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髀设·秀|农业现代化可不是“用金坷垃肥料”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胡可
2017-04-19 20:51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编者按】

“髀设”是市政厅关注好设计和年轻人好想法的版块。髀设,即毕设(毕业设计)。学生的毕设往往是年轻人充分调研后提出的新鲜想法,是体现“初心”的作品。“毕设”虽然意味着完结,但“髀设”是连接改变的开始。

市政厅收集到许多年轻人的作品,各有其打动人之处。最终,我们挑选出17个涉及不同城市空间和问题的作品,包括:老龄化、幼儿园、古村落、老菜场、老城区、工人新村、办公空间、共享社区、医院等等。我们也请不同的学者、专家和市民评委对这些作品做出评价。“髀设·秀”系列不是单纯展示毕设作品,而是展现年轻人思考、探索和理解城市问题的历程,从中看出年轻人独到的价值。

胡可,现居长春,在政府部门从事规划行业。她在2015年获得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本科学位,毕业设计是《农业现代化与村镇发展研究——浙江省衢州市莲花镇城乡一体化规划》。作为城乡规划行业的一员,她认为乡镇及农村发展的问题更复杂、更丰富,也更能暴露中国城乡发展的“特色问题”。她认为,走进村镇里,深入田野间,汲取当地人民智慧,才能成为接地气的规划师,才是不忘初心的规划行业工作者。

东北的乡村记忆

我是一个在东北城市长大的90后,小时候对东北乡村只有一些零星但深刻的印象:农村的空气好,夜晚满天星;村里的人交情好,互相认识,见面都道家长里短;但居住条件确实差,上厕所、洗澡都很成问题。

高二的时候,我参加过一次学农活动。第一天去农村田地里扒苞米,第二天去省农科院参观科研技术。翻看2009年10月11日的日记,当时最大的感受是:“农业是一门粗中有细的学问,说它粗,是因为农民要在田地里灰尘满面干活,说它细,是因为有科研人员对农业成果做细致入微的研究。”

日记上还写了我对劳动的体会:“听说农村扒苞米是要雇人的,一人一天70块。那我们一个人至少就扒了140块的,绝对不比真正干活的农民差。劳动的时候,不时有大自然的气息飘过来,其实就是大粪的味道!”

高二时学农活动,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集体帮农民剥玉米。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来自胡可

这些短暂的农村体验,在我心中留下很多疑问:现在的农村,房子盖起来了,电灯有了,自来水通了,路修好了,但为什么还是留不住人?农业能让农民维持基本生活么?那个时候,我还不懂,什么是“三农问题”。

东北地区的人口集聚是从20世纪才开始的,历史文化资源有限。依托村内历史文化资源来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农村占极少数,农家乐在这里并不火爆,大多数农村处于“空心村”状态——农业生产占主导,中老年人(55-75岁)留守种地,青年劳动力(55岁以下)到城镇务工。

大学期间,我参与了一些乡村规划设计,对“乡村”的问题更加好奇。 毕设的项目背景是《浙江衢州市城乡一体化战略规划》,让我眼前一亮。我很想知道:与东北的“空心村”相比,在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农民的生活是怎样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先进行了衢州28个乡镇的调研,为期十八天。初步了解后,我决定以莲花镇为案例进行研究。我跑遍了全镇22个村庄,访谈了所有村长和书记,还跟村民们聊着家常,顺带做了问卷。在整个毕设过程中,每当我陷入纠结与混乱的时候,就会翻出村长、村民、农业企业家的访谈录音来听,总能帮我找回方向。也许一些“三农问题”的出路就隐藏于民间,需要更多地聆听发现,整合出既接地气又专业的“解决方案”。

对农业现代化的疑问

浙江衢州市莲花镇是省级农业特色强镇,这里没有发达的乡镇工业,主要发展农家乐、休闲农业、家庭农场等涉农产业。我提出的研究问题是:农业现代化如何更好地在村镇建设中发挥作用。

莲花镇综合现状介绍。

首先,什么是农业现代化?之前,我的理解是规模化、机械化的农业发展。但后来,我才了解,所谓现代化是一种更深刻的变化过程:随着城镇化推进,很多农民工进城务工,土地大量荒置,通过规模化发展来促进土地的有效利用,这是农业现代化的表层意思。此外,还包括农业科技、管理、经营以及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农业现代化对农民和农村有非常简单又复杂的影响。

简单是因为,农民、农村、农业这三者从来都是绑定的,基本关系没有变化。说到复杂,首先,农民面临不稳定生活的困境。衢州的农民大概分为两种:第一种是80%的“普通农民”,只靠种水稻一年收入8000元左右,农闲时打听去外面打零工的机会,没有打工机会才回来照看庄稼;第二种是20%的“职业农民”,他们就近成为新型农民,在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农家乐里工作,这样的工作多数是临时招募的。

