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林永:悬壶为信念,钻研济世人

2022-02-16 18: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张锦玉/科学中国人】

乙肝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每年会造成近100万人死亡。针对古代DNA的研究曾表明,乙肝病毒(HBV)已经感染了人类几千年。中国作为“乙肝大国”,曾经历过一段对此类疾病谈之色变的时代,甚至一度衍生出“与乙肝病人说句话也会被感染”的不实言论。

其实,乙肝并不可怕,它本质上只是由HBV病毒引起的轻度肝病,本身并不致命。但之所以令人恐惧的根本原因是,一旦罹患乙肝,其后转换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风险将会大幅提升。曾有研究表明,全世界80%的肝癌患者都有过慢性肝炎(乙肝、丙肝)病史。

立足乙肝防治研究的紧迫需求,1975年7月1日,以冯百芳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历尽艰辛最终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代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命名为“7571疫苗”。

自那以后,我国针对该疾病的科普活动频出,才逐渐缓解了针对乙肝疾病的大众恐慌。但也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我国在防治乙肝病毒的方法与手段方面都颇有建树,但是未来却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据相关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乙肝发病人数为90.24万例,如若将范围扩大至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群,数据将变得更为庞大。面对这种情况,以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林永为代表的一大批青年科学家,致力于对乙肝病毒渗透机制及全线防治方法进行持续不断的钻研与探索,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谋求更大的福祉。

林永

劫难中筑梦

林永的医学梦想发源于一场我国人民无法忘记并可以称之为“灾难”的传染性疾病——SARS,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也是我们俗称的“非典”。

谁也无法预料到,2002年11月,一场状似普通感冒的身体不适,最终发展成了全国性的传染病战役。彼时的林永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虽然与众多幸运的人一样没有直面疾病的挑战,但身处“黑暗”时大众的恐慌仍令他记忆犹新。

面对这场突袭,许多地区都还未来得及建立全面的防护措施,“我们那时候使用的防御手段可以说是十分原始和传统。学校里并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及隔离场所,因此在传播初期,学校动用的预防方法还仅仅停留在给每间教室定时熏艾草”。

作为理学学科的一名学生,林永在目睹了人类面对疾病的无助和抗争后,更坚定了自己学医的信念,“我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一直非常浓厚,成绩也还不错,虽然前路未知,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坚持下去的人生方向,医学行业的蓬勃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带给人民极大的安全感”。

2005年,林永考入南华大学的卫生检验专业,从而揭开了他“走进医学”的序篇。该专业隶属于公共卫生大类学科,致力于助力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健康的公共事业,而其重点则刚好囊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方面,这与林永一直以来的目标和兴趣点不谋而合。

于是在5年的大学生涯中,他始终不曾懈怠,刻苦勤奋地汲取每一处相关知识点。“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的人生感悟再一次得到了印证。在身边的朋友都在肆意享受数年苦读后的“自由时光”时,林永却选择扎根图书馆、实验室,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夯实理论知识的过程之中。于是,皇天不负苦心人,本科时期的林永已经对科研颇有见地,并成功申报了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课题,这与许多同龄人相较,实属难得。

时光荏苒,5年后,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前,有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在毕业后选择立即加入专业机构,获取一份稳定且“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林永对此却毫无犹疑,毅然选择踏上继续求学深造的道路,“如果科研是战场,那么知识就是‘粮仓’,我那时弹药不够、技术不精,因此我仍须不断努力”。

2010年,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专业的一封录取通知书便是林永为自己多年的努力交上的一份优秀答卷。不过,其中也不乏“碰巧”的成分,“说来惭愧,我那时有点发挥失常,考研成绩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我没能继续在公共卫生专业进行学习,而是从预防医学转到了基础医学领域的病原生物学,对我自身的挑战和要求也会相对提升。不过也很感谢这一次命运的安排,让我真正地走进了科研”。硕士研究生期间,林永初次与HBV感染“近距交锋”,此后主研方向便逐渐倾向于乙肝病毒感染对机体免疫反应影响等系列研究。

“乙肝作为我国高发的一种慢性肝脏疾病,一直没有清晰的机制描述,这一度令我十分苦恼。”为此,他在硕士研究生期间曾参与国家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研究课题“HBV感染细胞和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及“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模型”,以及科技部国际合作与交流专项课题“病毒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与机理的联合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只为一探HBV感染宿主细胞威胁人体健康的根本路径。随后,他将所得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J Virol、J ImmunolFront Immunol等多个专业期刊之上,力求揭示HBV感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原理所在。

远赴德求学

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已在研究实践方面崭露头角的林永也如是体悟。因此,2013年,他前往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探究HBV在人体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的渗透及变化。不仅如此,随着对乙肝病毒研究的逐级深入,他渐渐从最宏观的调控角度走向了微观世界。

