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展览|200米油画长卷再现上世纪江南市井中的三百六十行
1979年,唐耀忠考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是解放军艺术学院恢复招生后的第一届学生,离开学校后的三十余年中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1990年唐耀忠转业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油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一个不谙世事的教书匠,因纠结梦中的童年江南水乡,于1993年至2013年11月,历时20年完成了巨幅油画长卷作品(2米×200米)《童年的记忆——江南风情》,全景记录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江南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风土人情,完整再现了那个年代江南水乡的市井文化。

“市井”作为中国城市或城镇重要的构成,是中国历代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生发环境。市井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一种极为活跃、极具生命力的文化。它源起日常生活,其根本的属性在于市井闾巷之中所存在着的深厚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历史沉积。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江南水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少优秀的传统民俗正在渐渐衰退,甚至消失。长卷再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江南地区的地貌特征、人文风情、名胜古迹,这是新中国成立不久的年代,江南市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唐耀忠用艺术作品将江南地区的市井习俗和文化形态生动呈现,真实记录了市井平民的生存智慧和精神表象,复原了江南民俗繁荣的本相。





画出这批2米高2米宽的100幅油画,用了整20年时间。唐耀忠走遍了江南地区的城镇村落,画了无数张的速写,收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反复调整长卷草图。在他的心中,这不仅是一幅油画长卷,更是一名画家所肩负社会责任的体现,同时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除了做好学校教学工作,唐耀忠全身心投入在一个简陋陈旧的地下室里埋头作画。画室几番易地,2017年4月中旬,市郊的大地下室又遇装修漏水,学生们赶来帮老师抢险,才保住了这批画作。正在迁新楼的上海宝燕集团浙江企业家闻悉,紧急腾出还在装修中的新楼上的两室,以安置这批乡土景观历史画作珍宝。
几十年来都以作为一名军旅画家为荣的唐耀忠教授表示,他还将以讴歌祖国江南水乡的美好生态人文作为今日退休生涯的全部,画出最新最美的中国风格油画,不负时代,参与编织气壮山河的世纪中国梦。
值人民军队建军90周年之际,唐耀忠的200 米油画长卷特展《童年的记忆》4月28 日下午2时假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二楼开幕。
画展由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夏征农民族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正和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共青团山东省委驻上海工作委员会、上海将军书画收藏院承办。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