其次,简单来说,种地依然是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然而,在江浙地区,土地资源稀缺,农田逐渐被占。农民正面临土地保障“被置换”的困难处境。

有意思的是,近年来,土地流转后,的确培育了一批现代化新型农民。他们先将土地出租,再到规模化经营的农场去打工,以相同时间的劳动、在更近的地方、用自己更擅长的技能,创造更多价值。虽然这种“职业农民”的岗位供应量远小于需求量,但我听到了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新型职业农民

林氏西瓜是一个成功的品牌农业生产合作社。创始人之一翁有良,分享了当年三人团队的创业经验,他们三人各有分工,冲破了农产品市场高风险的枷锁:一人负责种植与田间管理,一人负责全国各地跑市场推销,一人负责瓜果品种的选择、争取产业扶持政策、组织营销策划。最好的林氏西瓜,已能卖到一个300元的高价格。在获得稳定收入和品牌效应之后,他们开始考虑把基地变成市民采摘乐园、开办直营店等。

林氏西瓜在衢州市莲花镇现代农业园区的生产基地。

还有一些种植养殖村,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建设了村庄的软环境。比如,山外村的传统是养鸭,村里向镇里申报养鸭集中点,既能达到排放指标,也不会浪费土地。村里每年还组织自费旅游,主要是为了增进村民感情,化解矛盾,促进沟通。

另外,衢州市农家乐的发展也非常成功,在历史文化及环境资源条件优厚的乡镇,对重点村庄进行了包装、经营、宣传,乡村农家乐发展十分迅速,当地人认为,不及时调整思路就会被淘汰。

同时,这些成功背后隐藏着更多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 企业主都想要向“林氏西瓜”学习,但急于寻求盈利,都想要吸引大量游客体验农家乐。现代农业园区内,采摘等体验项目已经没有几年前火爆, 园区内扎稳脚跟、能达到农业产业化的农场并不多,很多小型家庭农场都对未来感到困惑和迷茫。

莲花镇现代农业园区内草莓种植采摘情况。

多数村庄基础设施都很差,环境卫生差,教育医疗设施情况一般。镇区与农业园区的实际发展没有规划预期的好,道路质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园区的需求,内部及对外道路不畅通。可见,现代农业发展并没有改善村镇的环境及服务设施。

环境治理不理想, 影响村庄风貌(左图毛桐山村水塘污染,中图涧峰村排水渠内垃圾,右图涧峰村砖房墙面多裸露)。

所以,目前农业现代化对村镇发展发挥的作用有限,如何让农业现代化在村镇建设中发挥作用呢?农业现代不仅仅只是一个工具,而应是更为全面的变革手段。

“迁村并点”不能解决问题

城乡规划专业在村镇发展方面最常做的就是“迁村并点”,是指根据村庄的现状和发展条件,撤并规模较小、发展潜力不大的村子,合并成大的“中心村”,并将原村庄用地复垦的过程。“迁村并点”主要有三类情况:第一类称为生态移民,指在生态环境较为恶劣或生态敏感区内村庄的搬迁;第二类是发展较快的村庄兼并落后的村庄,使落后村庄向其集聚;第三类是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或其他原因导致有组织的迁移村庄,如三峡工程建设、文物遗址保护等。

其中,第二类在村镇规划中最为普遍,争议也最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建立一套村庄综合发展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各行政村综合发展实力进行排序,确定中心村、一般村、撤并村、整治村。

河南某镇基于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的迁村并点规划,相关定量分析指标。

我翻阅过很多“迁村并点”方案。最大的感觉是,这背后的理由和意义并不清晰,难免让人觉得缺乏说服力。“迁村并点” 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现实, 比如:耕地调整中遇到的阻力;相比搬到中心村或新农村社区,农民更愿意选择在城区、镇区买房等。村庄本身是一种缓慢自然生长的聚落形态,传统的蓝图式规划多为技术层面的考虑,忽视了实施层面的问题。

相比“迁村并点”,我认为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建立农业园区和镇域所有村庄的有机联系。关键是找到 “空间规划能为现代化农业做什么”。在论文里,我提出了比较复杂的规划策略,在这里,我只分享几个不同的想法。

空间规划“不大动干戈,而是精准微调”

举例来说,当地已有4个产销班、16家合作社,将种植相同农作物的农场企业结成“联盟”,也有一定基础。园区2007年成立初始,是台湾人来投资的,这里一直很重视学习借鉴台湾的农业产销模式,比如“红艳草莓产销班”、“龙海蔬菜专业合作社”,但问题是:这些合作平台没有让更多农民参与进来。