对于这段他乡的求学经历,林永总结说“那是一个沉淀的过程”。在德国驻留的6年中,他曾翻阅无数学术文献,结合以往形成的宏观思维方式,从而对微观水平上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德期间,他通过研究发表SCI学术论文高达20余篇,其中包括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utophagy、Protein Cell、FASEB J、Front ImmunolCell Microbiol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5篇高水平SCI学术论文。成果虽众,但关键点却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两个词身上,“细胞自噬”与“乙肝病毒”。

据悉,自2016年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携“细胞自噬机制”一举夺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此概念才逐渐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从而在业内广为流传。细胞自噬机制从本质上讲是指细胞成分降解和循环利用的一个基本过程。

事实上,此定义首次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科研人员首次观察到细胞能破坏自身成分,并用膜将这些成分包裹,进而形成袋状囊泡并转移给溶酶体(lysosome)进行降解回收。但由于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对细胞自噬过程几乎毫无了解,因而相关研究一直是困难重重。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大隅良典在一系列实验中,巧妙地利用面包酵母找到了细胞自噬所需的基因。通过深入研究,大隅良典阐明了酵母自身内自噬的基本原理,并发现类似的复杂组织也存在于人体细胞内。

这一发现为人类了解细胞是如何循环利用自身成分树立了新典范,也为人类探究细胞自噬在饥饿适应、感染反应等许多生理过程中的机制开辟了新道路。而多年后,林永所在的团队通过多重研究得出更为普适性的结论:自噬功能障碍会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而自噬过程在包括病毒感染性疾病在内的多种体内环境中则充当着“元凶”或“助虐”的角色。

另外迄今为止,开发安全、高效的直接抗乙肝病毒药物仍然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究竟要如何根除这一后患无穷的慢性疾病呢?林永及团队给出了一个可行性极强的方向:通过宿主细胞方面的干预实现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增殖和扩散。

以所学济世

2019年,无论是对国家或是林永本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年。7月,他以重庆市高层次引进人才的身份正式就职于在传染病的防治研究领域颇负盛名的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继续自己未尽的HBV感染与宿主相互作用方面的科研工作。然而,在仅仅半年不到的时间里,一场突如其来并迅速暴发的大型传染病灾难打乱了他的研究计划——新型冠状病毒出现了。

尽管国家迅速在疫情防控方面作出了应急反应,但每天传来的噩耗仍令人寝食难安;无数白衣战士披甲上阵,力求多挽救哪怕只有一位患者原本应该平顺的人生。面对此种态势,数年前的劫难仿佛再一次在林永眼前上演,但庆幸的是,曾经迷茫的少年已经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材。

作为医疗学科的一分子,他在全民战疫的大背景之下,协同科学界的有识之士一起带领团队积极加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攻关研究项目之中,“我的专业并非临床医学,可能没办法像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一样直面疾病所带来的风暴,但是我总要力所能及地为国家和人民做些什么”。

在疫情的整体趋势呈现疯涨的初期阶段,课题定向自然以防治为先决和主旨。因此,林永及其团队便快速地制定了第一个科研主题:筛选和验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新型药物及其机制研究。

通过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埃森大学医院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课题组通力合作,新冠相关的科研项目进展十分顺利。

在项目中,众多科学家夜以继日地通过不断测算及实验,最终筛选和验证了能同时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内吞和膜融合感染途径的两种药物——奥巴克拉和二叶草素。这两种药物均有较好的安全性,且针对抗击病毒感染有很好的效用,因此林永团队也申报了相应的国家发明专利,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个具备极强可行性的方案。

新冠病毒的“气焰”在民众的团结一心与科学的防控手段双重打击下逐渐式微,林永却始终未放下对此番劫难余震的警惕之心,并结合自己过往累积的专业知识对其背后潜藏的机理发起了挑战。

“新冠病毒的威胁其实一刻也未曾远离过我们,无论是药物作用的过程还是病毒渗透至人体细胞内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在那时都还不够清晰,因此我认为应该探究其感染人体的整条闭环,‘知己知彼’,以防止其再度扩张。”林永是这么说的,同时也是这么做的。

在随后较短的时间之内,林永陆续发表了10余篇关于新冠病毒研究的SCI学术论文,其研究结果为阐明新冠病毒如何利用宿主相关因素(自噬反应)促进病毒生存和复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面对如此贡献,林永却对扑面而来的交口称赞避而不谈,“我不过是做了一些我应该做的事情”。

人类与微生物之间共生互利,相互影响,其中关系纷繁复杂,可以预见,未来的研究之路必定不会一帆风顺。但林永有决心和信心带领自己的团队一次次攻坚克难,并始终保持一份淡泊名利的平和之心,这也是他在历经无数实验失败、反复验证之后走出的济世正途。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