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朝鲜战争中这支在水门桥“隐身”的部队,成了美军接下来的噩梦

2022-02-09 14: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团队作者 朝文社

作者|我方作者张嵚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3478,阅读时间:9分钟

许多看完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的朋友,都发出一句沉痛的感慨:假如我军的炮兵能推进到水门桥……

而如果参考真实的战史,这“求炮兵”的呼声,更是咬牙切齿:单是在与“三炸水门桥”同时的浴血追击里,狼狈逃窜的美国陆战一师,18公里的道路竟走了38个小时,溃退到毗邻水门桥的古土里时,陆战一师竟密密麻麻聚集了14000多溃兵。如果志愿军炮兵部队能及时赶到,对着这狭窄区域来一顿炮击。陆战一师的灭顶之灾,几乎闭着眼就可以想。

所以,老张在影院看电影时,当看到美军大部队从古土里密密麻麻来到水门桥的一幕,旁边就有观众失声大叫:“咱们的炮兵隐身了嘛,快给他一炮啊!”

虽然观众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必须说,发出这类呐喊的观众,确实对朝鲜战争的残酷性缺乏了解。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想了解三年朝鲜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成长史,那么在水门桥“隐身”的志愿军炮兵部队,很值得说一说。

一:惨淡的炮兵家底

在三年解放战争里,人民军队的炮兵部队,成长十分迅速。三大战役里的多场战斗里,强大的炮兵部队,更一次次在关键时刻打出震撼场面。某战争片里“五吨炮弹换下李云龙”的台词,更在军事迷中间红了好多年。

而在朝鲜战争爆发前,“五吨炮弹”在我军炮兵战斗里,都已是小意思:1948年的华北兵工厂,每月就可产21万发炮弹。在歼灭74师的孟良崮战役里,华东野战军在三天里打出三万发炮弹,把号称“全美械”的74师彻底炸垮。而许多亲历抗战正面战场的“国军名将”们也哀叹说:三年解放战争时期的炮火烈度,早已超过了二战时期的日军。

但是,比起朝鲜战场上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炮兵家底”,却是惨淡了。

朝鲜战争爆发后,入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拥有三个炮兵师,配备各种类型火炮约三千门。看上去确实不少。但志愿军的火炮,多是抗战及解放战争里缴获的装备,以中小型口径火炮居多,装备陈旧杀伤力弱。反观美军这边,单火炮数量就在六千门以上(不包括“联合国军”其他国家军队),平均每个美军步兵师,就拥有大小火炮近千门,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在330门以上。美军一个师的炮火水平,相当于志愿军一个军炮火水平的近一倍。

这还仅仅是账面上的对比,放在实际战斗里,差距更大。

1950年11月28日起,志愿军27军强攻美军第七师31团的新兴里之战,就很能说明双方炮火差距:看人数,我军是一个军强攻美军一个团,但要再看装备:美军31团装备105毫米以上胶轮榴炮108门,每天出动一百多架次飞机。志愿军27军却只有27门榴炮与野炮(炮16团)。而且就这仅有的27门炮,还不停遭到美军飞机的扫射轰炸,只有少数火炮抵达作战位置。然后“只打了七八发炮弹,敌人就逃窜了”。

甚至,同样是新兴里战场,当这些大炮好不容易撤出阵地后,却又被美军飞机“咬”到。16架美国飞机对志愿军炮16团进行疯狂扫射,整个炮团仅马匹就伤亡了87匹。亲眼目睹惨状的27军随军记者孙佑杰晚年痛心回忆说:“炮团还没有完全投入战斗,就损失了一个营的战斗力”。

可以说,这场志愿军27军团灭美国“北极熊团”的新兴里之战,就是在严重缺乏重炮支援的困境里完成的。

至于电影里屡屡上演给力场面的志愿军迫击炮?放在长津湖战场上却是悲壮一幕:由于严重的酷寒,迫击炮的炮管都被严重冻坏,连炮弹都很难塞进去,三分之二的炮弹也被冻坏。那些好不容易打出去的迫击炮弹,落到美军阵地上竟成了哑弹。

学者李峰的《决战朝鲜》一书里,有如此扎心描述:“炮兵们望着打出去的哑弹放声大哭,这些炮弹都是步兵大哥们用命背上来的呀!连迫击炮这种轻炮火力的掩护都得不到,步兵大哥只能用步枪、机枪去冲击敌人的钢铁堡垒了。”

这样的景象,不止存在于27军,也不止存在于长津湖,却是整个朝鲜战争早期,志愿军炮火水平的真实写照:当时志愿军的炮兵,大多是用骡马驮运,仅用的汽车多被美军飞机炸毁,机动能力本就有限。艰难行军的志愿军炮兵部队,更常成为美军飞机的轰炸扫射对象,多少火炮还没有投入战斗就毁在了路上。加上交通、通讯、后勤等条件的限制,能够真正投入战斗的火炮,其实少之又少。