在衢州,我遇到山外村一户村民,目前依靠自己多年来的柑橘供应渠道,但三年赚的钱有时一年亏损就赔光了。他家没加入相关合作社,原因是合作社的门槛较高,要满足年生产量、产品质量监测等才能加入,他认为,若加入合作社,需要高成本投资,又不能确保有更多盈利,他宁可自己承担市场风险。

现在的莲花镇虽然提出了“企业+基地+农户”的辐射带动模式,但收效不明显。未来如何能降低合作社的门槛,改变“柑橘”村民这些散户类型的销售方式,形成覆盖全镇农户的销售平台,也许这才是当地村民最希望的改变。

所以,解决问题的方向是:把技术和资源集中到现代农业园区内集中发展,同时强化农业园区和其他村庄农产品散点供应的关系,还要让农业园区内的家庭农场主人们更好地联系沟通,互补发展来共同抵抗农业市场的不稳定性。让农民享受到国家更“对症下药”的资金政策,吸引培养带动更多的“职业农民”。

从基础设施入手

当初在衢州和村民们聊天时,村民们提到最多、最迫切的诉求就是基础设施,希望自来水、污水管道能够全覆盖铺设,改善村庄环境面貌,解决日常生活中最关键的吃水排水问题,这是关乎他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最基本也最重要。

人居环境改善的核心思路。

对于镇区和农业园区来说,要集中建设生产生活设施,如加强道路建设、给排水设施,而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满足基本水平就行,因为村民们更愿意去距离并不远的中心城区。对于22个村庄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与镇区乃至城区有良好的交通联系,要解决关乎每日生活的吃水排水问题,其他要求都可以到城区、镇区解决。

以给排水设施为例,在全镇实现给排水全覆盖的基础上,还要集中发展园区+镇区的设施,因为这一区域内排水要求更高、更有针对性,对排水、水循环利用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园区内可以收集雨水,把排水渠作为灌溉用水;针对污染问题,园区内要加强农田水循环利用,从源头处降低面源污染。

园区范围内村庄的水循环利用及处理设计。

园区内的华垅村是一个水稻规模化种植村,目前集体年收入1万块左右全部用于五水共治。需要建设大量的灌溉渠配套设施,现状给排水设施有一定基础,但需要进一步提升。按照水循环利用的设计,华垅村可以成为试点村。在传统的给排水管道沟渠外,还需要沼气池、中水管、蓄水池、地下水窖等相关设施的资金投入,可以先集中为园区内的村庄完善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日后推广到更多村庄。

园区内华垅村生产种植、灌溉渠现状,基础相对较好。

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我知道,对于复杂的“三农问题”,我的毕业设计微不足道。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亲眼看到了农村的现状,对农业现代化有了一定了解,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我的指导老师说,有了论文做基础,在工作中,我可以持续关注和思考农村问题。我也是抱着这样的态度,生活工作中有任何机会我都不会放过,比如有农村亲戚来家里串门,我就和他们聊聊吉林省扶余县的水稻种植,包括“种水稻是否耗时耗力,需要每天都去打理么,能插完秧就进城打工么,农药化肥的使用有什么危害,对这些手段的依赖程度高么”等问题。

对于农村发展的复杂问题,城乡规划的专业人士能做的是什么呢?我想,也许不是“迁村并点”,也许不是为村镇提出多么详尽的产业经济发展目标,也许不是画出了多少好看的图纸,而是成为一个“接地气”的规划师,回头看看“三农问题”的根本。

我们可以走入村镇里、田地间,先去亲眼观察记录,了解学习农民的想法、经验和智慧,然后再看看规划能做些什么,想想怎样为培养更多“现代职业新农民”做好保障,让农民们以相同时间的劳动、在更近的地方、用自己更擅长的技能,创造更多价值。

我在衢州市多个乡镇的农村中观察感受、调查记录掠影。

最后,希望我的这份好奇和疑问可以一直存在,继续用自己有限的能力研究乡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用年轻人都能理解的话来说,农民们能过上“肥料用了金坷垃,水稻亩产一万八”般的幸福生活。

黄灯(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教授,《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文章作者)评语:

三农问题从来不只和农村有关,作为出生在东北大城市的90后青年,胡可通过偶然与乡村的接触,对土地和农村产生了持续、真切的关注,这令人欣慰。在关于衢州的乡村调研中,她通过脚步的丈量,意识到了在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等层面,在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农民对宅基地和土地的依赖性,意识到“三农问题”的出路在民间,聆听和发现。她通过换位思考,从实践层面激活了课堂的理论知识,这种接地气的学术姿态,显示了年轻一代对当下知识生产方式弊端的警惕和纠偏。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