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影视剧导演怎么挑选演员

季平常
2017-04-26 08:43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这几天在追《外科风云》。或许是受女主角事件的影响,这部剧在风评口碑上并没有像预期一样爆棚,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老干部”靳东饰演的庄恕在剧中展现魅力。果然,好的演员就是能够把角色演活。

我们经常会感叹“这个演员演技确实很好,演什么是什么”;也会时常发出“这个演员空有皮囊,演什么都是他自己,一点也没有演技”的感慨;甚至还会有观众吐槽“真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挑演员的,真不会选角”。

所以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影视剧选角背后的一些小九九。

目前的影视剧市场中,选角不光是一个艺术创作落地的过程,更是一个市场资源的配置过程。选角的整个过程,都被各方“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所牵引着、选择着。

一般来讲,剧组的选角会有一位专门的选角副导演负责,这个副导演会根据导演、监制、出品方的讨论结果,去对接一些艺人资源。

理想化的选角过程是:导演根据剧本人物小传中的设想,列出意向中的演员备选,再去联系演员的经纪公司、经纪人,然后交涉商谈,最后签订合同、筹备进组。

但是,对于一个影视项目而言,绝对不会有如此顺遂的筹备过程。

首先会碰到的现实问题就是演员的档期和价位问题。往往会出现“有空的演员不合适、合适的演员没有空,有空又合适的演员又太贵”的尴尬情况。

关于演员档期,相信大家都知道,很多明星的经纪公司会把艺人半年到一年的工作初步排满,如果没有算好时间或提前打招呼,一般是很难凑到完整档期的。

而关于明星的价位,更是内有门道。

演员在文化市场中其实不是生产者,而是一种资源,会有一个“询价”与“报价”的过程。而他们的身价是符合“需求弹性理论”的,当处于卖方市场(演员人气高、知名度高、抢手等情况)时,身价自然会涨,且是以十的倍数增长,从十几万、几十万到几百万都是正常情况。

可以透露一下,现在一线明星的报价普遍在千万级以上,部分可以报到上亿。

而处于买方市场(片方来头大、演员咖位不足、档期过剩、演员转型等情况)时,报价会较低。同时,经纪公司会视情况而定,给出“内部价”和“外部价”。

码演员,就是一个相互博弈、双向选择的过程。

鹿晗出演的《择天记》目前正在热播。

网传白百何为了出演《外科风云》、鹿晗为拍《择天记》自降片酬,除去片方炒作的因素,这样的可能性也是有的,主要是因为整个项目的质量与资源,能够给演员带来更好的发展条件——白百何需要一部电视作品重新提升小荧幕上的人气,同时正午阳光也是能够保证剧作质量的团队;而鹿晗需要一部大体量的影视作品实现下一步的转型(相比同期的吴亦凡和张艺兴,鹿晗的影视资源确实是短板)。

但是大家要注意,所谓一线明星的自降片酬,也只是象征性地降到一个“内部价”上,和片方妥协,也并非完全是为了艺术追求。当然还有其他各种明星选角进组的情况,如带资进组、片酬入股、零片酬等,在这里,因为涉及行业内幕就不一一展开了。

当然,除了演员的客观情况,出品方本身的战略诉求也会影响选角过程。

先说说大体量(S级、A级)的作品。比如说前一阵子“估值50亿”的嘉行传媒,成功运作了超级IP《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面的选角自然就是倾向杨幂老板自己家的艺人,从内容本身考虑的角度比较少。还有我们大甜甜的《大唐荣耀》,自带资源进组,不用选就是主角呀。

所以对于大体量的项目而言,选角的主要考量就是背后资源与利益的最大化。

然后中等体量(准A级、B级)的作品,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不会有太多的大咖参与,但是也要保证剧作质量。这样的剧集一般不会去“冲爆款”,而是会选择相对稳健的“攒口碑”,这就需要许多高性价比的实力演员加入。

所以在选角的时候,会更倾向于演技与资历,获得更好的作品质量,比如前阵子的口碑之作《鸡毛飞上天》。

最后是小体量(C级以下)的作品,一般是指成本百万级别左右的网剧、网大和小成本电影。这类作品只能依托平台给到的资源和分成,本身成本预算就压得比较低,一般选角时,副导演都会去找选角工作室,通过他们的关系,去寻找咖位不高的演员,或者直接找新人演。

这类作品往往是依托题材的优势,打算以小博大,比如腾讯之前主打的玛丽苏剧《恶魔少爷别吻我》。

选角在现在的影视行业中还是比较透明化的,从前那种“靠睡上位”的潜规则也逐渐减少。目前已经成名的略有咖位的艺人,已经不会通过潜规则的方式上位,包括上规模的项目也不大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潜规则现象主要还是集中在网红艺人、野模嫩模、“十八线”低咖位艺人以及小体量的网络剧项目里。之前也确实遇到过有土豪希望通过影视公司认识一些网红小艺人,进行“有偿交往”的事情。

行业生产的扩大,也使得表演机会增多,但不是所有的剧组都能找齐合适的演员,也不是所有的经纪公司都能对接到资源,此时便出现了一个新的组织形态——选角工作室。

这也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说白了,就是演员中介。它介于片方和经纪人之间,一般手握着各类演艺公司、新演员、群头的资源,提供选角的中介服务,收取服务费。这也是行业扩大的现象之一。

选角,不光是艺术的选择,更是资本与市场的选择。但我依旧觉得,资本不能僭越内容,因为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必然走不长远。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