以学者刘利民等人的统计,在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时,志愿军实际有91门火炮参战,发挥发挥作用的只有五个炮营。一直到第三次战役时,志愿军的三个炮兵师,才艰难突破了美军飞机的多次轰炸抵达前线,向部队的主突方向发动炮击。总共投入战斗的火炮也只有106门,其他“大部分火炮要么被美机炸坏,要么还在冰冻的公路上打滑”,每门炮仅配备一百多发炮弹。这,已经是朝鲜战争里,志愿军第一次大规模的对敌炮火轰击了。

所以,虽然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志愿军炮兵拼尽全力,打出了许多可圈可点的表现,也涌现出了很多战斗英雄。但是“把大炮推进到古土里甚至水门桥”这事儿,在那时就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二:中国炮兵的逆袭

但是,虽然在水门桥“隐形”了,但在接下来朝鲜战争的较量里,悄然壮大的中国炮兵,却成了美军的不二噩梦。

在经过了一次次残酷血战后,志愿军的炮兵火力水平,也在不断增强:五次战役结束后,转入阵地战的志愿军,炮兵师就已扩充到12个,到了朝鲜战争的第三年,志愿军的炮兵师更扩充到了15个。装备更是全面更新,还有了“火箭炮师”“高射炮师”等新编制。国产的506式火箭炮等新装备也投入战斗。无论火力还是机动能力,都比入朝时强出一大截。

不过比起美军的火力强度来,志愿军此时的炮火水平,依然是严重劣势。特别是在朝鲜战争进入阵地防御战阶段后,美军的密集炮击更成了常态。志愿军的一位作战科长为了了解美军的火力强度,曾专门在阵地上画了一块一平尺的土地,然后从这里捡出了二百八十七块弹片。而志愿军的阵地,也在美军的炮击下变得“好认”,以一位志愿军兵团司令的话说:“哪块山头,哪块高地光秃秃的,哪里就是我们的阵地。”

面对这样强劲的对手,志愿军炮兵的战术水平,也在惨烈的实战里直线提升。比如在1951年的天德山防御战里,面对美军的疯狂火力,防御天德山的志愿军四十七军勇敢亮剑,与“联合国军”打了一场强硬炮战。仅四十七军的一二六师,就动用了“四个团又两个营”的炮兵参战。进攻天德山的美军骑一师伤亡惨重,美军在战史里更惊呼说:“中国炮兵这样有组织地进行射击,这是战争以来的第一次。”

如此烈度的炮火,甚至让美军高层产生误判,“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专门下令,调查是不是苏联炮兵参战了。

而在1951年“联合国军”的“夏季攻势”与“秋季攻势”里,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伤亡九万人的代价,让“联合国军”蒙受了二十五万人的伤亡。高速进步的志愿军炮兵,成了这场胜利的最重要助力。

1953年7月的金城战役,更是志愿军炮兵战力的生动说明:集中1000门重炮的志愿军20兵团,仅用7—28分钟的火炮齐射,就往南朝鲜阵地上倾倒了1900多吨炮弹,摧毁了南朝鲜军队阵地上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工事,帮助志愿军步兵仅用四个小时,就占领了南朝鲜军四个师全部的前沿阵地,堪称摧枯拉朽。

甚至,面对武装到牙齿且经过精心准备的美军炮兵,志愿军炮兵哪怕在极度劣势下,也能够以高超的战术水平进行抗衡。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里,在“天上没有我们飞机,地上没有我们坦克”的局面下,面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190万发炮弹的轰击。已经形成良好步炮协同作战能力的志愿军炮兵,灵活准确运用火力,向敌军累计打出40万发炮弹,歼灭敌军一万两千多人,击伤摧毁敌军火炮100多门,成为上甘岭的重要功臣。

如此烈度的轰击,也让志愿军的炮兵,彻底成为了美军的噩梦。许多美国记者都认为,美军兵败上甘岭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军队的大炮起了重要作用”。美军军官们更发出无奈哀叹:“中国军队的炮火像下雨一样,每秒钟一发,可怕极了”。

而在整个朝鲜战争里,志愿军炮兵毙伤“联合国军”的数量,更在十五万人以上,外加摧毁敌人五百多门火炮和近千辆坦克。如果再对比一下长津湖战役里,志愿军炮兵那“跟不上”的艰苦处境,我们很难想象,仅仅两年多时间,志愿军炮兵就能够取得如此长足的进步。这样的进步,不止意味着一代人的大无畏精神,更是站起来的新中国,在军工、科技等领域,全方位的前进。

在“三炸水门桥”里,尝到现代军事工业厉害的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期间,就开始了追赶的脚步。正是无数先辈们,在各个领域的奋起直追,才有了今天这样强大的中国!这,或许正是影片真正的意义所在。

参考资料:李峰《决战朝鲜》、孙佑杰《鸭绿江,告诉你》、李桂成、诸葛峰《志愿军炮兵作战经验对未来炮兵作战的启示》

原标题:《这支在水门桥“隐身”的部队,成了美军接下来的噩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