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圆桌|警惕过度开发,同济大学组织研讨建成遗产的活化再生

澎湃新闻记者 陈诗悦 实习生 卢璐
2017-04-16 10:53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更新,使当下中国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建成遗产的保护和再生”成为了学界和业界持续关注的问题。4月8日,在同济大学召开的“建成遗产:一种城乡演进的文化驱动力”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专家认为,建筑文化遗产并非静态“凝冻”的事物,倡导保护遗产的多样性和创造的多样性并重。更有观点认为,应警惕对相关建成遗产的过度开发。

中国建筑学会城乡建成遗产学术委员会在同济大学成立

建成遗产(Built Heritage)是国际文化遗产界提出的概念,指以建造方式形成的文化遗产,由建筑遗产、城市遗产和景观遗产三大部分组成。此次“建成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建筑学会和同济大学共同主办,近200名来自世界多所高校和相关机构的知名教授、业内人士作了10余个主题报告及40多个分主题报告。中国建成遗产相关领域第一本英文学术期刊《Bulit Heritage》(建成遗产)同时创刊首发。

中国建成遗产相关领域第一本英文学术期刊《Bulit Heritage》创刊号

建筑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可以看作一枚硬币的两面

建筑学作为一门古老学科,融合了“遗产”和“设计”。它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遗产一面强调“设计保护与传承”,设计一面强调“转化与创新”,二者间的关系反映着建筑学的核心使命。创造源于遗产,对于少数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建筑来说,单独作为保护对象是合适的,但对于大量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而言,则需考虑留存岁月风貌后,如何让开发匹配不同建筑体量、文化特征、历史脉络,重焕建筑活力。

我们对上海周边历史建筑的认识,不见得比对太空的认识多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这些年一直在参与上海的历史建筑保护,他在今年春节前刚刚完成了对于上海50年以上的老建筑的普查。虽然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老建筑的保住问题的关注有所上升,政府也转变了城市建设方针,由以往的“拆改留”变为“留改拆”。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一栋老宅,被老建筑爱好者认定为民国旧居“扆虹园”,曾在2014年面临拆除危险。后得到保存。澎湃新闻资料图

然而,郑教授认为,城市老建筑的保护工作仍需继续加快步伐。他说:“我们研究还没有做到的时候,一些建筑就拆掉了;还有一些我们想把它保护下来的建筑,正在议论的时候也被拆掉了”。不过2017年伊始,随着上海旧改项目的已全面展开,草草拆迁的情况大有改善,历史建筑改造正在朝积极的方向发展。今年6月之前,第二个在上海的内环线以内的旧改项目将要完成。郑教授希望接下来能更进一步继续深入到社会和工作,去解决实际问题,把工作做好,使得城市面貌有改观。

上海新天地,是上海城市更新比较早的一次尝试

长达十年的遗迹修复之路:金陵大报恩寺与塔的前世今生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南京的金陵大报恩寺可以说是近些年成功修复的古建筑中,最极具挑战的项目之一。东南大学的陈薇教授分享了她的团队修复报恩寺的经过。报恩寺曾经是一座辉煌的琉璃塔,作为中世纪的时候是作为七大奇迹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及高的文化价值。报恩寺的重建直接体现着遗产修复者对待遗产的态度。一方面,需要追述和诉求报恩寺的历史的真实性,传承它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现有的城市布局,以及报恩寺建成后该地区的文化和商业复兴。

大报恩寺内部

2003年,陈薇的团队接手场地,开始时根据历史的记载,对大报恩寺及其周边区域的建筑及文化做了研究,并利用当时地块内仅存的塔山前面的两块碑,对报恩寺周围的进行考古。团队沿着两个碑的中间拉出的一条轴线向周边发掘,陆续发现了汉代的墓葬、明代的井,还有北宋的地宫等遗迹。根据原来的历史的格局,团队调整了十余次方案,最终确定下古塔的建筑位置,同时确保在大格局下,塔周围不同年代断片的历史遗迹得以连缀。在塔本身如何新建的问题上,团队遵循了平衡“保护与展示”的原则,在原有的塔结构基础上整合现代工艺:保持塔原有的轮廓和骨架,在玻璃上面用现代工艺的方式表达琉璃。“今生再现”使报恩寺得以继续延续和传承其在历史上有过的辉煌。报恩寺的项目是旧建筑修复的一个典型,它体现了学科之间互动的产物,包括文物考古、建筑、城市规划、艺术效果设计等等。诠释着对古建筑修复中旧和新并存,历史和现在共生的尺度的精准拿捏。

文化遗产在社会生活当中可以有更多价值

《建筑遗产》杂志的最新一期

目前,越来越多新建的新兴公共空间开始尝试跟文化遗产结合起来,使其获得文化的内涵,而且也让利用空间的人们能够获得一种身份感。法国的阿兰·马里诺斯教授提到了目前在法国大热的“第三空间”。“第三空间”是一种在工作和家庭之外的其他场所,这些第三场所能够增加人们的社交,特别是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在传统的历史保护遗址之外,通过用新的振兴历史街区的方法,对二十世纪的建筑和工业遗址进行再应用,“第三空间”的创造很好地体现出我们正在转换当中的范式如何在实施城市性,从人类的层面上对遗产进行保护。

常青院士

不过,在积极利用建成遗产塑造城市活力和商业效益的同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遗产》主编常青也看到了这其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建成遗产不可复制,需要再生、活化,既有助于提高一个地方的社会名望和文化品质,又可打造成有投资回报预期的观光体验地,这在国内已有一些成功案例。但需警惕的是对其过度开发,不但不利于保护,反而会使之变味变质。”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