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没有长寿基因,就一定短寿吗?看看是“倒霉的兔子”还是“幸运的鸭子”

2022-02-13 17: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本文专家:洪昭光,著名心血管专家、北京安贞医院干部保健科主任医师

经常有人问,“洪教授您说说,我平常很少吃肉,饮食方面挺注意的,体重正常也不胖,怎么体检还是血脂超标啊?还高不少呢!这是为什么啊?”

我回答他:这么看来,您是属于“倒霉的兔子型”了。

“倒霉的兔子型”和“幸运的鸭子型”

洪昭光教授2021年1月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号上刊文表示,我们曾做过一个动物实验,选一组小白兔和一组小鸭子对比观察。从实验当天开始,让原本爱吃萝卜爱吃菜的小白兔吃鸡蛋黄拌猪油。鸡蛋黄胆固醇高,猪油动物脂肪多。小白兔吃了四个星期后,胆固醇升高了,8个星期后动脉硬化,16个星期后,小兔子得了冠心病,还有心绞痛。

另一组用小鸭子,也给吃同样的鸡蛋黄拌猪油。可是很奇怪,不管你怎么喂,鸭子胆固醇不升高,动脉也不硬化,更没有冠心病。小鸭子和小兔子吃的是完全一样的东西,为什么一个没反应,一个反应这么明显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鸭子和兔子遗传不同,基因不同,鸭子是鸭子,兔子是兔子,各有各的命。

人也一样,有人一吃肥肉就长胖,血脂升高,动脉也硬化了。也有人天天吃肥肉,顿顿吃鸡蛋,胆固醇也不高,血脂正常,身体还挺好。

这就是遗传不同、基因不同,先天注定,没有办法。前者就属于“倒霉的兔子型”,后者则是“幸运的鸭子型”。

一个人是健康还是多病,长寿还是短命,在一定程度上跟父母的遗传基因有关。

以高血压为例,如果爸爸妈妈都有高血压,孩子得高血压的概率挺高,约45%。父母中有一个是高血压,孩子得高血压的概率约28%。父母血压都正常,孩子当然也有可能得高血压,只是概率很小,大概3.5%左右,可见遗传的影响。

北京市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小学生中就有高血压患者,中学生中就有动脉硬化的。一查这些病例,都有家族史,很多孩子爷爷、爸爸都是高血压,还都得过心肌梗死。因此,如果家族中有易患病因素,就要格外注意了。①

健康长寿记好这四句话

虽然人人都想做“幸运的鸭子”,但可能有些人就是“倒霉的兔子”。那难道不能拥有长寿健康了吗?并不是。

洪昭光教授介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我们长寿的最重要因素,占60%,超过遗传、环境、医疗条件三项因素的总和。遗传因素只占15%。

斯坦福大学儿科、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前斯坦福医学院院长Philip Pizzo博士2020年也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分享了他对21世纪长寿之道的思考也提到,过早死亡只有很少一部分可归因于遗传,而社会环境以及行为和生活方式等,都是死亡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非常多疾病的遗传风险因素,都可以通过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而得到改善。②

那我们能做什么呢?

洪昭光教授2021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号刊文谈到,人人都想健康长寿,但只要记住、做到这四句话,就够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大作风,四四秘诀。

1. 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

健康是1,其他都是0,没有了1,一切归0。

2. 两个基本点: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事事精明活得累,糊涂一点才是对。当年有人把吕端告到宋太宗那里,说吕端这个老宰相糊涂了。太宗摇摇头,说你们不懂,吕端是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他是抓大放小装糊涂,你们才是真糊涂!郑板桥以“难得糊涂”昭示后人,胸怀宽大,不必处处较真。尤其是家里亲人间,更要“睁一眼闭一眼”。家庭非法庭,有理说不清;讲理狗不理,讲情就双赢。凡事多往宽处想,心态一好,东西南北都好。

生活潇洒一点才美。潇洒者,比精彩多一分自在,比自在多一分精彩。李白诗句讲得好: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很多烦恼,不是因为拥有的少,而是计较太多,自己寻出来的。短短几十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如该放的放下,潇洒走一回。

很多癌症病人,本来活得很累,确诊癌症后反而想开了。买辆汽车,开着全国到处走,去看看梦中的美丽风景,过一过梦寐以求的生活,不留人生遗憾。结果奇迹发生了,包袱卸下来,潇洒走一回,病竟然好了!

3. 三大作风: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

有能力时,要助人为乐。帮助别人,快乐自我,予人玫瑰,手染余香。帮助他人产生的自我实现感,是最高层级的快乐。

平常时候,要知足常乐。俗话讲得好:人家骑马我骑驴,看看人家我不如;回头再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广厦千间夜眠七尺,良田万顷日食一升,物质享乐要知足。学无止境,乐在其中,精神追求不知足。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

倒霉时,要自得其乐。谁都有倒霉的时候,那也要乐观。世事轮转,否极泰来,倒霉总会过去,光明就在前面。钱钟书说过: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

4. 四四秘诀:四大基石,四个最好

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四个最好: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③

本文综合自:

① 2021-01-21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号“洪昭光谈健康” 《没有长寿基因,就一定短寿吗?》

② Pizzo, P. A. (2020). A Prescription for Longevity in the 21st Century. JAMA, DOI: 10.1001/jama.2019.21087

③ 2021-03-21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号“洪昭光谈健康”《健康又长寿,四句话就够》

来源:健康时报

声明: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没有长寿基因,就一定短寿吗?看看是“倒霉的兔子”还是“幸运的鸭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