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李后强丨“民科”到底招惹谁了?

天府智库
2022-02-18 14: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不知何时,在社会上冒出一个“民科”新词。

原来,我还不知道有这个新物种,是因为听了一个民间故事,才关注“民科”这个概念。传说,一个杂志在匿名送审一名院士的一篇论文时,被审稿人说成是“民科”作品,建议退稿,幸好总编慧眼识珠,把文章发表了,此文后来得了国家大奖。据说这个审稿人事后知道作者是谁了,肠子都悔青了,但事情已经成为“江湖”笑话,传得很远,不可挽回。

判断一篇论文是否发表,不是看学术水平,而是看作者身份,一般要求是博导,最好是院士,还要有国家基金课题资助,这是一个“独特”现象。我的一名研究生写了一篇质量很高的论文,我叫他独立署名去发表,结果投寄六个刊物都没中,最后无奈加上了我的名字,很快在一家重要刊物的重要版面发表了,年轻的研究生无限感慨说“没有导师还真不行”!文学界有个真实故事,一个作家得了大奖后,把以往的退稿全部集中成册,全国多家出版社纷纷强烈要求出版,作家因此得了一笔好收入。据说,著名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在得茅盾文学奖之前都被多家出版社无情退稿。编辑,尤其是一些核心期刊的编辑,对博士能否答辩、职称能否晋升、课题能否通过、就业能否实现,具有一定决定因素。我担任学术期刊总编辑和博士生导师多年,遭遇此类滑稽事太多了。一项具有颠覆性的学术成果,往往超出常人认知,时常被认知不够的审稿人或者编辑当成“民科”否定,而这一现象还极为普遍。由此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社会上会有“民科”这种提法?科学研究还有“民科”与“国科”的差异?我想,问题也许出在“官本位”上!有“官方”背景,就是好货;没有,就是歪货。这种思维,会极大伤害我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纠正!

我对于网络新术语研究不多不深,“民科”可能来自“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体制之分。我上百度查阅,有的说,民科可以理解成民间科学爱好者 ,指那些游离于科学共同体之外而热衷于科学研究的人员;有些置身于科学共同体之中,但从事一些并未列入科研计划的个人也叫“民科”。有的说,民科是在非国有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爱好者。体制外的是民科,体制内的是国科。有的又说,民科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也不精通相关领域的科学理论,更没有国家的科研经费支持,但却对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敢于提出或解决某个重大科学问题的科学爱好者;或者是希望一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的科学爱好者。

最后这类说法,囊括的人员就较多了,对于解决“卡脖子”技术的人员也是个打击,让人更不敢从事颠覆性创新,因为原始创新很多都是“破坏”顶层规则,与守旧的传统科学共同体格格不入,稍不小心就误入“民科”群体。同时,“民科”这种定义牵涉学历和学习了,把知识和文凭当成了划分民科与国科的界限标准。有关媒体总结,民科的特点是,对于探索未知世界有强烈的热情,对于自己的研究非常执著,社会对他们的探索往往缺少必要的宽容;民科一般属于偏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或受过高等教育,但努力方向却并不在他所学的专业方面;他们的研究完全是出于兴趣而非功利。这种定义的“民科”,几乎囊括了全部科研人员。

关于民科的这些定义,他们忘记了一个根本,科研,是人类探索真理的一种激情燃烧,哪有什么民科与国科、私有与公有之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是国有机构也不是权威专家说了算,更不是以书本知识为标准。因为书本与专家都可能有错。

一个科研人员,关键是能力与智慧,不是知识与文凭;一项学术成果,关键是突破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评价只有中专学历的陈学庚院士:英雄不问出处,谁是英雄,要在“战场”上见分晓。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都会全力支持。这为我们如何看待“民科”指明了方向,拿出了标准。

