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华社评中国武术:有人打着武术旗号,做欺诈行骗的营生

新华网福州5月3日消息,一段自由搏击选手“秒胜”太极拳师的视频挑动了武林中人的敏感神经,一时间,江湖风起云涌,隔空约战、剑拔弩张、围观者众。
一场看似无关紧要的输赢将传统武术推向舆论风口浪尖。当然,一场胜负只是个人的胜负,当事双方不能代表武术和自由搏击,两人的输赢也无法说明武术和自由搏击的强弱。但由视频引发的网络争论有愈演愈烈之势,一次从书斋走向擂台、从传说走向现实的穿越之旅,将为中国武术提供重新审视自我、面向未来的契机。如何破解“门里”与“门外”的关系,成为中国武术人不得不面对的必答考题。


关起门来内斗内耗正如江湖恩怨迭起、情仇难辨,即使分出高下强弱,也对武术的当代发展无所裨益。而打开大门、趟出大道、拥抱大时代,才是中国武术发展的根本所在。

摆在中国武术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在尊重传承武术精神的前提下,要处理好大众与小众、台前与幕后、国内与国际、现在与未来等多重关系。中国武术发展中面临的共识不足、步伐不快、合力不强、开放不够等难题,需要尽快破解。
武术人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之路有没有清晰的判断?究竟该如何走,走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取得共识的目标和路线图?中国武术在世界到底处在怎样的地位?我们有没有抓住时机阔步向前?方向亟待明确,路径亟待矫正。
中华武林向来不崇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在当今国际体育竞争舞台上,各门派更要简化规程、共商标准、透明运作,以让人看得懂、学得了、传得开的方式,推动武术走向世界舞台,而门派罅隙、相互诋毁、标准各异、自我欣赏是传统武术不能继续背负的沉重包袱。武术人唯有携手方可共进、唯有开放切磋才能形成共荣之势。

(原题为《从“门里”到“门外”:中国武术待解的一道考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