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让我们一起欣赏《红楼梦》里的奇幻灯彩

2022-02-17 13: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施珏 骆新书房

The Lantern

Festival

豫园灯会2022

借此机会,我们来介绍《红楼梦》里几款较为少见的灯彩工艺,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1

one

水晶玻璃风灯

《红楼梦》十七回:

有昭容、彩嫔等引领元春下舆。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

且说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贾妃乃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 点的如银花雪浪。

文中描述元妃省亲时,在大观园里点的“纱绫扎成”的灯,沿着水岸用的是“水晶玻璃”各色风灯。

“水晶玻璃”也就是类似“料丝、琉璃”做的灯,材质虽然也昂贵,但毕竟没有在上头费尽人工地做刺绣,且可以反复使用,使用寿命也长,因此按年均摊下来的成本还算是可以接受的。

图源网络

2

two

戳纱灯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元宵之夜贾母歪在榻上和子侄们赏灯取乐,府里把窗格门户一齐摘下,全挂彩穗各种宫灯。廊檐内外及两边游廊罩棚,将各色羊角、玻璃、戳纱、料丝、或绣、或画、或堆、或抠、或绢、或纸诸灯挂满。

【脂评】:一切排场,纸上令人炫目,而写贾母骄态致不可耐,为祸败伏机,笔有神力。

戳纱灯,顾名思义,使用的工艺是戳纱绣,那么,什么是戳纱绣?

“戳纱绣”是中国刺绣工艺的基本针法之一,属于纱绣的一种,又称“穿纱”,北方名“纳纱”、“纳绣”。由于南北方对在“纱地”面料上刺绣的理解不同,所以往往把“纱地”绣统称为“纳纱绣”。刺绣工艺的针法和绣法千变万化,根据不同的绣样,擅绣者会依据自己对绣样的理解去设计针法和绣法。

戳纱绣样式 例1

若是将“纳纱绣”做更细的分类,可以分为绣纱、纳纱、戳纱。

绣纱:是在纱布上的刺绣,因为纱布比较疏松,很难把丝线固定在精准的位置。要使针脚平齐需要很高超的技术,所以绣纱的针脚不太整齐也影响美观。

纳纱:是按照纱布上的孔眼,有规律的上下垂直排列,按纹样的需求变换色线而形成的图案。这种工艺规范、平整,但因为针脚和行针方向的局限性,图案的视觉比较呆板,也比较耗费工时。

戳纱:是斜着45°角行针,每一针都要跨越一根经线,一根纬线穿越一次,所以一般针距要比纳纱短一倍。这种针法绣出来的图案不仅有着几何感的规整美,而且随着丝线横、直、斜的不同排列,图案产生了丰富的变化。

戳纱式样 例2

戳纱主要运用于苏绣,一般以素纱为绣底,用彩丝绣满纹样,四周留有纱地。用色依花样顺序进行,内深外浅或外深内浅均可。绣时用力要略松,纱眼要清楚,切忌将纱眼堵塞。和苏绣的其他针法比起来,戳纱具有立体感强、装饰效果明显的特点。

可以说戳纱的工艺是大类的“纳纱绣”工艺中最复杂的一种,费时费工、成本高昂而且容易褪色损毁,实属是易耗品。像是戳纱织绣品,最是怕水火的,不像是羊角、料丝灯,防风防火防水,又相对耐高温。

《红楼梦》中元宵夜 / 图源网络

《红楼梦》中元宵夜 / 图源网络

由此可见,在元宵节的观赏灯笼上贾府居然用了制作官服“补子”的戳纱刺绣工艺去“点灯”有多么铺张奢靡了吧。虽说贾府富贵逼人,但是也经不起这样没有底线的折腾。

3

three

料丝灯

《滇略•永昌府名产》记载:

“永昌人善造料丝,初由镇守内使有之,珍秘殊甚。永昌人试效为之,及成,反精于彼,又长大数倍。其法以紫英石、赭石合饶磁诸料,煅之于烈火中,抽其丝,织以成片,加之彩绘,以为灯屏,故曰:‘料丝’。”

“料丝”之所以叫“料丝”,因为“琉璃”俗称“烧料”,因此用琉璃工艺抽丝,再用手工框合围制成的一种古代灯具就称之为“料丝灯” ,又名“烟火料丝灯”。它与“永子”(保山用琉璃技法烧的围棋子)、“南红玛瑙”合称为“永昌三宝”。

云南保山的工匠们在长期烧造琉璃以及围棋子的过程中,发现了这种“料丝”,用来做灯具简直是一流。料丝灯点亮后,半透明的材质加上彩绘,既剔透玲珑又典雅华贵。

明朝成化年间的太监钱能在镇守云南保山(明朝称为永昌)期间,垄断了料丝灯的制造技法,秘不示人,导致当地懂得制造料丝灯的匠人越来越少。直到钱能离开保山,一些匠人才重新掌握了料丝灯的制作工艺,而且比太监钱能镇守期间制作的更为精美,料丝灯的体积也比以前大了好几倍。

制作料丝灯最为繁复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原材料的把控与调配。需选用上好的玛瑙、紫英石等宝玉石,经过高温加工,熔炼成液,让其自然流下,凝结成丝,再将丝缠绕成线,最后用以编织成布,布上可刺绣可彩绘,在夜晚烛光的映射下流光溢彩。

《红楼梦》中料丝灯 / 图源网络

原标题:《今日元宵,让我们一起欣赏《红楼梦》里的奇幻灯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