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科学家都是“民科”或者做过“民科”,比如张衡、祖冲之、僧一行、黄道婆、李时珍等。当代,仅有中学学历的钱穆、梁漱溟、启功、叶圣陶等成为学术大师。我们熟知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年轻时也是“民科”,后来进入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当了教授、研究员;著名数学家陆家羲,是在内蒙包头工作的非科班的数学爱好者,在贫病交加的艰苦条件下,独自破解了100多年悬而未决的世界难题。国外的“民科”更多,大家熟知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也算“民科”,他们当时没有官方身份和国家经费;律师出身的费马,却成了迄今无人撼动的业余数学之王;只上了3个月学的爱迪生曾经也是“民科”,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发明家、企业家;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了系统论;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后来成为大陆漂移学说创始人;画家莫尔斯发明了电报,画家达·芬奇留下了数万件发明材料,律师赫维奇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由“民科”成为名人或者“国科”的例子,不胜枚举。那么为什么不能容忍“民科”?有的人甚至对“民科”恨之入骨,露头就打,四处说坏话,“民科”到底有啥害处?他们不要国家的房子、票子、车子、帽子、位子,自带干粮搞科研,有的贫困交加,有的抱病而逝,有的终身残疾,有的妻离子散,有的家破人亡……他们是在为真理而奋斗。可有些人还要臭骂他们,打击他们,污蔑他们,良心哪里去了?“民科”到底招惹了谁?

“民科”们不外乎就是敬重您,想请教您或者求您看看他的研究成果,可能会耽误您的一点时间,您就那么烦?他们的研究,可能是定性多、定量少,想法多、实证少,错误多、正确少,重复多、创新少,但也可能有很好的思路,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想法。他们没有经费、没有资料、没有助手、没有后台、没有阵地、没有桂冠、没有名气、没有交流,几乎都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战,要出真理性的大成果的确很难。体制内的专家,往往从学科的角度,对他们的研究持保留意见或者给于否定。“国科”凭借自己的官方背景、国家平台、闪光桂冠、地位优势、资金保障,养尊处优,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但有些人也没有什么原创性成果,很多人甚至是“跟屁虫”“追风者”,有什么本钱骄傲?却要在“民科”面前耍任性、摆摆谱,实质是内心虚弱,底气不足。

“民科”的优势是没有思维定势、没有框框套套,没有圈子文化,没有门户成见,没有考核压力,敢于大胆设想,挑战权威,开辟新路。著名作家王蒙说过,已有的阅读和知识可能阻碍后来的学习与体验。人们失败的教训都在于犯了经验主义错误。读书少、知识薄、经验缺,在某些情况下也许成为创新优势。不少颠覆性的技术突破,往往在民间,所以俗话说,高人在民间!

我认识许多著名的“国科”大人物,比如钱学森、苏步青,他们对“民科”非常尊重,对“民科”的遭遇非常同情,力争做到有求必应,每来必见,每信必回,对我很有教育启示。我在学生时代曾向钱老写信请教,很快收到了他的回信,令我意外和感动!我决心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真诚对待每位请教者。有位安徽的年轻“民科”研究相对论,就像一个上访群众,背着水壶和干粮,搭便车赶到成都见我,我组织学术沙龙听他的报告,指出问题,肯定优点,后来他考上了博士生,毕业成为大学教授。有位四川绵阳的老年“民科”,研究超弦理论十多年,差点离了婚,多次到成都见我,我帮助他理清思路,修改论文,出版著作,后来在学术界产生很好反响。我见了几位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量子纠缠、宇宙起源、地震预报的“民科”,我告诉他们,敢于挑战世界难题,勇气可嘉,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行,做好知识准备,他们后来放弃了这种探索,成为了有名的企业家。

有人认为,“民科”现象的出现,与对科学家的宣传和重视有关。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一直强调,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个人的物质生活乃至生命都是可以牺牲的。民科的理想主义形成与这种宣传有关联。同时,这种“争光理想”与某些传统思想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以及民间多年流行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表现形式上也有一致性,因而民科也可能潜藏着某种功利之心。

“民科”的存在,对民族对社会有利无害。有越来越多的人去探索科学,是社会文明成熟的体现。民科所作的发明创造对社会可能是有益的,有的“民科”不乏真知灼见,不应给他们戴上“伪科学”的帽子。社会和媒体应给民科以更多的包容和尊重。官方的科研机构或学术团体应该向民科开放,让民科了解科技界的前沿动向,同时也引导他们合理选题,正确行进。

我们建议出台民科相关法律条款,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每年召开民科学术研讨会,让他们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设立相应科研基金,解决民科经费问题;鼓励新闻媒体宣传有真才实学的民科人物,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支持民科与国科合作,推进学术共同体建立;在有关杂志开设专栏,发表民科论文。希望“民科”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图虚名,量力而行,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努力做出货真价实的成果,为自己正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本文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李后强)

    责任编辑:天府智库3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