来进行纠正血液稀释;海水中溺水的要用5%葡萄糖溶液或血浆以纠正血液浓缩。),鼻饲,温水灌肠等;

3. 由于溺水者被救后的48—72小时容易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所以,所有溺水者必须接受治疗,必要时要进行心肺监护与体温监测。

而溺水的预防除了个人预防外,还有集体预防。鼓励大家学会多一点技能-游泳或是要懂得水性相关知识,而且要健全游泳方面的安全措施。小孩想游泳时,最好有成人的陪同,如果在河边,井旁或湖边附近玩耍时,最好劝阻,且这些地方,最好放置有警示牌与标识。

-主编-

三甲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广西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会员。

认证知名健康博主,微博金V博主,腾讯新闻知识官、腾讯较真专家团成员、2020腾讯抗疫责任担当获得者,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健康真相官”,网易健康最佳新锐。

全网粉丝超100万。

单条健康科普微博阅读超千万,全网作品阅读量超10亿次。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